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什么?白纸?玩具?

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所以教育孩子就像在白纸上画画,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都要小心谨慎。这种观点门后引起我们对教育孩子的谨慎之心,所谓“慎于始”,比如作画,一笔画错,整幅画都是一个瑕疵。还有就是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孩子的纯洁、天真,就像白纸一样,不染一尘。这种观点会大概有这两点利益。

但是我们也要思考:第一,白纸是一种物品,染污之后,就再也恢复不到之前的那种白了,但人不一样,人有反思的功能,就像水有自我净化的能够一样,可能经历过染污,经过自我反思,自我净化以后,比之前更白,道德水平,自我约束的能力更强。显然白纸不具备这种功能,如果把孩子比作白纸,是不是也简介地否定了孩子具有这种功能呢?这就非常致命了,因为人的可贵之处,就是具有反思和自我净化的能动性,这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教育孩子,也要把这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精神传授给孩子。要不然孩子将来会很痛苦,变成一个抱怨、埋怨、推卸责任的人。

第二、在白纸上画画,完全由画画的人决定在纸上画什么,纸是没有发言权的。我们教育孩子,并不是我们想教孩子就教什么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天性、能力、成长的阶段,决定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方式。

所以这就是我反对过早地教孩子英语。有的父母前瞻性很好,要让孩子将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民。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并不能因此就很早地教孩子英语。如果教孩子的是英语的思维方式,英语的文化,体验英语文化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又是可以的,比如英语的小组学习方式,英语的热情、交际的礼仪等等。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是这种英语老师很难找。如果只是教孩子英语单词,死记口语,比如只教孩子说banana,apple,这就很糟糕。当孩子在集体当中,别的孩子说“香蕉、苹果”,有个孩子却说“banana、apple”,就没有孩子跟他互动,因为不懂他在说什么。孩子为了让别人能够回应他,就反复说banana和apple,结果就会被集体嫌弃好吵。

我们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圈子里,还是要遵守集体的文化,生活规则才不会显得怪异和被孤立。

但是教孩子英语思维模式,孩子在集体中就会更勇敢、更自信地表现自己,从而稳定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总而言之,白纸观,有弊有利,不够全面地看待孩子。

还有一种观点,并不很明显,但是无形当中,就把孩子当作上帝。上帝需要什么,信徒都会无条件地供给。这也是邪教组织欺骗信徒的一种手段。

比如孩子看到别人有一双很酷炫的鞋子,就想要,家长就毫无考虑地满足孩子。甚至给予孩子的远超过孩子所需要的。

孩子如果没有鞋子,或者鞋子不合脚了,孩子“需要”一双新鞋子,这是正当的,但是已经有鞋子了,孩子“想要”和别人一样酷炫的鞋子,这就是欲望。

需要的,是应该的。已经有了,还想要的,是欲望

我们常常讲顾客就是上帝,作为店家为了销售物品,极少的店家会真正从顾客的“需要”上出发,而是不断地刺激顾客“想要”,甚至帮顾客找到各种理由,再告诉顾客“你确实需要”,说到底就是刺激顾客的购买欲,购买欲就是欲望。这个就是孟子所说的“逢君之恶”,为别人的“恶”找借口开脱,君主正好借坡下驴,君臣就是这样堕落的。

今天我们的孩子说“想要”的时候,就毫不考虑地满足他,这就好比把孩子当作上帝。

适当的追求是前进的动力,所以当孩子说“想要”的时候,可能不是“欲望”那么污浊和不堪,但是如果一味地助长,一定会往污浊和不堪那个方向滑。所以当孩子“想要”的时候,不妨为孩子甚至一个蹦一蹦,才够得着的高度,让他自己付出一点努力,付出一点辛苦,而不要毫不考虑地给了,得来太容易,孩子就不会珍惜的。如果是他自己付出了努力才得到的,就会格外珍惜,珍惜就会有感恩心。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无意为之的,就是把孩子当作玩具。我们如何对待玩具的?喜欢的时候抱着怀里疼得不得了,不允许别人碰一下。不喜欢的时候,就扔一边,久了之后,就看着心烦,恨不得送出去,眼不见心不烦。还有就是玩具坏了,就可以换新的。受这种思想支配的父母,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心态,内心是不承受的。所以情绪才会有两个极端“爱之,欲其生”和“恶之,欲其死”。

如果您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您有这种想法:“老大没教好,我再生二胎,一定好好教。”那就别否认,您心中就有“孩子是玩具”这种观念的作祟,只是多少程度不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是一颗种子。这种观点就深邃多了,相对于前面三种观点,把孩子当作白纸和玩具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和当作上帝这种已经抽象化的存在,这种观点终于把孩子看作是有生命的存在了。

我们教育孩子,就相当于把一颗种子培育成大树,并且开花结果的过程。所以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节浇水,什么时节施肥等等,都有讲究。所谓的什么时节播种,就是讲什么时候怀孕。古人为了生育孩子,会选择夫妻同房的时节,比如打雷下雨天,不会同房,父母生死忌日不会同房,这都是讲究播种的时节。现在人就没了这些讲究,往往是“不小心就有了”,什么时候有的,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古人讲人秉承天地灵气而生,所以天地灵气紊乱的时候,不适合播种。

什么时节浇水、什么时节施肥,就是说要了解种子的特性,了解种子生活的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也要了解孩子的天性,生活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完成孩子过早地学习英语,尤其是只学习“苹果用英语怎么说”,孩子说“apple”,然后旁边的人喜笑颜开说“宝宝好棒”这种英语。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中国人的环境,这样学英语的孩子,没有办法跟人互动,孩子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因为这完全是父母给他作的决定和选择,孩子会疑惑“这个世界怎么了?别人怎么了?为什么他们对于我的话无动于衷?”这就太糟糕了。

但是把孩子看作种子,也有弊端。种子没得选择,把它种在什么土里,它就得在那个地方,给它浇一杯水也接受,给它浇一桶水也接受。也就是说,种子完全是被动的,并且是“很听话的”。

我们常常会为孩子不听话而苦恼,有的孩子不善言辞,于是就鼓励她多说,只要她愿意说, 一定用欢喜的神情倾听。结果过了2个礼拜,孩子就变得话好多了。这就是孩子,因为孩子不仅仅是个生命,她是个“人”啊!我们给予孩子的,一定会有所反馈。

比如我们给孩子喝水,喝够了 她就拒绝再喝了,但是种子不会,只要土壤里有水,它就不停地吸收。

我们古人把孩子称为“稚子”、“赤子”、“幼儿”,都是把孩子当作“人”来看,这是前提,然后才用“幼”、“赤”和“稚”来修饰。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幼”“小”“稚”教育长大。

种子长大了,也只是一株植物,不会变成人。

但是幼儿、稚子、赤子,长大后,就是一个大人。

孩子是一个人,他就变得复杂了,是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就会对孩子生起敬畏之心,这是对人这种复杂生命的敬畏之心。

我们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不尽然。比如说曾经有一次,孩子吃蛋黄,表现出厌恶。于是我们就对孩子形成一个认识“我的孩子不喜欢吃蛋黄”。我们以为这就是了解我们的孩子了,别人都不知道孩子不喜欢吃蛋黄,只有我知道,所以我最了解我们的孩子。

但是我们有没有去观察和思考:第一、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蛋黄?是不是曾经的那一次或者几次,孩子把整个蛋黄都塞进嘴巴里,蛋黄比蛋白干,孩子嘴巴小,嚼不动,咽不下,所以讨厌蛋黄。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做的是教孩子小口小口吃,方便嚼,吃的时候可以喝点水,方便咽。而不是每次吃鸡蛋,都很无奈地允许孩子不吃蛋黄,帮孩子吃掉,甚至允许孩子扔掉。

第二、不吃蛋黄这件事重要吗?如果孩子不吃蛋壳,那自然是允许的,但是孩子不吃蛋黄,可以被纵容和允许吗?也就是说这件事重要吗?会不会因此就让孩子就养成一辈子不吃蛋黄的习惯?为什么不发现问题,然后帮助孩子解决掉,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营养,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呢?

所以我们其实是不了解孩子的,因为孩子随时都是成长、变化的。

而我们对孩子的认识却没有和孩子的成长同步。

我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随时会出现变化的、只是知之甚少的孩子,当然应该存敬畏之心。

我们常常用“听话”来要求孩子。这是很危险的:第一、孩子为了得到成人的认可,让自己听话,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我,至少会对自我存在感到不确定。第二、我们说的话都是对的吗?就要求孩子听话?

教孩子“听话”,不如教孩子明理。

孩子不听话,不一定就是不明理,只是我们还不了解。

中国文化真正教孩子的是明理,而不是唯唯诺诺地听话,我的内心是抗拒孩子成为一个只朝“听话”而努力的人的,我更渴望孩子成为一个明理的人。

我们叫孩子听话,应该是听我们的明理之话。这样教,孩子才能很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只叫孩子听话,孩子一定会叛逆。但是教孩子明理,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理,孩子可能不听话,但是一定不会叛逆。

不仅把孩子看作生命,还认识到孩子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人,我们才是在做人的教育,孩子才会成长为真正的人。

孩子是什么?白纸?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