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

绝大多数人都适用这句话,少小流氓老来赖。

但是事无绝对,总有一些人的人生路线是可以改变或者被改变吧。大的社会环境和接触的人物也是能改变一个人。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在旧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期望以一己之力在城市中立足,任凭祥子如何努力,怎么挣扎,总是被陷在生活的泥泞中。最终再也看不到努力拼搏,不知辛苦为何物的骆驼祥子,生生被封建社会逼迫成一个人人厌恶的泼皮无赖。

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如果他们不幸生在和平年代,那他们恐怕只是一群一无是处的二流子。因为在高高在上的正人君子眼里,他们这些人那就是贪财好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仿佛全身上下一无是处,没有一处不讨人厌。 史书上就直截了当的评价刘邦说,他是大流氓,彻头彻尾的流氓,而且还是个赤裸裸的色鬼。话说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就不学好。村东头,有个酒店,酒店老板娘有点姿色,这小子就天天去,每天都喝个烂醉,还说胡话,还占人家便宜,更关键的是还不给钱。你说,占人家老板娘便宜也就算了,最可气的是,你吃了人家喝了人家也不给钱。要想泡美女,倒是在人家面前的表现好一点啊,可他偏不,他还老欠人家钱,用现在的话说叫蹭,不单蹭酒,他还蹭色太无耻了。稍微纯粹一点的流氓都看不起他。

刘邦建立汉朝,做了皇帝也不是说人品就变好了。总归是要收一收流氓习性,人品也肯定是有一些改变的。

大环境还是能让极少数人品不行的有机会改变。只是绝大多数还是少小流氓老来赖。


行走的木马


确实是这样,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也不会有老人在公交车上强坐女孩腿上;不会有公交过站老人强抢方向盘;也不会有广场舞大妈扰民强词夺理;更不会有在公交上摔倒赖上让座小孩的无耻事情……这些道德沦丧的负能量新闻就是明证。我还想说一件事,在我们小区里,为了方便居民活动休息,设置了很多木椅,在我家通往小区门的小径上也有,经常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一般人坐着休息时会自觉收腿,以免妨碍行人,他从不,他个儿高,腿长,就那肆意放着或者翘着二郎腿……每次经过时他直勾勾的眼神很让人不舒服,但转念一想,或许是老了,孤独吧,坐在那儿晒着太阳,看来往的人群也是唯一消遣方式。心里对他是同情的。电梯里碰到邻居说,看见他坐在那儿,口罩挂在一只耳朵上,又是吐痰,又是擤鼻涕,对物业执勤人员的劝说恶言相向。这样的一幕我虽没亲见,却再也不想从那里经过了,宁肯多走路绕过去。疫情当前,人人都响应号召,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常常能碰到口罩拉到下巴下的老人,小小一个口罩见人品啊,戴好口罩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爱护。愿怡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祈祷][祈祷][祈祷]






记忆在光年之外


我非常认同

还记得 有一次 我在公交车上,我旁边有一个 老大爷 ,公交车上人很多,我上车的时候不小心被别人挤了一下,碰到他了,当时他就 来气了,我说我不是故意的,他还不依不饶,说我挤他,,嘴里还不停的说这小伙 咋这么没教养,当时我也就不想跟他计较,他还在说,我就走了,不管他,就这样过去了。我当时很不服气,后来跟我一起的同事说,现在是有些人就喜欢倚老卖老,你要知道 那句话 ,现在不是 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后来 我一想也是,他们那一代那是那么多红卫兵,那么多坏人,现在的确是坏人变老了。想想心理也平衡了。



大家可能认为我说的有点极端,不过 这事让我遇到,不过现实中还是有很多 人是好的 ,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说法



爱弹琴蜀哥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我对这句话作以下两点分析,就会对这句话有充分的理解。

第一,人品的好坏不与生活习惯雷同,也不是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说与我同村的一位老大叔吧,年轻时“凶强侠气”很不受人待见,在生活中经常与人争吵,还大打出手。堪称人品极差,后来在村里待不下去了,35岁跑到外地打工,经历了25年又从回故乡,现在他与老家的人关系建立的非常和谐,他经常免费开车送小孩,老人去县城医院看病。老家修桥,修路,他都捐钱捐物。其实从他的吃饭穿衣和生活看,只是比其他人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点,他经常说年轻时太冲动,做事偏激不知世故.......“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所以说世事在变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就算是人老了,人品和格局也会随之而变,乐听赞美,淡然从容,善心观世;管好自己的心,多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看事。所以,做人要把自己的高度和深度多与海纳百川匹配,多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一面看人,要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


杨纯


我也讲一个我亲自碰到的一个老人。

好多年以前,可能也有8.9年了,一次和孩子到城里去逛沃尔玛,刚刚走上电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女),急匆匆的从我们后面撞过来,电梯上也没有什么人,就我们三,那老太太冲撞到我们也没有说一句“对不起”,直接就走了,我们只感觉这老人好没素质。。

进了沃尔玛超市,我们慢悠悠的走到一卖水果的摊位前想买几斤李子,刚刚选了几颗,那老太太又来了,也是一把挤到我们前面,把刚刚售货员倒出来的新鲜李子,急嚎嚎的往袋子里装……

遇到这种没教养的人特别无语,不懂得什么叫教养,什么叫礼貌,眼里只有她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坏人变老了,这种人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永远都是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



农民老姐姐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山难改,性难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潜移默化、一辈传一辈!

为人父,为人母,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行善积德,充分发挥正能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长大成人一定会继承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立足社会!

如若不然,就会成为社会上的跳梁小丑!鼠辈!遗臭万年!




泰安方圆


“有些人,就算变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赞同这句话。

人品问题与年龄无关,不否认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多了就会改变一些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但不能说他人品变好了,只能说本质就不坏。人品是一个骨子里的东西,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有最直接的关系,通俗的讲,假如这个孩子的父母都自私自利,虐待老人,心狠手辣,这个孩子长大后人品会好吗?就是单纯的一个“影响”,可以让每一个人形成他独有的品性,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女)就是这个道理。根深蒂固的缘由是不容易改变的,如图腾一般的牢固。

我见过一些品行极坏的老人,因为一点小利益他们可以在公共场合破口大骂,倚老卖老强加于人的行为令人发指,难道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不知道廉耻吗?当然我不是痛斥所有的老人,这只是少数现象,我是说人品与老少无关,这是本质问题,真正在生活中能随时领悟,慢慢变好的人是一种能力,他是不会等到年老时才去改变的。




虎子de妈妈


赞同。人无贵贱,品有高低。人品层次的高低,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的见识修养。基本可以相由心生,以貌取人,分四大衰贵:1.层次低的拙劣炫富,层次高的低调淡泊。

2.层次低的迷信人脉,层次高的喜欢读书。

3.层次低的两面三刀,层次高的表里如一。

4.层次低的忘恩负义,层次高的懂得感恩。

衰贵向来如此,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如寄托于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丛林一棵树


我认同,坏人老了也是坏人,只是他老了,并没有人品的变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坏就坏了反正也没几年了,老了。





重生者的春天


往往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当然了,后天培养和严管很重要。现在流行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人35岁后,性格定型,很难改变了!人老了,若有些事想不开,心里失衡,干坏事更多。唯一一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个人分析,肯定是预见死后万一入地狱,内心害怕引起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