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今年以来,国内发生了疫情,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延长复工。从疫情的最新数据看,全国单日新增确诊数已降至两位数,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全国大多数省市也已经相继复工,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正在有序恢复。

但自春节以来这段时间,为了搞击疫情,各地停产停工,对经济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疫情结束之后,急需加足干劲发展经济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各省相继密集地出台了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根据最新的数据,除了江苏、上海、安徽、北京、广东、四川、贵州外,全国多省已披露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已超过34万亿,仅2020年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就超过7万亿元。

待全国所有省份的投资计划披露后,预计总额将会超过50万亿元,中国新一轮庞大的基建潮已经正式开启。

上一次大基建计划计划的开启,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时,当时国内推出了“4万亿”的基建投资。

为什么现在各省密集推出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通过投资基建,可以迅速拉动全产业链发展,稳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一方面,投资基建可以创造大量岗位,这可以全面保障国内的就业,从而全面稳定宏观经济;另一方面,基建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扩张。这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计划。

对于普通人来说说,如何把握住机会?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投资来参与时代的机会,如果自己实际去参与大基建,你有足够的资金吗?有足够的资源吗?难不成大家去工地上搬砖,分享大基建的红利?我觉得这不现实,我们应该通过资本间接去分享时代的红利,投资优质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此次开启的新一轮庞大基建计划,与当年的国“四万亿”有很大的不同,当年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修路等项目,这是“老基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转型的关键期,更重要的是“新基建”。

所谓新基建,重点在于一个“新”字,与“老”基建相对应,新基建主要着力于为未来科技创新进步提供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施。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5G基站建设,5G是目前全球各国在科技领域争夺的制高地,新一轮网络通信技术将开始更大的科技应用市场,打开巨大的增量市场,目前处于基站的加速建设期,当网络全面建设后,将会全面推动5G设备和电子制造业的发展。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第二,特高压,特高压建设有望提速,我国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建设可为全球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降低能源消费支出和跨国联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特高压建设需求有望得到持续推动。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第三,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化进程中,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变得更加重要,除了继续做好高铁项目建设外,需要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这将会带动从原材料到设备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可以让城市交通更加智能化。

第四,新能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工业和消费大国,但本身是贫油国,原油依赖于进口,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才能掌控发展的主动权,这将会带来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的加速发展。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第五,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秀。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大量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全球数据总量每 18 个月翻番,数据中心建设需要提速。

第六,人工智能、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某些方面已有领先优势。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最大推动力,人工智能已成为战略方向,必将加速发展。

超34万亿大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第七,工业互联网,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未来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级,需要更多的依赖于技术创新来推动制造业发展,引领高端制造业,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而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需要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这七个方面,顺着时代的方向,顺着产业的方向,去挖掘行业里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让优秀的上市公司为我们赚钱,分享这一轮新基建大潮的时代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