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掐指一算,從第一次使用蘋果的產品至今,已經是第14個年頭了

。十幾年來,經歷過從“驚豔”到“震撼”,從“新奇”到“依賴”,也體驗過從“失落”到“適應”。趁著空閒,今天給各位帶來一波「回憶殺」,聊一聊這些年用過的所有蘋果設備。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目前在用的蘋果設配,攝於當下




1 Macbook—2007年購入

相信大多數80後和我一樣,最早接觸的Apple產品就是當年紅極一時的MacBook。無懈可擊的外形設計以及外殼上標誌性的發光logo,讓這款筆記本迅速成為了當年眾多學生檔夢寐以求的“學習利器”。

功能上沒有什麼詬病,本人也不是遊戲愛好者,所以Mac OS 幾乎滿足我的所有需求,從07年大2的時候買的這個本子,從寧波到上海,從上海到墨爾本,再回到寧波,一直到2015年才正式宣佈退休。目前為止使用年限最久的一款蘋果設備了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當時的MacBook主要用來學習 攝於2009年


2 iPod touch—2009年購入

2009年,21歲,一個人來到了遙遠的墨爾本。當年心目中最強的手機依然是偉大的NOKIA,但逛街的時候依然被iPod Touch的外觀吸引,從種草到剁手,一共花了5分鐘。從此才第一次註冊了Apple ID,開始消費APP Store,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最有趣的是由於外形酷似當年的iPhone3,常在飛機上被空姐制止玩手機,然後我可以很傲嬌地和空姐普及這個電子產品不是手機,然後話匣子就打開了,然後就和空姐聊啊聊啊...然後夢醒了...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App Store 截圖


3 iPhone 3Gs—2009年購入

前文說了,自從開始消費APP Store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並且隨著社交型APP的出現,手上這臺不能隨時隨地上網的iPod Touch 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日常需求了。當時手頭的諾基亞印象中也支持3g上網,但一對比手上的iPod Touch,上網體驗和應用app的體驗的差距令人日漸崩潰。於是某日頭腦一熱,斥巨資在china town的一家手機店買了臺無鎖版的iPhone 3Gs。人生第一臺iPhone從此誕生!

4 iPhone 4 —2010年購入

用了蘋果手機1年以後,已經徹底淪為了果粉一枚。當時對手機的需求也很原始,那就是【社交】!從QQ到What‘s App、微信,從校內人人到Facebook。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從左至右 iPod touch,iPhone 4,iPhone 3Gs 攝於2010年


於是漸漸的開始有了對性能的追求了,說白了也就是為了發信息速度快一些,app切換快一些,卡頓少一些。然後這個時候正好迎來了iPhone 4的首發,年輕氣盛的我,通宵排隊,終於成為了澳洲首批用上iPhone 4的人,到現在也無法忘記當年提著iPhone 4的袋子坐在bus上眾老外羨慕的眼神。

iPhone 4 也沒有令我失望,從當時的情況看,各方面都能滿足我的使用需求,也是用的時間最長的一臺手機,一直到畢業工作2年後才換了iPhone 6。期間只是購買過蘋果的無線鍵盤鼠標等一些小配件。

5 iPhone 6 — 2014年購入

再牛逼的產品也有屬於自己的宿命,終於在堅持了4年以後,iPhone 4已經完全跟不上當時最新的系統和各類主流的APP。當時已經回國,各種國產手機,以及三星的誘惑都挺大的,

不過相比之下,似乎沒有任何令我放棄ios和apple生態的理由。於是依依不捨下,還是毅然決然地掏腰包買入了當年的新機iPhone 6 。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iPhone6 攝於當下

突如其來的大屏,以及新機絲滑般的手感,讓我爽了2年,從第3年開始各種卡頓。這種體驗和當年用iPhone 4的後期卡頓完全不同,當然也和當時的手機硬件軟件發展速度有直接關係。

突然領悟到,當代的智能手機已然成為了時代的消耗品,也接受了手機平均1-2年的使用壽命。

6 iMac —2015年購入

老實說,當年買iMac還是糾結了一陣。我的MacBook 當時已經幾乎陣亡,買電腦勢在必行,糾結的點是買臺式還是筆記本。由於當時的生活狀態實在不需太多的要移動辦公,最終買了這臺當年最新款的iMac。擺在家裡,使用率非常低,偶爾Photoshop一下。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iMac 目前主力臺式機 攝於當下


7 2017-2019 叛變的兩年

在忍受了iPhone 6無數次碎屏、死機、換電池以後,由於工作的原因,華為的mate系列強勢進入我的眼球。果斷在iPhone6 最後一次碎屏後,入手了當年的安卓機皇 - 華為mate 10 pro。事實證明,華為威武,中國威武!第二年毅然決然,入手mate 20 pro。

8 從iPad pro10.5 到iPad pro 11 2018年至2019年購入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ipad pro 10.5 攝於2019年

為什麼連起來說一下這2代iPad pro,原因是兩臺設備間隔很短,入手第一代iPad pro後幾個月就出了新款,迅速在閒魚上賣掉了老款,更新了設備。同時更新了smart keyboard& apple pencil。

如此堅決的換設備,可見這臺iPad pro對我的重要性!iPad os 配合 type-c接口,以及A12的處理器,可以說全方位滿足了我對日常移動辦公的需求。這裡補充一下我所謂的需求包括:文字輸入,圖片處理,視頻處理,輕度娛樂。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iPad pro 11 攝於當下

9 iPhone XR 2019年購入

首先強調一下,就單獨看手機而言,華為的Mate 20 pro很棒,除了曲面屏容易誤觸以外,沒有任何毛病!再次感嘆一下國產華為的威武!

那麼為什麼還要換成iPhone XR呢,原因只有兩個字【生態】。由於iPad 已經全面融入我的工作生活,安卓系統與蘋果的兩個生態不兼容令我抓狂!儘管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實現同步或者互傳,但是就效率而言,單獨的蘋果生態配合iCloud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考慮再三,選購了當時蘋果的性價比之王iPhone XR。優秀的蘋果生態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同步、互傳和協作,一切很自然順暢。硬要說不足的地方,耗電和充電體驗儘管和前幾代產品比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還是和目前的科技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時,L口的接口也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iPhone XR 主力機 攝於當下


10 Apple Watch Series 5 2019年購入

老實說,這款產品不是我的生活必須品,當時買它也僅僅是一時衝動。不過入手體驗以後依然沒有後悔。機械錶依然是我的首選,

不過Apple Watch的外觀和可自定一的錶盤,還是給日常的搭配帶來了許多驚喜。直白地說,我僅僅把這款手錶作為日常搭配,或者說為了不miss 電話的配件使用。

一個80後“果粉”的「回憶殺」

Apple Watch Series 5 攝於當下


以上便是我這14年來購入的所有的蘋果產品。這篇文章也不是評測,我從來沒有客觀地就任何一個設備做過所謂的評測,寫的所有內容僅僅是我的一些個人感受和回憶。當然也希望可以藉此得到一些共鳴和同好。


總結一下,儘管蘋果的產品在價格上一直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所有產品都物有所值,就我個人而言,沒有任何一次因為買這些設備而後悔過!希望蘋果可以給我們繼續帶來優秀產品的同時,國產品牌也可以越來越好,總有一天我們可以義無反顧地放棄所有的蘋果設備,轉戰國產品牌。共勉之!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