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跟李隆基誰厲害,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哪個含金量更高?

智匯者88


李世民比李隆基厲害。李世民十八歲從太原起兵,東征西討,南征北討為大唐打下大半個天下。平劉武周,王世充,杜建德等戰役不遜色歷史上任何一個軍事家。而李隆基只有在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帶兵參與了推翻武側天的戰爭而已,軍事方面絕對李世民厲害。

貞觀之治比開元盛世含金量高,因為開元盛世是建立在貞觀之治的基礎上的,所以沒有貞觀之治就沒有開元盛世。李世民即位後虛懷納諫,讓國家修養生息,推行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生產,積極推行一系列重農業的政策。

軍隊實行府兵至,府兵至是建立於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戰時出征,忙時務農,顯時習武,兵農合一,很好地減輕國家負擔,對貞觀之治起到了積極效果。

到唐玄宗即位時期,由於邊防已經十分危機十分嚴重,還府兵至為募兵制。養馬屯田,憑藉強盛的國力和兵力,逐步收復失地,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安寧,之後不久。便出現了有名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是把一個平弱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大唐帝國,讓周邊的所有國家誠服,尊李世民為天可汗。而開元盛世只是在貞觀之治強大的國力為基礎情況下,實施軍事改革,收復失地而已。所以貞觀之治比開元盛世含金量高。




一鳴驚人01


謝謝你提出這個有趣的問題。我會從開業和守成角度來分析他們的含金量。

李世民雖然是唐朝的第二代皇帝,但唐朝的建立,其實是他和父親兩代人一起達成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其實可以算唐朝的開國之君。若是以開拓事業的角度來講,從無到有,貞觀之治自然要更勝一籌。

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五代、第十個皇帝(算上武則天),他繼承的是先祖們打下的江山,也繼承了武則天時代奠定的繁華盛世。開元盛世本質上是在前人的肩膀上奠定的,從守成之君的角度看待,開元盛世可以說是將先輩們的基礎鞏固發展到極致。

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開拓事業的李世民更值得讚頌,貞觀之治的含金量應該更高一些,原因如下:

1、貞觀之治更重視總結經驗

唐朝承襲於隋朝,隋朝亡於好大喜功的隋煬帝,隋煬帝不愛惜民力,曾用14個月就興建了一整座都城,土木建設能力讓現代人都歎為觀止,但同時也讓隋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唐太宗李世民常常跟大臣們一起討論政務,以隋朝的覆滅為基礎,討論各朝各代的興亡成敗,君臣論政形成了《貞觀政要》一書。

李世民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流傳後世“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任人唯賢、兼聽納諫

貞觀之治時期,李世民任人唯賢、兼聽納諫,從各個階層、各個集團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臣子們也敢於直諫,形成了封建社會中少有的良好社會風氣。其中以魏徵最為突出,魏徵曾經是李世民的政敵,李世民也不計前嫌地啟用了他。

李世民曾經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3、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隋朝末年,隋煬帝不愛惜民力,整個國家奄奄一息,隋朝覆滅之後又是戰亂,中原地區民不聊生,唐朝建立於一個搖搖欲墜的基礎上。於是李世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恢復和發展生產。比如春耕的時候不徵發老百姓來當兵,關東關中地區連續數年發生水旱霜蝗等災害,運用各種措施緩解老百姓的生活艱辛,縮減政府機構和開支,改善生產。

4、布柔懷施、民族關係密切

中原國家周圍一直有不少的少數民族,李世民雖然多次派兵征伐突厥、吐谷渾等,但他大部分時候還是採取的懷柔政策。李世民因此被各民族尊奉為“天可汗”。

李世民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李世民是開創並奠定事業的前輩,李隆基是將事業承接並發展到鼎盛的後輩。若比較到現代社會來看,因為資源更少、環境更有壓力,大多也是開創事業的創始人更有魄力、毅力和能力,所以我認為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含金量要更高一些。

歡迎有感興趣的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與我討論~


二凰士


我覺得李世民比李隆基要厲害得多,李世民相當於開國君主,他的帝位雖然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將兄弟弒殺得來,但他不同於楊廣的弒殺,事實上從順應歷史發展規律來說,他比李建成更適合做大唐的皇帝,而且玄武門之變以後他及時地“剎住了車”,這和歷史上好多依靠宮廷內部殺戮上臺的皇帝不同,那些人從弒殺的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一路殺到底,最終不得善終。李世民上位之後,能廣納善諫,起用魏徵這樣的人(曾是太子東宮門客),說明他作為一代明君的博大胸懷,他的夫人長孫皇后也是一代賢后,她賢淑溫柔、知書達禮、正直善良,同李世民之間琴瑟和鳴,生活非常幸福。她母儀天下,將李世民的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讓李世民沒有後顧之憂,專心處理國事。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有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邊疆穩定的良好的治世局面。為後面唐朝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可以說,沒有貞觀之治就沒有開元盛世,就憑這個你說李世民厲害還是李隆基厲害!而且李隆基還是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特別是在他統治後期,貪圖享樂,專寵楊貴妃,重用奸臣,誤國誤民,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唐朝從此走向衰敗。他無論從哪方面都不能和太宗皇帝李世民相提並論啊!


敢於說實話


軍事:李世民更勝一籌。

李世民參與晉陽起兵。從起兵至統一全國,居功甚偉。平薛舉、劉武周、王世充,所有統一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都與他有關。李世民親自指揮、衝鋒陷陣。登基後,作為平突厥、吐谷渾的總指揮,並親征高麗(雖然未勝)。李世民善用奇謀、奇兵,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是能與李靖、徐世績相提並論的軍事家。

李隆基較少直接指揮戰役,其在位期間軍事成就亦不如太宗時期。

政治:各有千秋。然而綜合起來,李世民仍然更勝一籌。

政治中的用人:李世民用人不拘泥於原來的政治立場,重用原來敵對陣營的人才,善於納諫,用人各盡其能。貞觀之世用人未出現大的錯誤。

而李隆基早期用人得當,但是中後期不能納諫,也不願意重用納諫之臣,任用阿諛之人、重用親近之人,重用李林甫、楊國忠這種小人奸臣,對安祿山的面目沒有認清,致使國事日敗,終於導致安史之亂。

李世民沒有重用宦官,而李隆基一直重用高力士,使得宦官勢力開始上升。

政治舉措:都有可稱道之處。但是必須說的是,李隆基重用節度使,而唐代中後期的藩鎮割據開端於此!

政治成就:唐太宗有貞觀之治,玄宗有開元盛世。但是,唐朝重要制度,都在貞觀時期制定。而且唐太宗的成就是在隋末百廢待興之基礎上的,玄宗則是在貞觀之治及武則天的基礎上。相對來說,太宗成就之達成更難,且開元盛世之後,唐朝隨即開始走向中衰。民族關係也是太宗時期處理得改為更好。

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是勵精求治的皇帝。但是,比起唐太宗、武則天來,就顯出他是弱點最大的一人。唐太宗經常以“守成難”、“慎終如始”警戒自己,武則天執持政柄,權不下移,唐玄宗恰恰相反,在勵精求治,取得成就以後,便精疲力盡,驕侈心代替了求治心。唐朝到開元時期才達到極盛的頂點,也就在這個時期,造成了天寶時期的亂源。

私德:兩人私德均有虧。半斤八兩。

才情:確實是李隆基更勝一籌。太宗喜好也擅長書法。但相對來說,李隆基藝術才能更高、影響更大。李隆基喜好藝術,對音樂、舞蹈均有造詣,更被譽為梨園祖師。

總得來說,李世民更勝一籌。


百里無風


貞觀之治

李世民輔佐李淵建立唐朝以後,經過七年時間,平定地方割劇勢力統一全國。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繼位,取年號貞觀。

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任用房玄齡、杜如晦等賢相,知人善仁,進忠賢,退奸侫,

朝政清明;以輕代重,君臣執法不避權貴;重視吏治,慎擇刺史,嚴懲貪官汙吏;實行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的政策,以恢復經濟,發展生產;縱鷹犬,罷貢獻,節儉自持,力戒奢淫,20年間風俗淳補;修撰《貞觀氏族志》,以抑制山東舊士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促成了“胡越一家”的盛況,唐太宗被少數民族尊為“大可汗”。通過上述政策和措施,貞觀時期形成了連年豐收、谷價低廉、馬牛布野、外戶不閉的狀況。

唐太宗說:“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常念魏徵隨事諫止,多中朕失,如鏡鑑形,美惡必見。”

貞觀之治的出現,展示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歷代封建帝王中甚為突出。他既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在唐朝的建立和統一中,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而在貞觀年間在治國行政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政治才能。

唐玄宗開元年間,經濟繁榮,社會相當安定,文化昌盛,國力強大,從而達到了繁榮的高峰。社會生產經過了由唐高宗、唐太宗到唐玄宗100年的恢復發展,最終達到“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是唐朝百餘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唐玄宗統治後期,政治敗壞,釀成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持續8年的安史之亂,國力大損,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強盛的唐朝由此走向衰落。

貞觀之治開創唐基業。開元盛世是唐朝百年發展的結果。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盛唐基業。


文藻巧翁


毋庸置疑是李世民更勝一籌。從能力來說,唐太宗李世民勇武剛毅,又十分聰慧善謀,打下唐朝江山基業他居功至偉。玄武門之變他殺伐果斷,順利搶到帝位,登基後,他又善於納諫,精心治理,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從功業來說,開創了開明興盛的貞觀之治,奠定了大唐幾百年帝業的基礎。

而唐玄宗雖然也有開元盛世,但是建立在太宗,則天朝發展的基礎上。況且唐玄宗個人剛愎自用偏聽偏信,不善於納諫,寵幸美人,耽誤朝政,終於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可以說他是唐朝的罪人。

簡單來說,一個有大功於國家,一個有大過,孰優孰劣,高下立分。



讀來讀趣


貞觀之治把大唐從戰亂真正領導向發展的道路上。政治清明、君臣和諧千古傳頌,大唐開始具有了盛世的氣象。大唐滅亡了突厥,打通了絲路,為後面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開元盛世把大唐的政治經濟文化推向了頂峰,物質、文化發展豐富。人民生活不像是唐初那般缺衣少食,武將將大唐疆土拓展到了西域,能夠直接影響到昭武九姓甚至與阿拉伯開戰。

單論含金量,當然是開元盛世更高。但是如果沒有李世民、李治、武則天等奠定的良好基礎,大唐估計還在世家的陰影下苟且呢。所以人不能因為吃了第三個饅頭飽了,就只吃第三個饅頭吧?


佛系說事兒


我只能說李世民所在之舉,皆為殘暴不仁,多次徵兵,對外方進行討伐,雖然能穩固邊疆,但是風險很大,但是他起初的一補政策,完結了不少的農民損失,和國庫空,所以說戰爭幾乎不會影響人民的自由生產,最後續發展漸進了,很雄厚的基礎,每一個時代是無法解決比較的,只能說每個時代在政治上比較好,並不能說每個時代在農民生活上比較好,因為在同一時代裡邊新的,新的的盛世肯定要比舊的盛世更好,因為它是建立在舊的盛世基礎上


太圓河


貞觀之治的含金量高點,二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挺偉大的,無論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藝術、大唐版圖上都有較好的發展,但李隆基在後期發展中不能知人善任,尤其是自從和楊玉環一起任人唯親,昏庸無度,信任佞臣,爆發了有名的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大唐王朝從鼎盛時代開始走向沒落......


Yuhuashi666


各有千秋吧。政治上,李世民更勝一籌。唐太宗李世民麼,他開創的貞觀之治讓唐朝走向了富強之路,並且將這一盛世維持到他駕崩以後,可謂一刻都沒有鬆懈。唐明皇李隆基麼,他在早期的時候平定了唐朝的外戚之患,解決了由武則天后期所造成的一些動盪,皇權的旁落等問題。其後又開創了開元之治。早期的他應該是屬於勵精圖治、皇圖霸業的那種。可是到了他晚年時,也就是天寶年間,大概因為年歲上去了,太平日子過久了,加上有心愛的楊貴妃的陪伴,他開始縱情享樂,對待政務也沒有年輕的宏圖之志,政務上也是交由他人代理,所託非人,導致了安史之亂,使得唐朝開始走向了衰落。若說才情上,李隆基要優於李世民,據說李隆基在於音律上極富才情,他喜歡自己作曲然後由楊貴妃來跳,以此取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