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最毒妇人心”,为什么又说“无毒不丈夫?”这矛盾吗?

藕节季刊


"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都是出自小说,杂剧,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情节下,对一个负心人的吐槽。不能作为正常衡量社会普遍现象的一个依据。

最毒妇人心

出自《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之口。

据说:妲己想把好姐妹玉石琵琶精介绍给纣王。玉石琵琶精到姜太公当时开的算卦的卦馆算命。姜子牙认出她就是个妖精。于是杀了琵琶精。


而姜子牙也因此被纣王重用。可妲己一心要替好姐妹报仇。千方百计要置姜子牙于死地。最后纣王架不住妲己猛吹耳边风,要杀姜子牙。


姜子牙听说后,要带老婆逃走,但是他老婆贪恋荣华富贵,不想跟他走。

于是姜子牙生气的写了四句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是可,最毒妇人心。

最毒妇人心,一般指女子感情上的事情。在感情被伤害后,要泄愤、报仇,但没有正面强力的报复力量。只能采用阴毒但伤害大的办法,长久以往就给女人们定了个最毒妇人心。



无毒不丈夫

是个成语,出自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中“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本意是:气量小,睚眦必报的人不能称为君子;度量小不懂宽容的人不算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随着人们的以讹传讹,逐渐的把这句话“黑化”了,指: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对人对事要狠,不仅要对别人狠,对自己更要狠。

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无毒不丈夫”这个主要是站在“事业”的角度来分析男人。


总结

所以‘’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并不矛盾。因为谁这两句话的人,站的角度不一样。



爱读书的小蛋蛋


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不矛盾。

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是出自两个不同的典故。

最毒妇人心出自《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之口。

话说纣王宠妾妲己想把好姐妹玉石琵琶精安排到都城享福。玉石琵琶精到姜太公当时开的算卦的卦馆算命。姜子牙认出她就是个妖精。于是用三味真火将琵琶精显出了原行。

姜子牙也因此被纣王重用。可是妲己怀恨在心,一心要替好姐妹琵琶精报仇。千方百计要置姜子牙于死地。最后纣王架不住妲己猛吹耳边风,要杀姜子牙。

姜子牙听到风声后就准备逃跑。于是对他的后娶的老婆马太太说,纣王要杀我,我们得离开这里。

而他的老婆马太太却不肯跟他走,觉得他们要逃命了,以后肯定没好日子过。说你逃你的命,我不走。

而姜子牙觉得我不忍离你而去,留你在此地衣食无着,前途未卜。你却有离我之心,丝毫不念夫妻之情。不在意我的生死。我们好歹夫妻一场啊!一起逃命也好有个照应。你怎么能这么绝情?

马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跟姜子牙一起去逃命。

于是姜子牙生气的写了四句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者皆是可,最毒妇人心。

意思就是蛇的口,黄蜂的针都非常毒,但是,再毒都没有妇人的心狠毒。

另一个无毒不丈夫是个讹传成语,出自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中“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本意是面对他人的过错,如果耿耿于怀,睚眦必报,只会带来沉重的心理负累。与其让仇恨啮噬内心,不如大度宽容放下。让内心自释并坦然面对。大度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

气量小,睚眦必报的人不能称为君子。度量小不懂宽容的人不算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所以‘’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并不矛盾。


咸味人生


我是晴空莽莽,依照古义理解,并不矛盾。

古装电视剧中发生在大户人家内院的妻妾宅斗,常常是手段百出,无所不用其及,因而被大家长称为“最毒妇人心”;又有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中反派科世昭暗害齐家公子谋夺财产,也曾说过“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这两个意思都脱离了古义,演变成了今人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理解。

且看出处

“最毒妇人心”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的描绘“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最毒妇人心。”讲述的是商朝时姜子牙被通缉准备逃难,让妻子马氏一起走,马氏不想背井离乡跟着受苦,主动索要休书,姜子牙认清了马氏的真面目,骂了这一句,用来形容女子心肠狠毒,可以同甘不能共苦,并非如今理解的手段歹毒之意。古装剧中如果演绎的是明代以前的历史,用“最毒妇人心”来形容就是破绽了。

“无毒不丈夫”则因错别字讹传衍生而来,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不折手段,当断则断。”是狠毒丈夫的自我夸赞。古义最早的出处不详,属于谚语一类,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望江亭》用:“便好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为气量狭小之人算不是君子,没有气度肚量之人不能算作男子汉大丈夫,这是谦谦君子伟丈夫的座右铭。

之所以会以讹传讹,原因在于“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后来便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正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这样的典型:元代马致远《汉宫秋》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提到“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广泛流传至今。

另类说法参考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乃是民国至80年代中间由知识界不负责任开始瞎编出来的。
2、“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乃是1991年由知识界不负责任开始瞎编出来的,由当代网民第二次瞎编出来的。

@晴空莽莽 更愿意相信关于“无度不丈夫”谦谦君子,心胸宽广的气度,属于中国人的优秀文化内涵,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谢谢!


晴空莽莽


古人说的"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不是什么圣言贤训,只是俗言俚语。虽有些许道理、但未免有些极端。以我的浅薄见解,我是这样理解的。

前一句大概指的是:辱骂公婆、看不起丈夫的泼妇。但绝大多数的女子,孝敬公婆、夫唱妇随、养育儿女的责任是能尽责的。

后一句的意思,把"度"写作"毒”就是曲解,误人不浅。作为男人,为人处事,做事情,需要具备宽宏的胸怀和度量,而非对一切事情斤斤计较,它不但使人的心胸变的狭隘,还会阻碍人们的交往、限制人的眼界、局陷人们的工作与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明、推陈出新的同时,更要有取舍的甄别精华与糟粕。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的前行!


午夜梦醒18


最毒妇女心的“毒”指妇女内心“最善意的狠毒”。是温柔、是贤惠,是柔中之刚,而并非恶毒之“毒”。

因为,在纷繁复杂而又众多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妇女心中拥有“最善意的恶毒”,才能以善良之“毒”去化解男人之邪毒,去融化分解男人在外边染上的邪恶之魔。

在如今金钱充斥着男人的腰包,而又使男人时常处于精神空虚的时代里,很少有大肚男出染缸而无色,出阴窖而无邪。而这些拈花惹草的大肚男们,有的一时被色鬼迷心,有的因野花鲜嫩而醉途,忘记了家庭,淡化与妻子的感情。男子在此时,若再碰上个不知深浅的愣头妇人,很快三拳两脚就把自己的男人踹到别的女人怀抱里去了。然而在此时,若遇上个最富善意恶毒的妇人,捧着温暖的心去融化男人出轨的冰山一角,用温馨的情调抚慰男人杂乱的心弦,用温柔的语言和体贴去滋润男人干涸的心田,用缠绵的情丝牵挂男人的心绪。如此久之,拥有最善意恶毒之心的妇人,就一定能喚回男人失去的心,就一定能使爱失而复得,就一定能使脱轨的男人回归正道,走到自己身边。



至于说“无毒不丈夫”,这本来就是一个讹传和误传。只所以是讹传,是因为这句话常被“小人”或做恶之人用来开脱自己罪恶的一句脱词。再说它是误传,是因为这句话还有上半句“量小非君子”做铺垫,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无度不丈夫”的“度”被误传为“毒”,偷换了“度”字,偏离了句意。


再者,“无度不丈夫”一句的“度”应取“打算计划、考虑”之意,那么就是说,对人生或日常生活没有计划。或做事工作事前不做周密考虑计划的人,就不能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综上所述,“最毒夫人心”与“无毒不大夫”一说。本身并无矛盾之处。一是“善意的狠毒”,拥有更多的善良之心,用心计去感化去教育。一是拥不大气大度的胸怀,用足智多谋的心去布局计划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两者属相向而行,丝毫没有矛盾之处。


马现合


这就是男女有别,尤其是在古代,女人就是做到什么,三刚五常,三从四德,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尊女卑思想又较严重,没有反抗的余地……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的越历害反抗的越强烈,女人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情感的,她们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为生存而抗争,物极必反吗,然而逆来顺受在人类社会中,已是根深蒂固的正常的自然规律,“小鸟依人″的女人做出如此举动,那不亚于“世界末日″,“天翻地覆”……所以,对女人“刮目相看″了,女人也厉害,就有了“最毒妇人心″一说。

男人就应是有尊严,担当责任,报负,等,总之,男人是人类的主宰……也就有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莫不惹尘虚做魂


“最毒妇人心”还有后半句“黄蜂尾后针”比喻有的女人比男人狠、心最毒,为了达到目的或是报复仇人时,使用的方法狠到比毒蛇🐍还要厉害。青竹🐍蛇儿身,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句话的后半句被后人误读成“无毒不丈夫”比喻男人在干大事业时和对立面使用的计策、手段非常毒辣。

“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几乎是同样的人和使用同样的方法,应该不矛盾。


熊猫血王海明


“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不存在矛盾。

古人说的“最毒妇人心”也是有根据的,如《封神榜》中塑造的妲已将商代的天下败掉了;吕雉(又称吕后),干预朝政,刁难忠臣;又如武则天,虽然当皇帝只有十五年之久,做了一些强国富民的事,但她杀死了自已的亲生儿子和女儿;再如清朝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还毒死了光绪皇帝(虽然未有直接证据,但为何在光绪皇帝头天死、而她就在第二天死,况且光绪皇帝是毒死的,这确已慈禧太后有关)等等,这就足于说明“最毒妇人心”的理由。

“无毒不丈夫”是指男子汉要干大事业,在必要的时候,是要下狠心杀人或做恶毒事的。这与上面“最毒妇人心”是不存在矛盾的。


陈圣钢


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个人认为“最毒妇人心”和“无毒不丈夫”这两句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而且偏离了原来的意思!下面不妨听下本人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理解。

前一句:最毒妇人心

这句话最早出自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一书当中,其完整的一句叫做“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自由,最毒妇人心”,而且其由来和众人熟知的姜子牙有关,在姜子牙没有被重任以前其工作乃是鹿台监工,在姜子牙眼中,认为造鹿台一事,太过劳民伤财,于是进见纣王,谁知竟然惹得纣王生气,反而把监工职位搞丢了。回去找妻子诉说后,妻子颇有埋怨认为和姜子牙在一起要受罪吃苦,而姜子牙认为其所要侍奉的明主并不是纣王,愿意去西岐投奔明君。

然而其妻子性格倔强,不愿随姜子牙一同前往千里外的西岐,而宁愿被休也不愿意陪同前去,而且妻子接过休书扭头就走,毫无留恋之意。于是姜子牙才发出感叹“青竹蛇而口,黄蜂尾后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最早的时候,这句话本来不是形容心肠歹毒的,而且其妻子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姜子牙的性格更加不会强求其妻子,只不过其妻子目光有些短浅,不明事理。

“最毒妇人心”,其实是后来由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现象,才被用来形容心肠狠辣歹毒的,比如潘金莲耐不住寂寞,为了钱财“出轨”西门庆,毒死武大郎,这样才被形容成“最毒妇人心”的,其实这样一句话,对于女性影响很大,但是对于某些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后一句: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理解,已经面目全非,这句话原句叫做“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说话做事要心胸开阔,气量太小不是一个君子该有的品行,更不是一个堂堂男子汉该有的风度

随着人们的以讹传讹,逐渐的把这句话“黑化”了,黑化之后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对人对事要手段狠毒,技高一筹。

个人认为,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当中,创造很多的俗语老话有些传承至今,早已经不能适用于当代生活,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有用的!去掉无用的!就比如我们的中医文化一样,其伟大之处不言而喻,我们要更加重视,千万不能落得毫无用处,无人传承。

以上是个人见解!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转发!分享!


民俗大文化


对于女人最毒妇人心,在感情被害之后,因为要池恨要报仇,苦于正面报复的力量有限,往往采用极其很毒,意想不到的方式报仇,此类事多了,便给女人们定了个最毒妇人心。

对于事业性的男人,要成就大事,往往采取一些谋志的狠心手段,以达到一种目的和志向,对于这样的志男,文人们描写时给予一些褒意。

其实男人和女人都有一个目的性,一个是感情(很多时候也是事业类,可能她们失败了)一个是谋大事的,他们心的绝对一致,只是后人或者说旁观者天生的对男女人理解的世界观不同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