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己嚇自己

今天我要說的話題是標題。

放寬心就行了,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

我看到網上流傳一個段子,某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閉門在家中久了,每天看著不斷攀升的病患數字,內心越發焦慮。

每隔一個小時,就量一下體溫,有一次泡腳之後,體溫升高了0.5度,結合新型肺炎初期沒有症狀,體溫可能略升高或者不升高的報道,誤以為自己中招了,哇哇大哭。

結果他70多歲的老父親,撥打了電話,不是給傳染病醫院,而是打給精神科。

他擔心自己兒子得了神經病。

我們的讀者中,應該很多人玩過類似生化危機,或者病毒類的遊戲。

玩過遊戲的你應該知道一個很簡單的指標,就是密度。

病毒,密度不夠,就沒法致死或者致病。

所以,我們通常認為通風透氣露天的情況下,是安全的,空氣裡面沒有足以致病的病毒,那個量不夠。

就像很多人談癌色變,事實上,大部分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問題是有多少個。

身上有一個,那能起啥作用?如果有一萬個,也許就成病人了。

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你也許身上隨時都會產生一個癌細胞,問題是量小,過一會兒,它掛了,過幾天,你又產生了一個,過一會兒,它又掛了。

只要這個平衡沒有被打破,你就是健康的。

那些癌症病人,是平衡被打破了,他產生的速度大過癌細胞掛掉的速度,最終積累到一個量,才進入早期,中期,甚至晚期。

事實上,感冒,肺炎,各種疾病都是這樣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說的更通俗一點,即使一個新型肺炎的患者,和你同時站在一個廣場裡。

如果雙方距離幾十米,他對著你打噴嚏,病毒跑到你面前已經是強弩之末。

史記怎麼說?

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者也。

魯縞,以薄著稱的絹。最強的弩箭,也射不穿射程之外最薄的絹。

那麼假如他背對著你打噴嚏呢,也許你們相距幾米,病毒也到不了你這裡。

你想嘛,打噴嚏的方向上病毒的密度是最大的。

所以,只要你戴上口罩,大概率你是安全的。除非有個肺炎攜帶者,近距離對著你打噴嚏。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恐懼,就像很多人對艾滋病人天然的恐懼。

但事實上,艾滋病的傳染是有途徑的,比如血液,比如性。

如果你和對方的手外表麵皮膚都沒破損,彼此握握手,擁抱一下,是沒有風險的。

回到肺炎,病毒不是毒氣。

病毒是需要宿主的,它也許當初的宿主是野生動物,變異後宿主成了人。

哪怕你僅僅是看過電影,也應該知道脫離宿主的病毒,是沒法單獨生存的。

它有沒有辦法獨自活在空氣裡?沒有的。

它活在人的唾液裡,痰裡,糞便裡,也許能活幾天。

但如果你把它從這些分泌物中剝離出去,它馬上就死了。

所以我們第一天就提醒戴口罩,防的是什麼?

防的是兩件事。

第一,當你遇見病毒攜帶者的噴嚏,噴嚏就是他噴出來的空中的小粘液,口罩會阻擋。

口罩是阻擋不了病毒的,病毒太小,口罩的縫隙太大。可是口罩阻擋了噴嚏,或者說阻擋了空中的小粘液,阻擋了病毒的載體,這就夠了。

第二,如果你自己是病毒攜帶者,口罩阻擋了你打噴嚏時噴出的粘液,這樣你就不容易傳染給別人。

有人會問我們的背景圖是誰?

是王者榮耀裡的蘭陵王,你看到了,連遊戲人物都戴口罩了,今天,你戴了麼?

我們接著告訴你儘量不出門,在家中自我隔離,為什麼?

因為病毒攜帶者也許隨地吐痰,也許用手擦鼻涕,然後去摸了公共場所的門把手,電梯按鈕.......

正巧,你也經過,你也用手按了下電梯按鈕,他的粘液就傳到你的手上,此時,你的眼睛有點癢,順手揉一揉,病毒就到了你的眼睛裡,你就可能被感染了。

病毒攜帶者->粘液->他的手->電梯按鈕->你的手->你的眼睛。

看到了?這就是一個感染鏈。

所以不要用手碰嘴,碰眼睛,出門要洗手,回家要洗手,吃東西不要用手拿,就是起這個作用。

所以我建議你待在家裡。

如果你把自己徹底隔離了,病毒是沒法找上門來的,大氣中的病毒密度無法讓你致病。

總不可能有一堆病毒攜帶者,趴你們家窗戶,對著裡面集體打噴嚏,那你是有多招人討厭呢?

當我們都不出門的時候,外面流通的人少了,執行公務的人工作起來,就更加容易。

只要你重視自己的生命安全,重視他人的生命安全,就會明白此時此刻,隔離就是最好的選擇。

要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待在家裡,這不就是大家一起主動選擇了隔離麼?

你出門外面有什麼?

酒店關了,影院關了,景區關了,足浴店都關了,你要去哪裡呢?

一個人站在街頭吹風?這是你想要的旅遊麼?

我昨天去超市,人不多,全部都帶著口罩,無論是店員還是顧客,清一色。

一點過年的氣氛都沒有,放眼望去,一切都是冷冰冰的,連小區的保潔,門口的保安,都只能看到一個大大的口罩。

所以,還是安心回家吧,男的打遊戲,女的追韓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