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3月9日下午,生态环境厅召开四川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厅环保总监刘华太主持会议。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雷毅对全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今年3-5月,全省将按照“地方全面自查、省级暗查指导、分级实施整改”的方式,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排查整治工作。他表示,地方要全面自查,形成排查点位清单,建立排查工作台账,及时报送问题清单。省厅将组建暗查指导工作组,每组不少于10人,开展现场暗查指导。全省上下要统筹推进整改,分类、分级推进整改销号,及时报送整改清单。排查过程中要积极使用高科技手段等创新工作方式,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3个月要见成效!生态环境厅召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

王波就本次排查整治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健全问题发现机制,早发现、早整改、早主动。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中地位十分重要,生态保护责任十分重大。2018、2019年连续两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曝光问题中,我省发现问题不少,有已经发现但没有及时整改的,有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说明我们常态化发现问题机制不健全,发现问题不全面、不精准、不及时。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在充分总结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正视差距,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开展本次排查整治工作,健全发现问题的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整改、早主动。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问题消化存量、遏制增量。本次排查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存量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及时、有效、彻底整改,尽快消化存量;对问题线索进行全覆盖大排查,努力消除潜在环境风险隐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遏制问题增量。一方面要抓好已发现问题整改。切实增强组织、谋划、实施项目的能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补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短板,解决这个全省各地共性的突出问题;健全整改协调联动机制,市(州)生态环境局要主动靠前一步、多担当一些,履行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牵头抓总职责;把整改质量放在第一位,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同时健全整改成果保持巩固的长效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另一方面发现问题要全面、及时、精准。各市(州)要围绕“6+1”个重点方面,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全覆盖,无死角、无漏洞、无盲区。要做好计划,分批压茬开展排查,第一时间发现线索,第一时间排查核实,第一时间推动整改。要结合自身产业机构、发展历史、地理特征,突出区域、行业重点问题和重点企业,精准聚焦国家警示片曝光的典型问题类型和容易产生问题的敏感点位。


三是动真碰硬做好问题排查整改,坚决啃下硬骨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在全省共同努力下,容易整改的问题已经基本整改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强化工作统筹,把集中排查整治作为当前主要业务工作来抓,聚焦聚力,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排查整治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紧,见到成效。市(州)生态环境局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牵头抓总解决好缺项目、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支撑等问题,省厅要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支持。这次排查整治的工作也将是培养锻炼和考察识别优秀干部的重要契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干部要以干代训、以干促学,提升业务水平,锤炼作风。同时,要对工作不认真、责任不落实,该发现问题没有被发现的,发现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的,以及敷衍整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厅有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