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美移民:升入天堂還是墜入地獄?


北京的一個好朋友轉發了微信上的一篇文章給我看《回不去的故鄉-海外精英為什麼死也不回國》,文章非常極端地把北美華人的生活描繪成了好似大部分的華人都在地獄中掙扎。

電視劇《都挺好》中諸多對海外華人的"悲慘"狀況入木三分,不盡其祥的描述,更讓人感覺北美華人的生活真是太慘了!

果真如此嗎?

我把《回不去的故鄉-海外精英為什麼死也不回國》這篇文章轉到自己的微信上,朋友看了,評價不一,一位朋友這樣說:如果在中國,你是社會的底層,到了加拿大就比較靠近天堂;如果你在中國是生活在社會的上層,就見仁見智。我愛加拿大。我補充一句,如果你認為你在中國是生活在社會的上層,就見仁見智,可能更確切一些。

從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的角度來看,北京和加拿大基本的物質生活來說,都差不多。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基本沒有什麼差別。

從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來說,各有得失。朋友們對我出國各執一詞,有的朋友認為我出國太可惜了,正是事業開花結果的時候。公公婆婆自己的爸媽也對我們移民很有微詞。可能是年齡慢慢增大的原因,自己越來越宿命,一個人的道路和個人的性格、命運有很大的關係,冥冥之中,很多因素會造就現實的道路,現實的命運。

我有時候會思考這個問題,如果重新給我一個選擇,我會不會選擇移民這條路?答案恐怕還是“會”,我是一個很好奇的人,愛嘗試,好新奇,這是我的優點可能也是缺點吧。從師範畢業,當了六年的中學老師,看到了一位白髮蒼蒼的德高望重的老師退休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如果在這裡當老師,就是這個命運了;如果我動一動,可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於是,命運的小船起航,我去考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到了北京,當了一名中學語文教研員。在北京工作七八年後,老公對我說,咱們試試移民好不好?我當時沒有猶豫,就說好。北京工作十年後,幾番折騰,我辭去了教研員的職位,到了加拿大。我還記得我要走的時候,我們的教研室主任說:你都將近40歲了,你想沒有想好你到了加拿大能做什麼?我知道她對我很擔心,她也希望我能留下來,她是教育學院給了我很多幫助和支持的既是領導又是某種程度的朋友。她說,在這裡,你正處於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到了加拿大,你還能有事業嗎?我真的不知道,卻糊里糊塗揣著好奇和想象來到了加拿大。

到加拿大後,40歲的我,又經歷了幾番掙扎,經歷了狼狽不堪的移民之初的痛苦和磨礪,讀書,找工作,換工作,開始一週40個小時的一週又一週的工作。我的領導說對了,來加拿大後我沒有了事業,只剩下了工作。在北京,我能幫助很多人,能找到職業的成就感。在這裡這幾年,好像又回到了剛到北京工作的那幾年,很多都要重新開始學習,開始建立自己的人脈圈子,開始新一輪的職場打拼。轉眼,來加拿大已經七八年了,已經很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有了遊刃有餘的職場,有了互幫互助的朋友,時光的磨礪,歲月的沉澱,留下的是珍惜和感恩。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探討移民得失的問題,我們看法很一致,有些人適合移民,有些人真的不適合移民。移民,特別是技術移民,大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職業背景,來這裡後卻囿於語言特別是口語交流的障礙,往往從很低的職業開始,很多都是所謂的累脖工。有些人,幾年之後有了翻身的機會,讀個書找個專業工,慢慢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的人,在累脖工的位置上自怨自艾,無奈地苦熬著,想象著往日的輝煌,更增添了很多的痛苦。有的人,本身有很強的能力,語言卻成了根本的阻礙,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夢想。很可惜。移民之路很磨礪人,如果沒有很強的毅力去面對自己的不足和生活的挑戰,很難快樂的享受加拿大的生活。

移民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移民生活雖非盡如人願,但披荊斬棘、砥礪前行之後的絢爛歸於平淡,可能也是人生難得的一種體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