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援朝抗倭”邢玠

邢玠(1540-1612),字搢伯,亦字昆田,明後期大臣,官至兵部尚書,益都(今青州)人。1571年(隆慶五年)進士,授密雲知縣。繼為御史、巡撫,後升至南京兵部侍郎。處置南方土司叛亂,處置得宜。他後升任兵部尚書。卒後贈太子太保。著有《東征奏議》、《崇儉錄》等。

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援朝抗倭”邢玠

邢玠

背景

16世紀末葉,日本關白(宰相)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企圖先吞併朝鮮,次征服中國。1592年(萬曆二十年),悍然發動侵朝戰爭。他派出水陸軍20萬,僅兩個月時間,幾乎佔領朝鮮全部國土,直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朝鮮李氏王朝火急向中國求援。明王朝鑑於兩國唇齒相依,同意發兵。中朝聯軍同仇敵愾,並肩作戰,收復大部失地,迫使日本侵略者龜縮釜山一隅,乞求和談。明王朝以兵部尚書石星為首的主和派勢力抬頭,輕易允諾豐臣秀吉的“乞和”要求,致使一場有可能一氣將日軍趕出朝鮮的戰爭拖延下來,使日本侵略者贏得時間。

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援朝抗倭”邢玠

功昭日月--將軍山邢玠像

抗倭

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6月,豐臣秀吉又調集14萬陸軍和數萬水軍,海陸並進,捲土重犯。明王朝再次發兵,委任邢玠為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統率雄師數萬,橫跨鴨綠江,援朝抗倭。他受命危難之時,深感責任重大,立即趕赴朝鮮前線。他當機立斷,首先剪除內奸沈惟敬,使敵方失去耳目。又揭發石星通敵誤國,使朝廷把他下獄論死。然後登壇誓師:“必破倭,有死無二”。他揮兵衝殺,連挫倭寇,獲稷山、青山大捷,迅速扭轉被動局面。又授計部將陳璘,前後夾擊,斬首5000餘級。11月,他指揮蔚山一戰,以輕騎誘敵入伏,出奇制勝。後因缺乏水師支援,在島山失利。

他接受教訓,大量招募水兵。第二年,他“摽劍登壇”,大會諸將,兵分三路,水路與朝鮮名將李舜臣的水師密切配合,將敵人壓縮在蔚山、泗水、順天3個地區,使其陷入困境。恰在此時,豐臣秀吉的死訊傳來,倭寇更加恐慌。11月,敵人調集戰船500艘,企圖掩護逃竄。中朝聯軍立即發動強大攻勢,在露梁一帶海面聚殲逃敵。中朝戰船闖入敵陣,炮矢俱發,敵船著火,煙焰張天。中朝戰士躍上敵船,奮力拼殺,敵人紛紛落海。露梁一仗,大獲全勝,擊沉敵艦900艘,幾乎在朝鮮南海海面全殲日本水軍。日本陸軍完全孤立,倉皇逃竄回國。

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援朝抗倭”邢玠

援朝抗倭作戰圖

凱旋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春,邢玠率明朝援軍凱旋迴國,朝鮮戰友揮淚言別,父老鄉親擁途相送。朝鮮廷臣盧稷等揮筆題詩,寄託深情:

  秉錢青丘春凱旋, 龍旌西拂鴨江煙。

  提封依舊三千里, 社稷重新二百年。

  遺澤在人緘骨髓, 典刑留畫儼神仙。

  擁途無計攀星駕, 父老懷恩凗迸泉。

  魚符龍節總東師, 秉羽威風懾海夷。

  星隕赤芒沉絕塞, 關浮紫氣壓歸旗。

  功高上國山河裂, 名動藩邦草木知。

  聽取謳謠聲載路, 金戈包虎凱還時。

濰坊歷史文化名人━━━━━“援朝抗倭”邢玠

《東征凱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