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題記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現代人為什麼從古代的以思想為主體的人生退變成了以文字為主體的生活呢?

主要受到現代教育和考試的影響。

考試時習慣了選擇題、對錯題,文字被固定、定義,由此,人的是非觀念特別清晰,凡事都用是非觀來判斷、選擇。古人很明白許多思想和道理是無法用文字、語言來闡述全面的,因此也無法強定出是非。

古人的生活感覺靠觀察、聽聞、思考、感知心內的波動和反應,讀書是為了健全人格,豐富生命的內涵。生命沒有什麼準確答案。

因此古人讀書,一本好書會讀很久很久,幾年、幾十年讀一本書,反覆參究,而不是現代人這樣,書房裡全是書,可是讀書的真正作用卻沒明白。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什麼是對文字的善用?


就是把文字不放在心裡,心裡留下的是對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和書寫者的智慧之光相應。

什麼是對文字的執著?


就是把文字當成不變律,心裡留下的是死記硬背的文字和知識,被現象所綁架。

禪修者,善用文字時,文字是一種表達方式和工具;執著文字時,文字便是一種壓力和束縛。

這個時代人大腦意識是被文字格式化了的,有些人修禪把書上的內容當作真理一樣,文字鎖住了動態的智慧、真理、法,於是文字變成了真理。


不要說現代的科學只是尋找真理的方法,便是佛經也不是真理,佛經是指向真理的路。


真理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不可說不可說的。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禪門不講經是想為修禪者解開被文字格式化的、鎖定了的大腦意識,說法和語錄是靈活多變的,故稱“應機說法”。


但如果把這些說法和語錄變成一成不變的公案來研究,那又變成另一種執著了,唯有破執和解鎖,心中會自然而然湧現般若之智。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祖師雲:

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馬祖曰:為止小兒啼

問:啼止時如何

祖曰:“非心非佛”


《古尊宿語錄》


本文整理編輯自禪者悟義著中國禪系列叢書《至寶壇經》


洞見,您需要穿越文字


© 往期回顧

▼不二修養丨實修功法·誦讀

所謂美人者

您“坐”對了嗎?聞風坐相悅說食不飽雨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