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攻略之第四章,書法與其他,第一節,書法之路其漫漫


書法攻略之第四章,書法與其他,第一節,書法之路其漫漫

第四章 書法與其他

第一節 書法之路其漫漫

本章將分節論述一些書法藝術的外圍問題,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與書法無關,而實際上對一個人在學習書法藝術上的道路成長有著極大的關係。關係到書法學習者能不能健康地成長,說得實在點,能不能學成,能不能登堂入室,能不能成“家”等等。本章所談內容貌似與前面所談的書法技法沒有直接關係,而實際上,“技進乎道”。一個書家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如何,除了自身稟賦,技法學習,意志品質,還牽涉到一些隱形的或者說潛在的外界因素,這些外界因素多多少少對一個書家的成長或者說發展是有影響的,有時也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一個人學習書法或者我們想培養個書法人才,還就不得不要注意這些外在的因素。

第一節 書法學習道路上的尷尬境遇

書法之路其漫漫。學習書法是不容易的。筆者甚至不支持一些人去學書法(當然,當作業餘愛好,所謂用來“陶冶情操”是另外一回事)。而如果要當作職業來從事,甚至當作事業來做,或者當做“道”來追求,那不知要耗費多少的精力在裡面。實際上,要想學好書法,首先對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個極大的考驗,因為,一個人在通往書法藝術殿堂的道路上摸爬滾打,不知要遇上多少個次折磨,遭逢多少個尷尬。下面就談談書法學習中的那些尷尬事。


書法攻略之第四章,書法與其他,第一節,書法之路其漫漫

瓦當書法

書法學習目標定位的尷尬.

打個簡單的比喻,首先,我們普通人是跳不過三米高的牆的,但我們習武者要想學得一身好功夫,又必須要有跳過三米高的牆的決心或信心,於是就練啊練啊,只到把我們練得老死去,最後也沒有跳過這三米高的牆,也就是說,最後我們老死在這三米高的牆腳下。同樣道理,說得現實一點,當代人學習書法,是很難超越古代那些能在中國書法史上佔一席之地的書法家的。但我們要想學好書法,則必須要有超越古人的決心或信心。於是我們就練啊練啊,只到最後練得累了乃至老死去也沒有超越古人,甚至在眾多書法學習者中成了平庸之輩或壓根就沒有不如書法藝術的殿堂。 除了他自己孤芳自賞之外,沒人理他的書法。 這是當今人練習書法的最大的尷尬之一。困難是有的,尷尬也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是否就有理由放棄了書法的學習呢?回答當然是沒理由放棄的。好男兒遇強益強,愈挫愈奮,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困難而止步不前的。


書法攻略之第四章,書法與其他,第一節,書法之路其漫漫

磚銘書法

書法學習投入與回報的尷尬.

學習書法不光涉及到目標定位的問題,也涉及到精力、財力等投入的問題。筆者自幼就練習書法。想想,家裡吃都吃不飽,哪裡還有錢供一個小孩買筆墨紙硯來練字?於是,找廢舊的報紙,書刊等練字似乎成了我的工作。只到今天,筆者還常厚著臉皮到街頭找一些小老闆,向他們討要廢舊的報紙。也只到今天,筆者就曾賣過100塊錢的字,以至於常遭家人的抱怨:“光寫字,不賣錢,有意思嗎?”。這種尷尬,這種滋味,只有那些身臨其境者才能感受,才能理解;這種尷尬,也只有那些意志堅定者、孜孜以求者才能容忍,才能面對。此外,有時還要參加比賽,裝裱,郵寄一些作品。對於普通人,養家餬口都成問題,哪裡還有多餘的財力來應對?所以說,對於一個書法藝術的追求者,遭遇這種尷尬在所難免,必須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書法攻略之第四章,書法與其他,第一節,書法之路其漫漫

楊惟楨書法


書法學習價值認同的尷尬。

學習書法的途中,另外一種尷尬又會讓人感到無奈,寂寞,甚至深深地刺痛著學習者的心,那就是理解或審美的分歧。當一個書法學習者的造詣到達一定的品位時,他的眼界或審美顯然與那些普通的愛好者或一竅不通者甚至是文盲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的。有時,自己明明寫了一幅不錯的作品(並不是每個書家每次都能寫出得意之作的,書法創作中偶然性因素也存在著的),而那些不太懂的人卻不屑一顧,甚至譏笑,所謂“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而與此形成諷刺的是一個沒怎麼專業學習過書法技法的愛好者做完工作下班回家後,心血來潮,鋪開紙,揮毫潑墨,寫了首毛澤東的《沁園春》或蘇東坡的《念奴嬌》或《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往牆上一掛,馬上能博得一片讚許聲。說“寫得有氣勢”。這就要看欣賞者的品位了。這就好比一盤菜,普通的食客可能只從色、香、味來考量這盤菜,而對於一個廚師來講,他可能要考慮這道菜的用料的品質,烹飪的方法等系列問題。

所以,有的書法家在評價書法作品的時候,他們不是首先關注這個人字寫得怎樣,而是關注這個人是如何寫字的。如果此人書寫技法有問題,那麼,這幅作品即使表面上寫得還不錯,也有可能遭到否定。因此一些書家的努力,功力,創造力等等並不一定獲得認可,藝術家的價值不一定獲得認同,這是很多書家或自認為是書家或在後世才被人們公認為書家經常面臨的問題。長此下去,書家能不感到彷徨,苦悶,甚至對自己本身的價值或對書法藝術產生懷疑?這種尷尬,對很多書家來講,可能沒少遇過。這種煎熬,真正的書家,還是要忍耐下去的。是金子,總要發光的。只要書家功夫過得硬,遲早會被大家認可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書法學習競爭的尷尬。

還有一種尷尬也值得說說。當今時代,對書法藝術來講,說繁榮也行,說浮躁也可,反正所謂“國展”很盛行,有不少人從中謀名圖利,所以,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弄虛作假現象也就屢屢發生,找人代筆的,拉關係的等等腐敗現象層出不窮。以“十一屆國展”為例,最後被抽查的那些所謂“入展者”連面試也不敢去。據說,有問題的達20多人。還有,有的人為了能獲獎入展,在今人“尚式”理念的驅使下,在作品的“美工”上下足了功夫,整個作品搞得五顏六色,以此來吸引那些評委的眼球。而那些不修邊幅但寫得一點也不比那些花紅柳綠的稿件差的作品只能靜靜地躺在一邊了。真所謂“養在深閨無人識”了。對於這些“美工”基礎較差的水家而言,只能“望展興嘆”了。這對於一些書家,又是一道難過的坎。

所以,不光要吃透古人的法帖,還要筆墨隨時代。不是一定要附和時代,但墨守成規也不是辦法。多走出去,看看別人的藝術處理效果,向別人學習點經驗,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藝術形式,加上自己不弱的書法藝術造詣,會有出頭之日的。而不能一輩子藏著掖著,或想出頭又左顧右盼沒有途徑,最後變得無可奈何,荒了一生。

書法學習的師承尷尬

學習書法藝術,歷來強調師承關係。那種完全靠自學成才的從古至今很少見。從鍾繇到王羲之,從歐陽詢到顏真卿,這些著名的書法家都有著拜師學藝的故事。當代人學書法,可能更應該強調師承關係,因為,在古代,如果一個人不能夠幸運地遇上好的老師口傳手授,好歹還能從其家庭成員或村上鄰居那兒受到點薰陶。可今天就不同了,青年學生們到哪去受到薰陶?家裡人很少能見到能拿起毛筆寫上幾筆的,村裡的或街坊鄰居也不多見。完全靠自己自學?可能光一個執筆就犯糊塗了。尤其是那些在書法藝術學習的過程中處於瓶頸狀態的人。那才叫一個鬱悶。想突破,沒有辦法突破。想找名師點撥,可到哪去找名師呢?想放棄,又不甘心。明明知道自己處於瓶頸狀態,可就是無法突破。這種尷尬,沒人知道究竟要持續多久。此時,建議這些求道者可以多看書學習或出去走走。這也許是個艱難的思想蛻變時期,痛苦而又難熬,但相信早晚會過去的。一旦走出,豁然開朗。

事實上,學習書法途中,遇到的尷尬可能還不止這些。這就像一座座山,一道道坎,擺在我們面前,等待我們越過。每一個困難,都在考驗著我們的意志,挑戰著我們的耐心,且行且堅持。

(未完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