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世界的一半,伊朗的靈魂


伊斯法罕距離德黑蘭以西150公里,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多次成為各王朝的首都,可以說是波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伊斯法罕”在波斯語中的意思是軍隊,古代這裡曾是軍隊的駐紮地,因此而得名。

這裡曾經商賈雲集,是東西方貿易的集散地、絲綢之路的重鎮,一時富甲天下。有句著名的波斯詩句“伊斯法罕半天下”被廣為傳頌,可見當時這裡的繁華。

三十三孔橋,伊斯法罕的地標,位於扎因德魯河上,長達298米,因有33個孔得名。當時的皇帝為了方便兩岸居民往來修建了這座橋。這座橋還是一座水壩,至今讓有蓄水的作用。橋的主要看點是伊斯蘭風格的幾何造型,被評為橋樑設計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春秋兩季水量充沛,橋下的河床有水,可以看見橋倒映在水中,彷彿置身於一千零一夜裡的世界。這裡是遊客必打卡的拍照聖地,也是當地人休閒的好去處。當地人三三兩兩在橋上,或是聊天或是彈唱,橋上熙熙攘攘,孔間人聲鼎沸。

伊瑪目廣場,世界第二大的廣場,伊斯法罕的核心地區,始建於17世紀薩法維王朝。廣場由阿巴斯一世設計,坐落於新王宮和老商業區交匯處。阿里普卡宮,伊瑪目清真寺和哈基姆清真寺都在廣場附近,可以一起逛。

廣場外圍一圈是一個大型巴扎,是伊朗面積最大、商品最豐富的的巴扎之一。比伊朗其他巴扎賣得東西更本地化一些,可以看見很多廉價的服飾、電器,各種傳統的手工藝品也琳琅滿目,很容易就消磨一下午的時間。當然,在大巴扎內砍價是必須的。

手繪銅盤是伊朗最著名的工藝品之一。第一眼看上去會以為是中國的瓷器,但仔細觀察能夠發現確實是手繪後經高溫燒製的銅器。伊斯法罕大巴扎中出售的手繪銅盤的質量和款式應該是整個伊朗最好的,耐心砍價後可以低價拿下。


四十柱宮位於伊瑪目廣場的西北角。1647年完工,是當時國王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宮殿本身有20根木柱,因為噴泉水池的倒影雙倍計算,得名“四十柱宮”。宮殿內有多幅精美的壁畫,反映了當時皇家的日常生活。宮殿外是一座很有特色的波斯花園,種植了很多玫瑰花。

亞美尼亞凡克主教堂,建於1606-1655年,阿巴斯大帝執政時建立。伊朗有很多東正教堂,這座是整個伊朗最大、最精美的。從外觀上看略微樸素,基督建築融合了伊斯蘭風格的穹頂,很像普通的清真寺,證明了薩法維王朝時期兩種宗教文化產生了共榮。

教堂內部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四周的牆壁上都是各種耶穌像、聖母像以及使徒教會基督教題材的故事畫,色彩鮮豔、金碧輝煌,在亞美尼亞國家的教堂中都很少見。教堂內部有兩個免費的展覽館,一個是存放教堂各歷史時期宗教物件的展覽館,另一個是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