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上迎挑战展风采 生活中找自我抒情怀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检察官的道德标准就是执法为民、尽忠职守,不论面对什么样的案件和工作都要坚守道德标准不放松。女检察官是检察官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仅有检察官岗位需要的“理性”,也有女性与生俱来的“感性”。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有太多的感触不知从何说起,那就谈一谈我作为一名女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吧。

从检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大学校门走出直接就迈进了检察院的大门,从对侦查监督业务的一窍不通到逐渐掌握,从惶惑不安到信心满满,凭的是对检察事业的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在这八年间我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了员额检察官,任职了侦查监督科副科长,看着一份份文书上写着自己的名字,除案件之外其他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我并没有骄傲和自满,反而觉得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不过就算压力增大,好在自己多年的学习积累,对侦查监督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可能就是因为太“舒适”了,还没等我自己醒悟,“捕诉一体”就把我推出了“舒适区”。我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八年前,像一个新人,面对公诉案件一脸迷茫,从未办过公诉案件,诉讼流程也仅限于对刑诉法的了解,相关诉讼文书就更不用说了,那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多么熟悉。还没等我缓过神来,第一个公诉案件就来了,没办法,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马上掌握,学法条法规,看其他检察官办理过的案件,向领导同事请教,每天都有一大堆的问题。

当我还正处于适应阶段的时候,更大的挑战来了——张某某等人涉恶案件。由于案情复杂,时间跨度长,取证、定性及事实认定难度非常大,王学林检察长亲自作为专案小组组长指导办案。那时我作为主要办案人跟随王检多次到案发地,与公安机关开展联席会议,研判分析、引导取证,对公安机关收集新证据的重点方向和内容进行指导,和公安机关一起讯问犯罪嫌疑人,经常连续开会五、六个小时,甚至持续到半夜,也竟然没觉得累。在跟着侦查人员去案发地点时,因为前一天刚刚下过雨,地里特别泥泞,鞋上裤子上沾的都是泥巴,平时再爱美再爱干净,这个时候也都顾不上了,回来后那双白鞋刷了好久。那几个月,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应该在办公室支个床,回家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我也只有在端午节和母亲生日时回去看望过父母及家人,每次和母亲视频通话,母亲的第一句话都是说“又在单位加班呢?”。

这个案件从最初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的6名犯罪嫌疑人、4个罪名、20册卷宗,到经过两次退补之后以30页的起诉书向法院提起公诉时的9名犯罪嫌疑人、6个罪名、5起违法事件、61册卷宗,其中的付出和辛苦只有经历过得人才知道。而我们这个办案小组中的女检察官,有三名。

在别人看来,可能这就是女检察官的写照,工作狂、绝对的理性、不觉得自己比男检察官有什么特殊、面对再狡猾再穷凶极恶的嫌疑人都能以强大的气场震慑住。但脱下这身庄重的检察制服,我们依然是个普通人。在跨过单位大门后,门里是我热爱的工作,门外是我热爱的生活。

爱烘焙,一克一克的称量,一下一下的搅拌,一秒一秒的等待,看着那些食材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美味点心,那种成就感不言自明,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回味起过程仍然是很享受的。爱看书,历史书籍、人物传记、悬疑推理、散文诗歌,没有特殊偏好,什么样的书都看一些,阳光正好、品茗读书,想想就觉得生活很美好。爱音乐,虽然有自知之明,但仍拦不住一个“音乐小白”向自己挑战时的“盲目自信”,电钢琴、尤克里里、非洲鼓,每次学的时候都先埋怨一遍为啥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过好在我现在还没放弃,不断用水滴石穿这样的成语激励自己,就算半年会弹一个曲子,也算是收获。爱相声,这是繁杂工作之余很解压的方式之一,同时也被传统曲艺深深吸引,其中的魅力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懂,甚至小时候不爱听的咿咿呀呀的京剧,现在也觉得婉转动听。爱旅行,旅行就是离开生活熟悉的地方,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不一样的归来。只要精神生活足够富足,就能感受到点点滴滴的幸福。

这就是我,众多优秀女检察官中普通又平凡的一个,有自己的准则、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热爱、有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