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不热衷于修建高铁?

孙悟空二大爷


高铁,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般将运营时速超过250公里的客用铁路命名为高铁。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实际运营的高速铁路是1964年日本修建的东海道新干线,这条高速铁路从东京开始,途径名古屋、京都最终到达大阪,全长515公里,运行时速超过210公里每小时,这条高速铁路的修建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运输的新纪元,随后日本、欧洲都多次掀起了高铁修建的热潮。

德国、法国、意大利纷纷修建高速铁路,比如法国修建的东南、大西洋TGV线路,意大利修建的罗马到佛罗伦萨的高速铁路,推进了地区的平衡和经济交流。到了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高铁修建的打二次浪潮,这次浪潮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力,逐渐形成了欧洲地区的高速铁路网络。

到了2000年之后,世界高铁的舞台就只剩下中国独领风骚了。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特是2009年修建的武广高铁,时速最高394公里/小时,武汉到广州只要3个小时,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十年之间,中国高速铁路运行里程超过2.9万公里,占据了世界总里程的60%以上,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大名片。

高铁不是中国首创,那么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高铁发展这样慢呢?这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土地征用问题

限制西方、美国高铁修建的一大问题就是土地征用,由于西方实行土地私有化,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土地征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土地征地难、补偿困难,遇到个钉子户还要修改方案,导致修建这类占用大量土地的基础设施耗时耗力,难以实现。

政策延续性和经济投入

高铁的修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许多高铁须要数年的修建时间,这就要求一个政策的稳定性,但是在欧美,由于实行的是多党制,每个政党的施政方针不一样导致了政策的多变,就拿美国的加州高铁项目来看,由于政策原因,高铁长度砍了又砍,已经所剩无几了。同时高铁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基金投入,据统计,一公里高铁的价格大约是平原地区1.5亿,山区2亿人民币,这需要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欧美大多实行的是私有化经济,私人公司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投入。

人口和面积

高铁的高额投入注定需要在人口稠密地区修建才会有经济效益,但是人口稠密的同时还要保证国家面积足够大才有意义,欧洲国家人口满足但是普遍的国家面积比较小,私家车完全可以满足短途旅程,修建高铁的热情就没有那么大了。

出行习惯和文化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每年进行着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出行数量保证了中国高铁修建能够实现盈利。但是在欧美,私家车的普及和航空业的发达,短途开车,长途飞机的出行模式是首选,并且欧美很少有中国这样离家千里打工的人口,及时高铁修建起来也不会有太多人乘坐。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是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巨大的国土面积和每年庞大的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中国正确的选择了修建高铁,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动力。


染火枫林12137


我想更多的从美国来说。

这个国庆和小伙伴去美国西部自驾了14天,深感美国公路的便捷和发达。

首先,美国几乎家家都有车,人人都会开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而且全程我们都没有交过过路费,我们看到的只是美国的货运列车,500多个集装箱的货运列车。所以,从公路的通达性来说,高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美国的机场密度非常高,拿我们经过的Boise县来说吧,以这个县的行政中心来说,附近就有三个通勤机场。而且我们真的看见了有人开车飞机上下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高铁也不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美西有很多国家级的自然公园,美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里面的动物,尽量是不会在附近动土施工的,他们认为这会对生活在附近的野生动物的影响。而高铁在大城市倒是可以,但关键美国的大城市都是地铁发达。但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就没有必要修高铁,假想美国人下了小城市的高铁站,他没有车,怎么去自己的目的地?

所以,美国是没有必要修高铁的。


本来世界观


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真的不热衷于修建高铁么?事实恰恰相反。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力主推动高铁建设

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时有三大承诺:从中国引进高铁技术、减少美国国债规模、关闭关塔那摩监狱。

其实不光现任总统特朗普,奥巴马当政时期就已经对美国落后的基础设施看不下去了。而且美国也完全具备修建高铁的基础条件。美国东西两岸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地区,连接这些城市,高铁运力巨大,同时节约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像西海岸旧金山到洛杉矶距离600多公里,开车需要5个半小时。两地如果高铁建成,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东海岸五大湖地区到纽约州,更是城市连片,非常适合建设高铁。

而美国之所以推动高铁建设困难,大体来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既有利益集团强大。美国航空业发达,现在美国民众出行基本依靠飞机。以中国经验来看,高铁一旦建成将对500公里以下航空业造成致命打击,1000公里同样分流严重。修建高铁,航空业及相关说客就大幅反对。

二是拆迁困难。建高铁毕竟涉及征地拆迁,而美国土地私有,农场主不答应真没办法。

三是地方议员为本地利益不顾大局

。地方议员出于选票目的,对高铁途经他家乡的地方一定要设站,这样就导致高铁速度大打折扣,成了普速铁路。

▲加州高铁计划,远期还要连接拉斯维加斯

尽管困难重重,美国第一条高铁——加州高铁还是在2015年1月正式开工。加州高铁连接旧金山到洛杉矶,全长1287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加州州长77岁的布朗从30年前就力主建设加州高铁,终于在他的最后一个任期迎来了高铁的破土动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加州高铁至今困难重重,沿线拆迁不力,更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设成功。

欧洲已经建成高铁骨干网络

法国高速铁路最早可追溯至1981年巴黎到里昂高铁第一阶段建设,截止2011年,法国已经拥有2036公里高铁,德国拥有1285公里高铁,西班牙为2114公里高铁,英国为113公里。以上数字为最低时速250公里以上线路。

由于欧盟不是统一的国家,欧洲高铁建设由各国开展。同时欧洲人口已经处于负增长阶段,对高铁需求并不强烈。再加上各国高铁技术并不统一,欧洲各国各怀心事,高铁建设在欧洲的推广一直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2018年,中国在欧洲土耳其建设的第二条高铁匈塞高铁已经开工了。匈塞高铁全长350公里,最高时速200公里。同时,中国也拿下了马其顿和希腊的高铁。

总结

综上,美国和欧洲各国不是不想建设高铁,而是由于现实条件束缚,难以推动高铁建设。假以时日,高铁在发达国家的建设想必还是会遍地开花的。


九度十二分


1964年,日本新干线通车,世界上第一条高铁在世界东方诞生。此后,西方国家纷纷跟上,法国、意大利和德国都开始修建高铁。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欧洲出现又一轮高铁修建高峰,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上马高铁项目,而且借着欧洲一体化趋势,形成了欧洲高铁网络。美国则在90年代中期掀起高铁修建浪潮。

我们之所以有西方国家不热衷于修建高铁的感觉,一来是近年来欧美确实放缓了高铁乃至铁路的修建速度,二来是因为中国高铁近年来发展迅速,反差明显。

但平心而论,高铁在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需求——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出行需要,推动着铁路的提速乃至高铁的建设。可在欧美,人们对高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

以欧洲为例,现有的欧铁网络基本能够满足使用需要,欧洲人更依赖的其实是小飞机和私家车。遍布欧洲大小城市的机场,那些座位少、班次多、航程多在一小时左右的小飞机,其实更适合人们在欧洲内部出行。至于私家车,发达的高速网络和超高的私家车拥有率,使得欧洲人酷爱自驾度假。而且申根协定使得二十几个国家不再有国境管制,人们可以畅通无阻,一天跨越几个国家,或者在两个国家来回一百次,也不会有人管你。至于美国,情形也与欧洲类似。

相比之下,中国高速路网仍有明显差距,私家车保有量虽迅猛攀升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航空方面,机场仍然有限,来去机场往往都得跨市,甚至花上大半天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高铁往往成为出行首选。


叶克飞


高铁适合人口密度大,城市与城市间距不太远的国家,比如中国中东部地区还有日本。而美国地广人稀,修建高铁的经济效益很低,所以不适合建高铁。

美国的国土面积和中国相当,人口仅中国的四分之一还不到,而且分布范围广。美国人口大于一百万的城市屈指可数,要把这些城市用庞大的高铁网络连接起来,工程量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即便高铁建成,由于人口密度低,上座率也不会高。要知道高铁建造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平均每公里高铁线路的造价接近2亿人民币,如果没有客流量支撑,这笔巨额投资是很难收回的。

其次,在中国高铁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而在美国铁路项目都是由私营企业出资建设的,高铁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私人资本基本是不愿意投资在这上面的。而且美国的公共建设项目必须要广泛征求民意,尤其是像高铁这种跨州的项目,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是根本无法开工的。奥巴马刚上任之初便提出了他对高铁的设想,可是后来得不到各州的支持,高铁项目也只好因此搁浅。

再则,美国拥有极其发达的公路和航空网络,汽车和飞机其实才是最适合美国的交通工具。众所周知美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公路四通八达,再加上廉价的汽油,这使得汽车成为了美国人最爱的交通工具,汽车文化早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个美国人的内心。而且美国居民分散地居住在城市附近很大一个范围的郊区内,这让他们早已经习惯把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了。如果要去再远一点的地方,美国人则会选择乘坐飞机。据美国运输部统计,在出行距离80公里以上的美国人当中,56%的人会选择自驾车,41%的人会选择坐飞机,2%的人乘长途汽车,而选择坐火车的连1%都不到。

综合上述三点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不热衷于修建高铁。


熊猫爱飞行


修高铁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实力和人民需要。中国恰好这两点都已经达到,所以高铁的规划和发展逐渐进入了井喷期。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两个条件上,是存在一定的欠缺的。总体来说他们的国家实力是很强的,但是具体到某一项技术却也未必。比如高铁技术,中国的综合水平现在应该处于全世界的前列,虽然某些尖端技术还在欧美手中,但是以建设实践为基础的不断调整和应用,却是他们不具备的优势发展条件。 而另一个因素,也就是人民需要,那就更是不足了。美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并不多,传统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和飞机,火车不过是一种补充性的存在,一直没有成为人民交通的主要角色。加拿大地广人稀更没有修建高铁的动力了,而欧洲国家地域狭小,目前铁路网已经非常完善,地方铁路和欧洲铁路两种速度的车辆已经能够满足需要,甚至还常常因为乘车的人太少而苦恼,再修高铁不仅施展不开,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以欧美的习惯,在技术性的创造上一向是不甘示弱的。他们正在研发的超级高铁实际上是一种想“弯道超车”的优势项目,不过中国的相关研究也在进行。相信未来的世界,包括高铁技术内在的更多更快的交通方式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东方连话


不能说不热衷,只能说各有各的苦衷。

西方不能单指美国,包括欧洲,日韩,都应该算。其实他们有修高铁的内外诉求,但又有各自无法逾越的障碍。

我们先说说美国。

1,我们都清楚美国有上万机场,航空业可谓相当发达。但是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小型机场,运力相当有限。尤其是物流方面跟高铁运力不是一个级别。高铁可以快速的由点及线,织成网面。而飞机必须中转大站,继而通过其他方式分拣转运,效率并不高。在人员交流上,高铁的运力也远高于飞机,尤其是中短距离,比飞机有着巨大优势。

2,资金来源方面需要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承担,但各州情况也不同,美国财政也比较吃紧。就拿加州高铁来说,中距离仅仅连接两个大城市群,可见的未来也会更加利于人口和经济交流,但就是迟迟不批。

3,投资回报的问题。美国各州经济不同,人口分布也比较分散。中国高铁很多运营上是不挣钱的。但是其人口流动带来各地经济隐性增长是长远的。而且很多高铁修到人口并不多的地方,政府公益性更强,为了拉动经济,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政府贴钱运营。而在美国你告诉资本家要修一条不太挣钱,或者回报周期很长的高铁,他们恐怕不会同意。如果你告诉他们修一条公益高铁,他们估计会让你去死。

4,航空业是美国的支柱,除了波音,各大航空公司也属于各大财团。高铁通了,势必会影响航空产业。政府的金主不会同意。哪有金主自己出钱挖自己墙角的道理。

5,人没有那么多,国家又太大,对于大运力的诉求没有我国这么迫切。

然后我们看看欧洲。

欧洲规模跟中国差不多,总人口也不少,各国大城市之间其实真的需要高铁互通。这样更有利于欧盟的紧密联系。但同样受困于上述原因,磕磕绊绊,没法形成统一力量。

日本新干线本身就是高铁,当然速度没有现在中国快,毕竟早了。日本就属于国家不大不小,人口密集,太需要高铁了,所以他们也有,但以后肯定还得更新提速。

韩国豆丁点儿地方,两三条够用了。

比欧美更需要的其实是东南亚,亚非拉。尤其是印度。毕竟他们啥也不行。感觉跟种族有关系,扶不起的阿斗,小国就应该有了小国样,别总是做大国梦,想着制衡和对抗。好好修高铁,好好发展经济,体量本身也小,发展起来不困难,非要穷折腾。这些种族建立的国家,在我看来,典型的端着金碗要饭吃,论先天条件都不错,就是不会做,你给他弄好了,隔几天也得给你鼓捣坏了,挺邪门儿。


Damonshui


我对高铁是十分支持的,现在从上海到我家衢州只需要两个小时十分钟。但是听说只有少数线路是赚钱的,其它都是亏钱的。

其实美国也适合修高铁,地大物博。前几天从休斯顿开车去新墨西哥州滑雪,单程大约1300公里,光开车要一天半,感觉很累,要是有高铁该多好啊!

但是美国想要修建高铁,难度还是很大的:

第一,人口密度没有中国大,修高铁坐车的人头不够,没有公司或基金愿意出钱投资。在德州中部开车,高速上车流还行,但越到西边,车越少。在没有铁路交通的情况,开车的人这么少,修成高铁后,人流也肯定不足。美国政府没有中国政府有这么高的执行力,这事不好搞。

第二,美国土地私有,人家要是不同意高铁从他家或他的地上过,土地征用就会有问题。政府和公司就不可能强征,而且人家有枪,对任何闯入的人可以随便开枪自卫。所以只有改道,道改得弯弯多了,高铁也就不快了。

第三,美国人喜欢自己开车出去玩,后面挂一房车,或一条船就出发了,一边开车一边玩,不受约束。没有过路过桥费,油价也是中国的一半。美国住酒店的开销比中国贵多了,三星一般都要一百多刀,我感觉是中国的酒店双倍吧。一路上看到好多好多开大房车,后面拖着一辆小车或是开着越野车,后面拖着房车的出去玩。

高铁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并不一定适合全世界所有国家。而且,我个人感觉现在高铁有些变味了。从杭州到衢州已有一条高铁,时间是52分钟,但现在还要再造一条从杭州到衢州的高铁,中间把以前没有高铁的建德连起来,乘车时间减少十来分钟。我个人认为这是在浪费,四十分钟和五十分钟有什么太大意义么?从衢州站坐车到以后得衢州西站都要半个小时以上,到了杭州后随便堵堵车就过去了。另外,衢州车站还得做一新站,不用老的车站,其目的更多的是发展衢州西区,催动衢州西区的房价到两万三四,衢州的二三千的人均收入,怎么能够支持这个房价?而且,这条高铁,衢州当地财政出六成的费用,当下土地增值有限,这得征卖多少土地啊?

高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不能过热过头。务实发展,为未来人口和经济建造高铁。算算经济赚钱不,我们反而要学习人家的思维。


wys2665


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吧,近几年,我国的高铁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国内高铁建设里程日益增多,而且还援助其他国家,但是,欧洲和美国却不建高铁,其实,并不是欧美没有能力研究高铁这方面的技术,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像欧洲的德国,我们国家的高铁,最开始就是以德国的技术为基础,所以说,欧洲和美国没有高铁,不是他们没有能力研制,而是他们不想建设,那为什么欧洲和美国不建高铁?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国土面积小。高铁虽然速度很快,但只有长距离来运营,才能够显示出高铁的优势,如果距离太短的话,就显示不出高铁的优越性了,欧洲的国家一般国土面积都非常小,所以他们建高铁的意义并不很大,这也是欧洲不建设高铁的主要原因。

2,人口少。如果一个国家人口太少,保证不了高铁的上座率,那么高铁的建设就很难收回成本,这岂不是一种浪费?对于那些欧洲的小国家,人口太少,建高铁的意义就没有了。

3,交通的发达程度。对欧洲那些国家来说,他们的国家一般都比较富裕,高速公路的里程,以及轿车的拥有量都很高,远距离的可以坐飞机,近距离的可以自己开车,高铁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像美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他们国家的各种交通设施完备,铁路都有些过剩,如果再建高铁,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4,没有人口大迁徙的习惯。我们国家和别的国家不同,有人口大迁徙的习惯,比如说过年,都希望回家过年,导致人口的流动量特别大,再加上我们国家本来人口就多,需要一个较强的运力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此时,高铁就派上用途了,而美国和欧洲那些国家,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民族习惯,他们的人口出行量很平稳,这也是他们不需要建高铁的原因。

5,百姓生活水平。欧美国家普遍人民生活水平很高,偶尔远途出行,可以乘坐飞机,而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不算是富裕,很多人都要外出打工,特别是农民工,这些人出行如果让他们都去坐飞机,且不说空运力量能不能够承受,单单是机票的价格,就让他们难以接受,而高铁,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案。

另外还有一点,正因为我们国家的百姓生活不是很富裕,社会保障也没有欧美好,老百姓就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就必须为自己在银行存一笔钱,以备不急之需,而这些存在银行的钱,国家就可以拿出来搞基础建设。而欧美则不一样,他们的社会保障比较好,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只讲究享受,而不去存钱,所以尽管欧美的国家比较富裕,但政府手中的钱却不多,建高铁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而对欧美来说却不太容易。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上面的这几种情况,我们国家都不具备,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汽运,铁路,空运的运力不足,再加上有人口大迁徙的习惯,建设高铁,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说,一个国家需不需要建高铁,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要那么盲目上项目,否则,高铁一点作用也起不到,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这就得不偿失了。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美国不修高铁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不需要高铁,经过专业测算高铁后不能盈利,地方政府承担不起亏损运营的财政补贴,所以地方政府没有修建高铁的积极性,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在奥巴马执政后期曾经批准向某些州提供资金支持,但是没有一个州议会批准接受这笔款项来修建高铁,各州都否定了奥巴马政府的提议,拒绝修建高铁。



那么,为什么美国修建高铁不能盈利呢?以愚人的切身经历来看一是因为空中有发达的飞机航线,供人们出行远途使用;二是地面有四通八达的免费高速公路网,供人们中近途出行选择。那么,美国的高速公路网发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以南加州旅游城市圣地亚哥为例:

一,城市里开车出家们不远就可以上高速路。

二,城市各个区域之间都有高速路连接。

三,去远一点的超市、医院都可以走高速路。

四,人们出行从家门口开车可以直达目的地,但是如果要乘坐火车就要开车到火车站,火车到达站点后还要再乘车到达目的地,费时费力。

五,美国高速路限速130公里,但是由于没有摄像头限速,往往车流都超过这个数度,只要跟着车流走,也没有警察抓堵。所以人们去北加州办事时几百公里的路程都开车直奔目的地,非常便捷。

六,由于以上道路原因,美国人很多人家都喜欢有一台皮卡车,去哪里都可以带很多货物,购物也极其便利。

七,美国油价相对美国人收入比较便宜。



综上所述:美国不适合建设高铁,未来时速1000多公里的超级高铁也许还有顾客需求。

加拿大也是这种情况,加拿大有些省份甚至把以前运营的铁路线都扒掉了,火车站建成了“火车博物馆”。由于汽车和高速路的出现压垮了铁路客运,也许超级高铁建成后会重新夺回部分市场,但是要想把已经习惯了中近途开车的人们也拉回到超级高铁上来,以目前状况来看其难度不可小觑。



这大概就是美国不建高铁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