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對於絕大部分企業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都是負面的,但對於剛剛從紙質撲克轉型線上遊戲的姚記科技(002605.SZ)來說,卻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風口,不過在二級市場上卻沒有同樣亮眼的表現,姚記科技市值不增反降,節後開盤至今蒸發27.57億。


許是為了提振股價,姚記科技異於往常的提前發佈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由於疫情期間公司遊戲業務板塊整體的活躍用戶和流水增幅較大,預計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0%-230%,達到1.32億-1.74億。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整體物流安排和企業復工受限,姚記科技傳統的撲克牌業務及相關參股公司經營狀況就不太樂觀了,雖然疫情來的突然,但姚記科技撲克牌業務的衰落早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2019年成功將大魚競技和成蹊科技進行並表,也可以說是給自己預備了一棵救命稻草。


遊戲營收佔比近6成,反超撲克牌業務


姚記撲克主要從事撲克牌類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品牌“姚記”是被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認證的“中國撲克牌行業知名品牌”,並在2016年以3.55億收購了撲克牌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萬盛達撲克有限公司,進一步增強主業的實力。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但面對網絡移動遊戲的衝擊時,撲克牌行業整體在走下坡路,作為A股唯一一家以撲克牌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姚記撲克也一直在摸索轉型,從雜技、彩票、生物醫療、智能自行車能泥潭裡掙扎了一圈後,直到2018年終於瞄準手遊領域,全力推進“大娛樂”產業佈局。


2018年,姚記撲克出資6.68億收購成蹊科技53.45%股權,同時全資子公司萬盛達以1.19億收購大魚競技25%股權,2019年姚記撲克再次以6.68億收回成蹊科技剩餘股權,也在年底再次收購大魚競技26%股權,同時對兩家公司進行並表。


2019年8月時姚記撲克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上海姚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相應變成“姚記科技”,正式成為一家遊戲公司。


事實上,成蹊科技和大魚競技也不負眾望,並表之後姚記科技的業績有明顯的增長,2018年由於併入成蹊科技涉及遊戲領域,姚記科技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錄得9.44億、1.3億,是2015年以後首次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9年三季報時,遊戲領域爆發增長使得姚記科技營收和淨利潤都大幅超過2018年全年,營收首次突破12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280.83%,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姚記科技同時公告2019年業績快報,全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34億、3.51億,同比增加77.04%、156.45%。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另一方面,姚記科技的業務中心也明顯在向遊戲領域傾斜,畢竟傳統的撲克牌業務毛利率僅為20.35%,雖然2019年略有上漲,但也僅僅只有22.28%,相比之下,遊戲軟件業務的毛利率則高達91.4%。


收購成蹊科技之前,姚記科技95%以上的營收來自撲克牌業務,2018年並表後遊戲業務營收佔34.37%,撲克牌業務下降到56.5%,根據2019年半年報,遊戲業務營收規模已反超撲克牌業務,佔總營收近6成,這也能解釋姚記科技改名的原因。


遊戲向上,撲克向下


姚記科技目前有三款遊戲類產品,成蹊科技原有的魚丸遊戲平臺,類似於QQ遊戲大廳,內含捕魚、麻將、鬥地主三類十餘款遊戲,併購之後2018年初上線了遊戲“姚記捕魚”,由吳孟達代言,月流水達到千萬級,春節之前,姚記科技又推出棋牌類遊戲“小美鬥地主”,算是真正把姚記撲克搬到了線上。


“小美鬥地主”在1月初就已正式上線,據東吳證券統計,上線7天后同時登頂ios遊戲免費榜、娛樂場遊戲榜和卡牌遊戲榜,隨後在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各類手遊均一波流量高峰,狼人殺、你畫我猜等多款遊戲服務器故障頻出,而“小美鬥地主”也趁勢稱霸下載榜十餘日,安卓和ios兩大平臺日活超過百萬。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傳統手遊變現通常是通過玩家充值換取虛擬幣,再通過使用虛擬幣購買道具,而有些通過廣告形式變現的手遊也僅是在遊戲界面上開闢一塊廣告位,來投放貼片廣告,與之相對的是,“小美鬥地主”是姚記科技第一款通過廣告聯盟的形式進行變現的手遊。


廣告聯盟是指抖音等平臺通過集合遊戲、網站資源形成聯盟,再由平臺幫助廣告主實現廣告投放,最後平臺向遊戲、網站方支付一定比例的廣告投放費用以實現變現。在這種模式下,玩家可以不需要進行充值,而是通過主動選擇觀看視頻廣告的方式來獲得遊戲幣、裝備等,而“小美鬥地主”也正是在頭條系的導流下快速登錄ios遊戲免費榜榜首。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變現方式也使玩家不得不頻繁地在遊戲中觀看視頻進行解鎖,貓妹發現近期在ios平臺湧現了大量對“小美鬥地主”的一星評論,其中大多數都表示遊戲中廣告太多,非常影響體驗感。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事實上,姚記科技做起棋牌類遊戲來有著先天優勢。據招商證券研報,我國撲克牌年消費量約為50億副,在收購競爭對手萬盛達後,姚記科技成為撲克牌市場上絕對的龍頭企業,2018年撲克牌生產量為5.2億副,雖然同比下降24.42%,但依然是國內最大的撲克牌生產企業。


雖然近年來,大眾娛樂方式多樣化以及移動網絡遊戲的迅速發展,讓線下撲克牌業務遭遇瓶頸,但“姚記撲克”多年的市場地位使其能夠通過二維碼等方式很好地導流到線上,在撲克牌業務日漸沒落的時候,最後再為線上遊戲添一把柴。


股價走高,股東減持


從涉足遊戲領域開始,除了業績突破瓶頸,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2018年姚記科技股價最低只有5.8元,不到兩年的時間,近期股價達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值,相較於2018年時翻了近8倍。


姚記翻身還得靠“撲克”


股價走高的同時,股東們開始紛紛減持,春節期間,姚記科技董事、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唐霞芝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套現221.58萬元,3月初,董事李鬆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轉讓0.2%股份套現2340萬,此後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東。


另外,3月4日,深交所對“姚氏家族”姚文琛、姚曉麗、姚碩榆、邱金蘭和姚朔斌等人下發了監管函,作為一致行動人,姚氏家族從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累計減持姚記科技5.89%股份,累計減持5%以上時未停止買賣、編制權益變動報告並公告。


總體上來說,姚記科技的轉型早已迫在眉睫,撲克牌業務的下滑已經累計多年,2020年開年藉助疫情影響業績有較大提振,但用戶付費始終是遊戲變現最重要的方式,新進發力廣告業務在疫情之後能否長久持續下去還是有很多疑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