疫情面前显担当 东城城管奋战抗疫第一线,守住人民“安全网”

3月13日,记者从东城区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有这么一支队伍,坚持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他们不是与病魔近距离殊死搏斗的白衣天使,不是战斗在科研攻关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不是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的快递小哥。他们身着制服,在商务楼宇核查防疫制度和主体责任,在商场超市跟踪消杀落实和体温监测,在餐馆食堂检查人员分流和厨余垃圾。他们是每天奔波在“三类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检查工作的城管队员。

疫情面前显担当 东城城管奋战抗疫第一线,守住人民“安全网”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要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就要铸就坚不可摧的防护网。在东城,近万家的“三类场所”——商务楼宇、商场超市、餐馆食堂是疫情防控这张防护网上的一个个重要的“纽结”。自市政府决定疫情期间城管部门对“三类场所”实施疫情防控执法这项新的职能后,城管队员就成了织就这张防护网,把牢这些“纽结”的重要力量,“纽结”牢固,防护网才能更加坚实,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安心、放心。

抗击疫情我在岗,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期间,东城区城管系统开展了“抗击疫情 党员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全区城管四百多名共产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疫情不退,我不退”!铮铮的誓言还在空中回响,他们奔赴全区大大小小的商务楼宇、商超和餐馆,用实际行动奋战在防控斗争第一线。

疫情面前显担当 东城城管奋战抗疫第一线,守住人民“安全网”

肖敏是东华门街道执法二队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是年轻队员眼里的老大哥、老队员眼里的好战友、商户眼里的贴心人。2月15日,肖敏冒着冰雪严寒,一整天都奔波在街道辖区内,一边检查“三类场所”防疫措施,一边提醒商户扫雪铲冰。深夜回家的路上,他因体力不支不慎摔倒,右臂骨折并打上了石膏。得知情况后,队里领导叮嘱他休息几天,但肖敏坚决不同意,他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队里人手少、任务重,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我是党员,这个时候更不能掉链子!虽然右手受伤,但我还能配合其他队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能做一些是一些。”由于右手手臂打着绷带,肖敏每次出勤前都需要同事帮着整理着装,把受伤的手臂放在制服大衣里面。检查过程中,他将执法记录仪挂在右肩头,左手拿着检查表,对照着25项检查内容一项一项地同商户比对,不放过一处问题。他忍着手臂的疼痛在辖区街道挨家挨户巡查登记,每次检查回来都要把冻僵的手指放在暖气片上好一阵子才能恢复知觉。没有豪言壮语,但肖敏让身边的同事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老城管队员率先示范,带头往上冲,年轻队员也不甘落后,奋力直追。安定门街道城管执法队队员张丙杰的孩子刚刚出生,一边是产后虚弱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一边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征得了妻子和家人的理解后,他第二天又准时出现在单位。他说:“大家每天都很忙,奋斗在一线很辛苦,我就不休了,这样咱们队里的力量就能多一些。我爱人能理解的。”当同事问起他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时,他说:“我现在就想赶紧回家抱抱孩子,真是太想他了,每天忙到深夜他们都已休息,不能第一时间看到,只能翻翻手机里妻子每天发来的孩子照片。”

“传帮带”是城管人的优秀传统,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老同志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年轻同志紧跟其后不甘示弱,正是这样,缚住病魔的这张防护大网才愈织愈牢。东城城管执法局仅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区“三类场所”第一轮次的执法检查。第二轮次的检查,将更加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加强对发现问题单位的复查频次,疫情防控工作将会越抓越细,越抓越牢。

上下同欲 科学防疫

面对东城区近万家“三类场所”每天进进出出的各类人群,几百人的东城城管队伍要想把疫情防控这张大网织牢织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东城区有餐馆(食堂)近5000家,通过前期摸排发现,大量餐馆处在停业阶段。随着返京人员的增加以及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很多餐馆可能陆续营业,管理难度将加大。面对这个问题,东城区城管执法局下发了各类电子版、纸质版宣传海报,提高商户的疫情防控意识,明确防控标准,抓实抓细商务楼宇、商超和餐馆的各类防控措施。

疫情面前显担当 东城城管奋战抗疫第一线,守住人民“安全网”

在一次检查中,安定门街道执法队队长王垚垚和队员发现鼓楼一家“网红”馒头店前存在排队人员密集的情况,随后他们进入馒头店,检查各项记录。馒头店负责人说“我们在门口设置了滑梯板,装完馒头,顺着滑梯就滑下来了,避免了员工和顾客的直接接触。外面排队的顾客只能劝导,说多了大家也不高兴。”“这可不行啊,我们要画出一个安全间隔线。”说完,王垚垚安排队员,在店外排队等候的区域,贴上了间隔线,让顾客保持距离排队购买,最大限度地避免顾客之间交叉感染的隐患。

“因为爱你,离你一米”,疫情防控期间,“一米线”正在成为市民自觉遵守的新习惯,而帮助商户设置“一米线”,也正是城管队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新体现。

夫妻齐心 共同战“疫”

“今晚加班,不能回家了。”“我这边也没忙完,孩子已经交给爸妈了。”这平淡的对话,就是李虎平和妻子之间的默契。李虎平是体育馆路街道执法队的队员,他的爱人姚滢滢与他同为城管执法人,在龙潭城管执法队工作。夫妻二人结婚17年,因为职业原因,几乎每一个节假日两人都没法团聚,但彼此都能理解和体谅。

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二人每天都在各自辖区工作,李虎平更是以队为家,白天奔波于辖区“三类场所”检查、督导、整改,每一项内容都检查得仔仔细细。到了晚上,他们再利用不多的时间一起去父母家看望两个女儿,有时因为下班太晚,只能默默坐在床边看看孩子熟睡的样子。“父母岁数大了,却还要麻烦他们照顾孩子,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在东城城管执法队伍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夫妻档”,他们手牵手逆向前行,共同坚守在战“疫”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担当。

一封来信

“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们在家关注和躲避疫情,你们却在外面坚守岗位抗击疫情,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相信有您们和千千万万人的努力,疫情一定会过去。请您们放心,我们在家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国家。”这是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六年级的谢天同学和他的小伙伴通过“美篇”为城管队员送来的问候。孩子们有的写信,有的录制视频,将自己对防控一线的城管叔叔和阿姨的祝福倾注在笔端和小小的手机屏幕上,这让战斗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城管队员们颇为感动。

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同学们与东城城管一直有着深厚的“情谊”。每年开学季、六一儿童节和国家宪法日,城管叔叔阿姨们都会来到学校,与同学们开展大手拉小手,法规知识进校园活动。他们曾一起在街头宣传站点演出法治小品,一起走进社区宣传宪法知识,倡导城市文明,普及法律法规。这次的疫情来得突然,本来和同学们要在寒假开学季一起开展的活动也因此取消。谢天同学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与班里几位同学一起,“隔空”为城管叔叔阿姨们发来祝福。

东城区城管执法局宣传科科长张文侠是东城区法治学院聘请的校外辅导员,在与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多次活动中,他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他收到学校辅导老师发来同学们制作的问候城管叔叔阿姨的“美篇”时,颇感意外。他说,“没想到孩子们这么细心,在这个时候送来祝福,孩子们太善良太可爱了!”

在给孩子们的回信中,他说道:“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同学们,收到你们的祝福,城管的叔叔阿姨非常感动。目前,疫情还没有结束,战‘疫’还在继续。面对全区上万家商务楼宇、超市和餐馆,全体城管队的叔叔阿姨绝不松劲、不懈怠,坚决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让广大群众安心。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待疫情结束,我们再相聚,共同为城市环境更加美好更有秩序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