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成為就業“新寵”我省多舉措降低疫情對就業影響

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昕)去年以來我省城鎮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互聯網成為就業新平臺,六成以上高等職業教育及以下人員實現了就業……昨日,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發佈調查報告顯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應著力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復轉軍人、貧困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儘量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

互聯網成為就業新平臺

近期,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對城鎮2960戶家庭進行了調查顯示,2019年陝西有4.1%的城鎮就業人口通過互聯網承接業務。從主要就業人員年齡段看,25-29歲、30-34歲、35-39歲、40-44歲、45-49歲就業人員分別佔20.7%、22.7%、18.9%、12.8%、12.2%,合計佔互聯網就業人員近九成,說明從事互聯網工作以青年和中年人群為主。

從互聯網業務八大類別看,商品交易佔27.1%、知識技能娛樂廣告等服務佔15.6%、承接生產訂單佔13.7%、物流服務佔10.7%,其他佔9.4%、用車服務佔9.3%、生活服務佔7.7%、金融服務佔6.6%。互聯網經濟由於就業面廣、門檻低、自由度高等特性,受到低學歷人員的青睞。數據顯示,2019年從事互聯網業務中有六成以上高等職業教育及以下人員實現了就業。

高校畢業生創業理念不強

調查顯示,陝西失業人口中大專和本科學歷失業人口所佔比例分別為15.9%和9.5%。從尋找工作的方式看,大學專科主要通過委託親戚朋友介紹佔34.2%,大學本科主要通過為找到工作參加培訓、實習、招考佔30.7%;正在等待未來3個月內會開始的工作中大專佔15.9%,大學本科佔9.5%;為自己經營做準備中大專僅佔6.8%,大學本科佔1.7%。說明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心態凸顯,傾向於參加招考,有份穩定的工作比較滿意;對於創業、自主擇業理念不強。受制於知識儲備、啟動資金、前瞻性等因素影響。

需重視新興服務業發展

2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陝西相繼出臺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2條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穩定健康發展12條舉措》等。建議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各項舉措,結合本地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復轉軍人、貧困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積極幫助此次疫情影響嚴重的旅遊、住宿餐飲、零售等服務業恢復運營平穩發展。

另外,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從事新興服務業的勞動者在就業者中佔比會越來越高。因其經濟附加值高、對資源依賴程度較低、對環境汙染少,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捷和享受,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議有關部門重視新興服務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服務業企業要不斷加大對高技術含量、高層次服務領域的推進速度,促進服務業內部結構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