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病人打麻醉針後,醫生要不停的喚醒病人?

為什麼給病人打麻醉針後,醫生要不停的喚醒病人?

自從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之後,可謂是成為了我國醫學界麻醉藥發明的鼻祖了,也正是幸得麻醉藥的發明,才得以減輕病患在手術過程中的痛苦。但是,麻醉藥的使用也是十分嚴格和嚴謹的。據說,給病人手術麻醉之後,醫生是需要不間斷地喚醒患者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給病人打麻醉針後,醫生要不停的喚醒病人?

其實,並不是所有實施了麻醉手術都需要把患者喚醒的,比如只是在腳上實施了半麻醉的患者,在手術的全過程中都是清醒著的,因此,醫生只會對那些做了全身麻醉的患者進行不間斷的喚醒。因為實施了全身麻醉的患者,他們的中樞神經是處於抑制狀態下的。也就是說,病人在手術的過程中,正常的呼吸也會受到抑制,如果不將患者喚醒來主動呼吸,那患者就只能依靠呼吸機來維持呼吸了。

為什麼給病人打麻醉針後,醫生要不停的喚醒病人?

但是,就算有呼吸機的幫助,也是很容易就會導致患者窒息而亡的,因此,當給患者做了全身做了麻醉之後,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都會不間斷地喚醒患者來主動呼吸,以幫助提高手術的成功概率。

為什麼給病人打麻醉針後,醫生要不停的喚醒病人?

另外,在全身麻醉手術完成後的兩個小時內,麻醉醫師依然要不斷地喚醒患者,因為,此時的麻醉藥依然在患者的體內起作用的,對患者的呼吸的抑制依然還在繼續。只有當患者不斷被喚醒來主動呼吸,並且待患者體徵平穩下來之後,患者才能被送回病房入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