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導讀

一文讀懂華為如何分錢的

任正非曾經說過,企業管理最難的工作是如何分配利益,說白了就是分錢。在他看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人才,而是培養和保有人才的能力。而維持企業發展的動力也是利益分配。


近日,有華為員工發帖稱,武漢研究所現場辦公人員每人每天補助2000元(自1月23日始),湖北以外其他地區1000元,海外每天150美元。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消息一出,立時在互聯網世界攪動了一場不小的風浪。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我酸了,還缺人嗎?好想去!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對於此說法,華為方表示,確實如此,但實際情況是:深入湖北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等危險區域,進行應急通信工程保障的作戰人員,每人每天2000元,其中包括由華為負責網絡建設、6000萬人“雲監工”的火神山醫院項目中的員工。


據一位華為內部人士透露:華為其實有5類艱苦補助費,而眼下湖北地區的狀況符合補助範圍。


當然,華為此次“天價補助事件”也讓華為的員工薪酬、福利和待遇等再次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分錢的基本動因是什麼?


這個一定要回到人性底層的動因來討論。


我給大家總結成三個詞:動機、動力、動作。並且一定要串起來理解,首先我們要深刻理解員工的動機,然後再去激發他們的動力,最後讓他們表現出來的動作符合企業的期望。


現在90後的工作動機跟以前70、80後是不一樣的。70後以前生活比較艱苦,所以用錢來激勵可能就管用。


但是現在的90後呢,他們沒吃過苦,並且普遍是獨生子,從小到大基本沒吃什麼苦,因此錢對他們的激勵就沒那麼明顯了。


那麼90後的工作動機是什麼呢?他們希望得到表揚,得到肯定。所以,要把90後的工作動機跟華為的願景價值觀進行鏈接,通過一些工具和方法,讓他們感覺就跟打遊戲一樣,要有娛樂化的思維,還有相應的榮譽激勵,這樣的激勵可能就更有效。


還有,華為一直強調,基層員工要有飢餓感,中層員工要有危機感,高層員工要有使命感。這裡面實際上就是對人性底層的動機的深刻洞察。


一定要把動機、動力和動作串起來,而且不要錯配。現在確實有很多年輕的創新性人才,他們真的對錢沒有那麼重視,所以企業在吸引這些人的時候,要去理解他們工作的動機。


分錢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經常有企業創始人跟我說,我們公司不像華為那麼有錢,他們能分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給不了員工那麼多錢,那麼我們這個激勵如何做呢?


其實,如果大家把思維打開的話,能分的東西不僅僅是錢,還可以分權和分名。錢是分配資源,權利也是分配資源,榮譽也是分配的資源。


從時間上延展,我們還可以分未來的錢。記得有一次,我在深圳大學研究院講課,有個學員,企業規模做得挺大,年收入30個億,但是剛好趕上行業轉型,近兩年公司都是虧的,但是他堅信未來兩三年會賺錢。他說,如果不分,留不住員工;就算想分,現在也沒錢分。怎麼辦?


我告訴他,如果你對未來這麼看好的話,為什麼不把未來的錢拿來分,給員工發股權、發期權呢?很多創業公司在招攬人才的時候,是拿不出很多的錢的,但是他們經常就是那股權來吸引人才。所以,只要你的思維打開,其實就會有很多的激勵資源。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那麼,權利是怎麼分的呢?例如,華為就有各種各樣的委員會,例如戰略委員會、薪酬委員會等等。中國一直都是官本位的,有個一官半職對於員工來說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激勵。


而且,華為連總裁都給分,華為的輪值CEO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今年開始還有輪值的董事長。當然,這同時也是一種培養接班人的方式。


分錢的基本導向是什麼?


首先是戰略導向。


戰略是什麼,戰略就是業務。華為公司有一個幹部配置模型,就是各個部門的一把手一定是懂市場,從一線調回來的。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從市場回來的,才真正知道客戶需要什麼,才知道如何去配合前線的同事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做到快速的響應。


華為反對煙囪式的領導。所謂煙囪式的領導,就是直接一條線升起來的,例如人力資源的一把手,可能就是從HR一路做起來,他們不懂業務,不懂技術,也不懂供應鏈,所以配合起來效率非常低。

後來,華為為了快速的響應一線作戰,規定所有的中後臺的一把手必須出自市場。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其次,是奮鬥者導向。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


華為把員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普通勞動者,第二類是一般的奮鬥者,第三類是有成效的奮鬥者。


對於普通勞動者,要按法律相關的報酬條款,保護他們的利益,並根據公司經營情況,給他們稍微好一點的報酬。這是對普通勞動者的關懷。


對於一般的奮鬥者,我們要允許一部分人不是積極的奮鬥者,這種人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的正常需要。只要他們輸出貢獻,大於支付給他們的成本,他們就可以在公司存在,或許他的報酬甚至比社會稍微高一點。


而對於有成效的奮鬥者,這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華為要讓他們分享公司的剩餘價值,而分享剩餘價值的方式,就是獎金與股票。


在一個激勵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必須區分清楚哪些是勞動者,哪些是奮鬥者,並且通過激勵,讓奮鬥者一起衝鋒上陣,才能保證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最後一個導向是內在激勵。


我們不希望因為分錢,搞得大家斤斤計較。所以要通過分錢,綜合分名和分權,來達到員工內在的、自我的激勵。


華為將員工區分為奮鬥者和勞動者,就是在打造這種無需揚鞭自奮進的“千里馬”,尤其是對於奮鬥者而言。華為通過分名、分權,更好地導向員工的內在激勵,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分錢。


企業一定要將員工導向自我激勵、內在激勵,而不能導向處處談錢,不給錢,不幹活。


如何分錢確實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發展到今天,他自己沒做什麼實質性的貢獻,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貢獻的話,就是華為在分錢的問題上他沒有犯大的錯誤。


價值創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華為的價值創造理念是高增長、高壓力。


一些中小企業達到10%~20%的增長就很滿意,但這樣的增長方式是沒有未來的,因為財富貶值的速度太快了。


價值創造中的常見誤區是,根據內部的資源能力和條件定目標,而不是根據外部的市場和機會定目標。


華為定了一個目標,2020年做到1300億美金,接近萬億人民幣。


其實這個目標多多少少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體現的是企業家的追求,當然前提是市場有這麼大容量。“拍出”這個目標以後,整個企業就開始全力以赴驅動這個目標的實現。


普通人往往會被邏輯騙,邏輯只是用來解釋觀點的,無法創造任何新的財富和價值。


當公司總體目標出來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屬中有人接招,也有人不接招的。


在華為,不接招的會被直接拿下。


一般來說,面對拍出來的目標,大家開始都會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真實情況是,到年底這些目標全部完成了。


俗話說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就蘊含了這個意思,前提是有科學的方法去實現,華為為這些“科學的方法”做了大量的投資。


所以說,企業家要有雄心揭開目標的“蓋子”。從這個理解來說,目標管理的機制就是一種“自己給自己下套”的機制,並非分解目標。


在華為,老闆只關心自己的目標。下屬的目標如果不支持老闆的目標,就打回去。


在華為,目標是自己定的,叫目標解碼,不叫目標分解。解碼是由下到上,這樣目標就上去了。


企業的能力都是逼出來的,要用高的目標倒逼內部的能力提升。這樣,企業的管理才會有效,蛋糕才會做起來,價值才會創造出來。


價值創造者,一個是勞動,一個是資本。


要麼資本僱傭勞動,要麼勞動僱傭資本。誰被僱傭誰就是手段,更強的一方則是僱傭方,二者共同的目的是把蛋糕做大。


第一類的價值創造者是勞動者;


第二類的價值創造者是知識貢獻者,舉例來說,通過工藝改進降低成本10塊錢的人,就是知識貢獻者;


第三類價值創造者就是企業家。


企業家跟常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追求不確定性,因為不確定性才是利潤的來源。其實不確定性就是風險,企業家正是通過管理風險,獲得高額利潤。


企業家一定要能看到將來的機會,然後指揮團隊往那個地方打。


有遠見的企業家,還會同時佈局市場和能力。當市場和能力能夠跟機會匹配的時候,就是所謂抓住了機遇。


價值分配:過程很辛苦,結果很舒服?


價值分配就是“油門”,一腳油門踩下去,推背感出來了,這個價值分配就對了。如果“油門”踩下去車沒有加速,就是價值分配出問題了。


在華為,價值分配是要導向衝鋒,導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凡是不圍繞“衝鋒導向”的價值分配,一定是錯誤的。


很多企業經常講公平,這個企業不會有發展,企業要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


比如可樂的銷量對天氣的依賴很大,如果有人說,今年是因為天氣太熱,導致銷量井噴,所以年初定的獎金計劃不能原樣照發,要平衡一下。


如果這樣搞,這個企業就沒有活力了。企業家要尊重這些不確定性,不能消滅偶然性。

常見的價值分配錯誤有幾種。


第一種就是按工齡分配,工齡越長的人會享受更多的待遇,工齡長的人在後期對企業的貢獻是遞減的。


以前IBM犯過這個錯誤,後來郭士納改了。


華為沒有工齡工資,有個退休政策,年齡達到45歲,工作滿8年就可以光榮退休。


華為後來又出一個政策,年齡達到40歲以上的亞健康的人都可以退休。


都知道華為比較辛苦,年輕人加班睡一宿就緩過來了,年紀大了加班要用一個星期緩。


華為工作是很緊張的,在市場上打得西方公司節節敗退,那是玩命幹,艱苦奮鬥出來的。


為了確保活力,幹不動了乾脆退休,把位置退出來,讓年輕人上。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第二種是按學歷、認知水平分配,學歷並不必然帶來企業價值,本科不一定比碩士、博士弱。書讀得多,業績還出不來,開高薪就是坑企業。


第三種是工資普調,無論誰按照比例加薪水,這些一旦變成福利就麻煩了。早期華為還有住房補貼什麼的,後來沒有了。


華為一定不讓雷鋒吃虧,能幹的人肯定升上去,而且加薪非常快,這是華為的特徵,就怕你沒本事。


華為就是創造了這麼一種長期艱苦奮鬥的文化,能夠衝鋒。大家很辛苦,但是結果是好的。


不想過程辛苦,又想要好的結果,如果這個想法在企業實現了,說明這個企業出了很大的問題,人才肯定會離開。


“過程很舒服,結果不舒服”和“過程很辛苦,結果很舒服”,很多人還是選後者的,因為不管怎麼說都有一個不舒服,好歹後面的還賺了不少錢。


所以說,價值分配要導向做大蛋糕、創造價值。


華為又發“天價”補助,一文講透華為如何給員工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