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縣:苗嶺,縫紉機高速轉起——禾庫鎮扶貧工廠復工復產現場速寫

早春時節,山花爛漫,鳳凰縣禾庫鎮座座山頭,爛漫的白色野櫻桃花,競相開放。高山臺地的山窪間,是苗族聚集的禾庫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924戶、4784人,全部為苗族同胞。安置區南部的產業園內的三樓,縫紉機轉動發出的響聲,清脆悅耳。

理邊、對摺、縫製,所有步驟一氣呵成,10秒時間,苗家姑娘龍建琴,就縫製好一個衣袖邊。去年在東莞一家服裝廠,從事縫紉工作的她,今年一上崗就成了車間裡的“老師傅”。

3月4日下午3時20分,記者來到禾庫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產業園內的鳳凰同康民族服飾有限公司採訪,發現這裡早已進入繁忙時節。

“因為疫情的原因,公司原本1月20日要交貨的18萬件格子衫被耽擱了,3月2日,所有防護物資到位後,我們就復工生產,加緊趕工。”總經理張慧雲說。

來自禾庫鎮德榜村的車間主任龍金福,穿梭在各個崗位,時不時指導一下不太熟練的人員。在品檢區,龍金福的妻子石萬香,正認真比對檢查縫製好的衣服。

“我20年前就到浙江打工,成了服裝廠的中堅力量;去年5月我回來探親,被請到這裡當起培訓師,今年我愛人也來這裡上班了。”說起這些,這位憨厚的苗家漢子不禁笑起來。

“他到家鄉上班我就跟著來了,兩個人一起能更好照顧家裡,開銷還小些,我們公司有500臺縫紉機,還有很多員工會陸續到崗,都是他當師傅。”石萬香指著一旁的龍金福插話道。

在記者準備離開的時候,又有10多位穿著苗族服裝的婦女向廠區走去。“這個扶貧車間開得及時,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村民的就業大問題,方便了搬遷戶在家門口就業。三層樓的廠房,總面積達1.7萬多平方米;二樓正在籌辦口罩車間,生產許可證已辦好,設備正在運輸過程中,很快就可投入生產。”禾庫鎮鎮長龍平智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