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包车助员工返岗,复工率达80%以上:仙坛,又忙起来了

大小新闻3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侯召溪 通讯员 冷胡秋 摄影报道)打通产业链“堵点”,促生产。

3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牟平区崔山大街的仙坛食品产业园。园区大门前,冷链物流车辆排队情景再现。走进园区,在10号发货月台,一辆发往山西的货车正在紧张配货中。司机王刚师傅说,复工以来一天比一天忙,仅他一台铲车一天就能装配300吨左右的肉制品。在肉鸡加工车间,生产线已运转起来。一只毛鸡上了生产线,两个半小时左右就完成了全部的分割加工过程。

包机包车助员工返岗,复工率达80%以上:仙坛,又忙起来了

仙坛公司加快组织发货

“下游加工环节通了,整条产业链的压力也就缓解了。”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寿纯感慨道,疫情防控一个多月来,上了不少火,遭了不少罪,伤了不少脑筋。

仙坛股份是一家集饲料加工、父母代肉种鸡养殖、商品肉鸡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和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上游连着烟威地区近2000家农场,产业板块,环环相扣。

仙坛工人外省居多。节后受疫情影响,员工不能按时全部复工,屠宰加工能力跟不上,上游商品鸡的出栏周期随之延期。“延后一天,一只毛鸡增加两三毛钱的成本,一周就是一块四五。”王寿纯说。搞“活物”生产,不同于其他工业,延期出栏意味着动物防疫压力增加,还关乎市民“菜篮子”的充足供应问题。

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帮助下,2月7日,仙坛股份正式复工了。但最初一线工人到岗率不到30%。只能简单干一些初加工,平时100多个产品的加工量,当时只能干20个左右产品。

“下游加工能力严重减弱,上游农场着急要出栏,我们很纠结。”王寿纯说。怎么办?必须加快恢复下游屠宰和加工能力,以缓解前端养殖压力。人手不够,大家一起凑。仙坛动员公司管理人员,全部压到前方生产一线。在辅助性岗位,由熟练工带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包机包车包船,海陆空全上,为员工返岗提供“点对点”服务。2月26日上午11点33分,由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的烟台首驾“复工专机”抵达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机上123名务工人员来自云南,跨越3000公里顺利抵达烟台。

眼下,仙坛股份仍在持续开展员工返岗工作。就在采访当日, 仙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冷胡秋,正在协调河南包车事宜。截至3月4日,仙坛股份已开通复工包车37辆。

“为推进复工复产,今年的招工成本增加了近5倍,但是为了疫情防控大局,这点成本是值得的。”王寿纯表示。

目前,公司的复工率已经超过80%,加工品种达到60%以上,预计3月中旬左右,公司生产能力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松懈。王寿纯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关心的事,就是先了解一下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

仙坛股份在组织对外招工上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工人所在县市14天以上没有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二是人员居住地要安全;三是生活轨迹要安全。以上三点有保障了,才准许返岗。公司还在牟平区一家四星级酒店建立定点隔离场所,对外省市工人返工前隔离观察。

返岗后,防控措施咋落实?记者来采访,现场体验了公司的防控举措。在仙坛股份公司大门口,保卫人员将我们拦下,先是登记相关疫情防控信息,而后测体温,无异常才准许进入。

仙坛股份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并将防疫工作分解细化到各分公司、车间和班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随时掌控职工身体状况。建立职工每日体温测量和报告制度,每天早中晚三次测温。场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员工进入厂区后不得外出,生活用品由采购人员统一购买。到各场户送鸡苗、送饲料、拉成鸡的人员,须全程做好口罩佩戴、车辆消毒,不得与外人密切接触。

企业生产和疫情防控紧紧连在一起。今年以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仙坛股份带来一定损失和压力,但是,在王寿纯看来,“这点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能扛得住。”不仅如此。他还以个人名义向牟平区红十字会捐款120万元,用于购买抗击疫情的医疗用品和其他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不只是仙坛,大家都期望国泰民安,我只是做了点小的贡献。”王寿纯深情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