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攻略之第四章,书法与其他,第一节,书法之路其漫漫


书法攻略之第四章,书法与其他,第一节,书法之路其漫漫

第四章 书法与其他

第一节 书法之路其漫漫

本章将分节论述一些书法艺术的外围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与书法无关,而实际上对一个人在学习书法艺术上的道路成长有着极大的关系。关系到书法学习者能不能健康地成长,说得实在点,能不能学成,能不能登堂入室,能不能成“家”等等。本章所谈内容貌似与前面所谈的书法技法没有直接关系,而实际上,“技进乎道”。一个书家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如何,除了自身禀赋,技法学习,意志品质,还牵涉到一些隐形的或者说潜在的外界因素,这些外界因素多多少少对一个书家的成长或者说发展是有影响的,有时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个人学习书法或者我们想培养个书法人才,还就不得不要注意这些外在的因素。

第一节 书法学习道路上的尴尬境遇

书法之路其漫漫。学习书法是不容易的。笔者甚至不支持一些人去学书法(当然,当作业余爱好,所谓用来“陶冶情操”是另外一回事)。而如果要当作职业来从事,甚至当作事业来做,或者当做“道”来追求,那不知要耗费多少的精力在里面。实际上,要想学好书法,首先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个极大的考验,因为,一个人在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不知要遇上多少个次折磨,遭逢多少个尴尬。下面就谈谈书法学习中的那些尴尬事。


书法攻略之第四章,书法与其他,第一节,书法之路其漫漫

瓦当书法

书法学习目标定位的尴尬.

打个简单的比喻,首先,我们普通人是跳不过三米高的墙的,但我们习武者要想学得一身好功夫,又必须要有跳过三米高的墙的决心或信心,于是就练啊练啊,只到把我们练得老死去,最后也没有跳过这三米高的墙,也就是说,最后我们老死在这三米高的墙脚下。同样道理,说得现实一点,当代人学习书法,是很难超越古代那些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占一席之地的书法家的。但我们要想学好书法,则必须要有超越古人的决心或信心。于是我们就练啊练啊,只到最后练得累了乃至老死去也没有超越古人,甚至在众多书法学习者中成了平庸之辈或压根就没有不如书法艺术的殿堂。 除了他自己孤芳自赏之外,没人理他的书法。 这是当今人练习书法的最大的尴尬之一。困难是有的,尴尬也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是否就有理由放弃了书法的学习呢?回答当然是没理由放弃的。好男儿遇强益强,愈挫愈奋,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而止步不前的。


书法攻略之第四章,书法与其他,第一节,书法之路其漫漫

砖铭书法

书法学习投入与回报的尴尬.

学习书法不光涉及到目标定位的问题,也涉及到精力、财力等投入的问题。笔者自幼就练习书法。想想,家里吃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钱供一个小孩买笔墨纸砚来练字?于是,找废旧的报纸,书刊等练字似乎成了我的工作。只到今天,笔者还常厚着脸皮到街头找一些小老板,向他们讨要废旧的报纸。也只到今天,笔者就曾卖过100块钱的字,以至于常遭家人的抱怨:“光写字,不卖钱,有意思吗?”。这种尴尬,这种滋味,只有那些身临其境者才能感受,才能理解;这种尴尬,也只有那些意志坚定者、孜孜以求者才能容忍,才能面对。此外,有时还要参加比赛,装裱,邮寄一些作品。对于普通人,养家糊口都成问题,哪里还有多余的财力来应对?所以说,对于一个书法艺术的追求者,遭遇这种尴尬在所难免,必须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书法攻略之第四章,书法与其他,第一节,书法之路其漫漫

杨惟桢书法


书法学习价值认同的尴尬。

学习书法的途中,另外一种尴尬又会让人感到无奈,寂寞,甚至深深地刺痛着学习者的心,那就是理解或审美的分歧。当一个书法学习者的造诣到达一定的品位时,他的眼界或审美显然与那些普通的爱好者或一窍不通者甚至是文盲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的。有时,自己明明写了一幅不错的作品(并不是每个书家每次都能写出得意之作的,书法创作中偶然性因素也存在着的),而那些不太懂的人却不屑一顾,甚至讥笑,所谓“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而与此形成讽刺的是一个没怎么专业学习过书法技法的爱好者做完工作下班回家后,心血来潮,铺开纸,挥毫泼墨,写了首毛泽东的《沁园春》或苏东坡的《念奴娇》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往墙上一挂,马上能博得一片赞许声。说“写得有气势”。这就要看欣赏者的品位了。这就好比一盘菜,普通的食客可能只从色、香、味来考量这盘菜,而对于一个厨师来讲,他可能要考虑这道菜的用料的品质,烹饪的方法等系列问题。

所以,有的书法家在评价书法作品的时候,他们不是首先关注这个人字写得怎样,而是关注这个人是如何写字的。如果此人书写技法有问题,那么,这幅作品即使表面上写得还不错,也有可能遭到否定。因此一些书家的努力,功力,创造力等等并不一定获得认可,艺术家的价值不一定获得认同,这是很多书家或自认为是书家或在后世才被人们公认为书家经常面临的问题。长此下去,书家能不感到彷徨,苦闷,甚至对自己本身的价值或对书法艺术产生怀疑?这种尴尬,对很多书家来讲,可能没少遇过。这种煎熬,真正的书家,还是要忍耐下去的。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只要书家功夫过得硬,迟早会被大家认可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书法学习竞争的尴尬。

还有一种尴尬也值得说说。当今时代,对书法艺术来讲,说繁荣也行,说浮躁也可,反正所谓“国展”很盛行,有不少人从中谋名图利,所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弄虚作假现象也就屡屡发生,找人代笔的,拉关系的等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以“十一届国展”为例,最后被抽查的那些所谓“入展者”连面试也不敢去。据说,有问题的达20多人。还有,有的人为了能获奖入展,在今人“尚式”理念的驱使下,在作品的“美工”上下足了功夫,整个作品搞得五颜六色,以此来吸引那些评委的眼球。而那些不修边幅但写得一点也不比那些花红柳绿的稿件差的作品只能静静地躺在一边了。真所谓“养在深闺无人识”了。对于这些“美工”基础较差的水家而言,只能“望展兴叹”了。这对于一些书家,又是一道难过的坎。

所以,不光要吃透古人的法帖,还要笔墨随时代。不是一定要附和时代,但墨守成规也不是办法。多走出去,看看别人的艺术处理效果,向别人学习点经验,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艺术形式,加上自己不弱的书法艺术造诣,会有出头之日的。而不能一辈子藏着掖着,或想出头又左顾右盼没有途径,最后变得无可奈何,荒了一生。

书法学习的师承尴尬

学习书法艺术,历来强调师承关系。那种完全靠自学成才的从古至今很少见。从钟繇到王羲之,从欧阳询到颜真卿,这些著名的书法家都有着拜师学艺的故事。当代人学书法,可能更应该强调师承关系,因为,在古代,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幸运地遇上好的老师口传手授,好歹还能从其家庭成员或村上邻居那儿受到点熏陶。可今天就不同了,青年学生们到哪去受到熏陶?家里人很少能见到能拿起毛笔写上几笔的,村里的或街坊邻居也不多见。完全靠自己自学?可能光一个执笔就犯糊涂了。尤其是那些在书法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瓶颈状态的人。那才叫一个郁闷。想突破,没有办法突破。想找名师点拨,可到哪去找名师呢?想放弃,又不甘心。明明知道自己处于瓶颈状态,可就是无法突破。这种尴尬,没人知道究竟要持续多久。此时,建议这些求道者可以多看书学习或出去走走。这也许是个艰难的思想蜕变时期,痛苦而又难熬,但相信早晚会过去的。一旦走出,豁然开朗。

事实上,学习书法途中,遇到的尴尬可能还不止这些。这就像一座座山,一道道坎,摆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越过。每一个困难,都在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挑战着我们的耐心,且行且坚持。

(未完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