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推」黑暗森林理論,到底是什麼?

關於黑暗森林法則,最早出現在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黑暗森林》中。在書中黑暗森林法則由葉文潔提出,由羅輯進行了完善,是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

在理論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宇宙中的一方文明一旦被發現或者是被暴露,就必然遭到打擊。

在原著中,大劉是這麼解釋的:“一個黑暗森林中的獵手……突然看到……所有獵手都能認出的字標示出的森林中的一個位置……假設林中有一百萬個獵手(在銀河系數千億顆恆星中存在的文明數量可能千百倍於此),可能有九十萬個對這個標示不予理會;在剩下的十萬個獵手中,可能有九萬個對那個位置進行探測,證實其沒有生物後也不予理會;那麼在最後剩下的一萬個獵手中,肯定有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向那個位置開一槍試試,因為對技術發展到某種程度的文明來說,攻擊可能比探測省力,也比探測安全,如果那個位置真的什麼都沒有,自己也沒什麼損失。”


「日推」黑暗森林理論,到底是什麼?


換句話說,也就是說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文明,當某個文明被廣播其座標時,總會存在有其它比之更高級的文明得知此座標的可能。從這裡,我們需要引入黑暗森林理論的兩條公理與兩個概念。

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公理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概念1:猜疑鏈:雙方無法判斷對方是否為善意文明。

概念2:技術爆炸: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可能由內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發。

有了這四個理念,在宇宙足夠之大,文明足夠之遠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繼續往下推論了。


「日推」黑暗森林理論,到底是什麼?


假設存在三個文明A、B、C,其文明程度(這裡假設文明程度越高,其綜合實力越強)排名從低到高依次為:A

如果說A文明被廣播其位置或者由於文明程度低,主動向宇宙公佈自己的位置座標,此時,A的座標對於B,根據猜疑鏈我們可以知道,B無法得知A是否為善意文明。

由於公理1的存在,即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使得B文明不會主動去接觸A文明。

根據技術爆炸理論,此時的A文明及其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科技迅速發展,並且超過B。

根據公理2可知,由於宇宙的資源是不變的,所以B文明很可能認為A文明會對其產生威脅。

這裡假設B文明已知黑暗森林法則,所以B不能判斷是否存在比其更先進的文明即C的存在,假如貿然去探測A文明,很大可能會暴露B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文明與文明之間,相互不可見,不主動尋找(增加暴露自己的風險),只要發現,不接觸,遠距離毀滅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日推」黑暗森林理論,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