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文 | 葶子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歡迎點擊上方關注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導語】

《查令十字街84號》這部書是由一封封真實信件構成的書信集。

與平常書信體小說不同的是,這本書沒有複雜的情節,也不加任何藝術修飾。

與其說它是作品,倒不如說它是舊時光的承載者,將一份真摯感人的書緣呈現給世人。

整本書記錄的是紐約女作家海蓮·漢芙和倫敦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經理弗蘭克·德爾從1949年到1969年這20年時間的書信往來。

簡單而樸實的字裡行間,不僅是買書和賣書的故事,更是愛書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和朋友間的溫暖情誼。也因為寫信人的真情實感的流露,也為這部書賦予了難以矯飾的文學意義和難以重現的文學價值。

後經海蓮整理後出版,成為最受讀者喜愛的暢銷書,此後的四十年中,人們讀它演它,並親身前往查令十字街朝聖,儘管現實世界中的書店早就蕩然無存,但依舊阻擋不住人們堅定的腳步。

從問世以來,這部薄薄的書信集便成了愛書人的默契暗號,也被譽為"愛書人的聖經"。

下面,本文將結合海蓮和書店之間的故事,分三個部分淺析這本平淡的書信集為何令無數讀者痴迷,並且在文章結尾處簡單談談這本書對現代生活的啟示。


【以書為載體的故事情節裡,彰顯出來的美好品質令人欽佩】

1949年的一天,居住在紐約舊公寓的撰稿人海蓮·漢芙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

位於倫敦查令十字街84號的一家老書店經營舊書和絕版書。

喜愛英國文學的海蓮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書店寫信,列出自己想要的書單。

這份信帶著海蓮的勇氣和期待,穿越浩瀚的大洋,出現在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經理弗蘭克手中,在找到寫信人需要的書籍後,弗蘭克便為她寄書回信。

中間穿插的是20天的漫長時光,正當海蓮以為信件石沉大海時,卻出乎意料地收到對方的來信,並得到其中一部分書。

這對宅在舊公寓,嗜書如命的海蓮來說,絕對是份巨大的驚喜。

懷著激動的心情,她忍不住執筆回信:

"我捧著她,生怕汙損了它那細緻的皮裝封面和米黃色的厚實內頁。我簡直不曉得一本書竟也能這麼迷人,光撫摸著就教人打心裡頭舒服。"

這份性格中的坦誠真摯和骨子裡對書籍的痴迷,使她與這家書店建立了穩定的購書關係,也收穫了和弗蘭克相知相惜的美好情誼。

如果說人和書的聯繫僅限於知識的傳播,未免有失於書籍的價值和意義。《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的浪漫,不僅是這種因偶然獲得的書緣聯結,更是在書緣中滲透出的人與人之間真切而美好的情感牽連。

海蓮在鄰居那裡得知,受戰爭的影響,英國戰後經濟凋零,物質極為緊張,在實行配給制的英國,每戶家庭一星期才能得到一兩肉,雞蛋更是一個月才得到一枚。

這個消息,讓善良熱情的海蓮感到驚訝,也感到難過。

她無法接受給予自己精神食糧的這群朋友,卻終日為裹腹物質而發愁。便從美國給書店的全體人員郵寄生活物品,從雞蛋到火腿,還有聖誕節準備的禮物。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這些物質幫助,對當時的英國人來說,簡直如獲珍寶。

收到禮物的店員們,爭相給海蓮寫信表達自己的感激,並且給海蓮郵寄漂亮的桌巾。

面對這番情誼,海蓮卻說:

"我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頂多一個星期就吃光,根本休想指望留到過年;而你們送給我的禮物,卻能和我朝夕相處,我甚至還能將它遺愛人間含笑而終。"

此後的20年中,他們相互問候和關心,把這份因商業關係開始的聯繫,用真誠善良化作為紙短情長的深厚情誼。

這份郵寄,造就了奇妙相交的書緣,更造就了曠世難尋的情緣。

《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沒有引人入勝的波折情節,也沒有優美華麗的創造手法,但依舊在數十年來引得愛書之人為之讚歎和感動:讚歎從這本書信集的字裡行間中緩緩流淌的真摯情誼,感動在古老舊書的世界中心與心的溫暖相依。

我們嚮往的,羨慕的,卻又無法輕易獲得的,全在這本薄薄的書信集中展現了出來。

從古至今,讀好書、交益友,是我們短暫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從書籍和人心中散發的溫暖和光輝能夠填補你我生命中或多或少的空洞。

但在物慾橫流的今天,這種來自精神世界的治癒卻越來越少。

我們早出晚歸,行色匆匆的闖蕩在這熱鬧的人世間,到最後卻覺得孤獨無比,這種心靈的空虛和落寞,好像怎樣都治癒不了。

殊不知,是聲色犬馬的世界太過繁雜,黯淡了我們那顆晶瑩剔透的心。

與其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徒勞掙扎,倒不如靜下心,讀幾本好書,交幾個好友。

用這份乾淨純粹,守護住心靈的乾淨,也守護住生活裡的甜。

【以信為形式的心靈交流中,締造出來的深厚情緣讓人著迷】

海蓮和弗蘭克之間的信件,最開始只是工作上的交流。

身在紐約的海蓮寫信買書,人在倫敦的弗蘭克便為她尋書寄書。這種素未謀面的往來中,兩個人給予彼此最多的是尊重和愛戴。

可隨著筆下的信件逐漸多了起來,遙遠的兩個人也從陌生成了真摯的朋友。

海蓮性格素來活潑幽默,信件的字句也常使人忍俊不禁。

受這種性情的影響,認真嚴謹的英國紳士弗蘭克,拋卻了恭敬的稱號,轉變成"親愛的海蓮"。

兩個人的真情和坦誠,消弭了國度的差異,也消弭了時空的距離。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在這20年的時間中,海蓮買書、讀書,並向弗蘭克分享自己對書籍的獨特愛意:

我喜歡扉頁上有題簽,頁邊寫滿註記的舊書,我愛極了那種與心有靈犀的前人冥冥共讀,時而慼慼於胸,時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覺。

這種心有靈犀是海蓮與舊書的,更是海蓮與弗蘭克的。

一本《項狄傳》,弗蘭克一找便是三年的時間。這三年中,海蓮從未有過去別處買的心思,弗蘭克也從未有過放棄尋找的念頭。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店裡收集到好書,弗蘭克總是預先為海蓮保留,事實也證明,每次為海蓮留下來的圖書,都深得海蓮的喜歡和讚譽。

兩人聊生活,聊困惑,聊文學,一封封書信承載著深厚的情誼由大洋此岸飛度到彼岸,這漫長而充滿期待的等候,誰說不是對生活的另一種希翼呢?

歲月悠悠,紙短情長,一晃悠就是20年的瑣碎時光。以至於弗蘭克在1968年向海蓮寫道:現如今,手腳也還勉強靈光。

每封信都是一個時間點,厚厚的一摞信則串成了歲月的長河。時光慢慢地褪色,讓人白了青絲,慢了步伐,可彼此間的真摯情誼,卻依舊熠熠生輝。

在眾多書信體作品中,《查令十字街84號》無疑是最獨特的。它不摻雜任何的文學性質,只是遵照生活和意願如實的記錄了一段機緣,字裡行間都是寫信人真實情感的流露,也是平淡日常生活的再現。

這因為這份真實,它充滿了淡淡的喜悅和溫馨,也充滿淡淡的憂傷和惆悵,在這種複雜而敏感的情緒中,讓人感覺彷彿與率真的海蓮和紳士的弗蘭克真正相逢過。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見字如面的珍重,在今日何嘗不是奢侈?

一張紙不厚,幾張紙摺疊起來也不厚,但那種沉靜耐心,句句尋思,字字落筆的過程,對於忙碌奔波的你我來說太過繁瑣,太過複雜,也太過神聖。

現代化的交流方式,太過便捷而直接,無論是視頻還是語音,早已不必穿越萬水千山,想說的話,要交代的事情,分分鐘便落在了對方的眼裡,耳裡。

但這種過程中攜帶的感情多少有些粗糙,既無法達到寫信人和讀信人之間的鄭重和仔細,自然也無法承載內心的真摯感情。

這種儀式感的丟失,便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卻淡薄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

與其被枯燥無味的生活所困,倒不如想法讓它過出滋味,過出鄭重。

試著挑一個晴朗的日子,煮一壺清香的茶,寫一封溫情的信給朋友,或是給未來的自己。

在被儀式感包裹著的小確幸中,足以磨滅身上被生活留下的煩躁和焦慮。


【以筆為依託的如實敘述下,表露出來的人生無常使人嘆息】

因為海蓮的熱情和善良,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所有員工都視她為最好的朋友,並且期待與海蓮真正相逢。

為此,他們寫信告訴海蓮,希望海蓮早日住進他們準備好的房子中,並且將陪伴海蓮進行一場愉悅的倫敦旅行。

對於海蓮來講,她也無數次幻想著自己能夠前往倫敦,不僅是看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更是為了心心念唸的查令十字街84號的舊書店。

為此,她不斷的工作,積攢旅費,為自己的遠行做準備的同時,還不忘了寫信託在倫敦的朋友幫她好好去瞧瞧嚮往已久的書店。

朋友的來信使她徹底坐不住了,信中寫道:

這是一間活脫從狄更斯書裡頭蹦出來的可愛鋪子,如果讓你見到了,不愛死才怪。極目所見全是書架——高聳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書架,橡木架面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雖已褪色仍徑放光芒。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整日窩在舊公寓趕稿的海蓮只能趴在桌子上,奮筆疾書的向朋友"抱怨":

你究竟何德何能?老天竟由你飽覽遍逛"我的書店"?

這看似霸道的言語中,是一封封書信承載的情誼給出的底氣。

對海蓮還有遠在倫敦的書店人員來講,這漫長悠然的歲月,早就使彼此的關係緊密而牢固的牽絆在一起,雖未謀面,卻勝似親人。

她滿懷憧憬的想著:也許到了六月,就有足夠的經費啟程赴英了。

但世事難料,總有些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她的計劃不得已暫停:第一次是因為看牙而花掉了積攢的費用,第二次是因為舊公寓拆遷要搬家導致經濟窘迫。

這對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的海蓮來講,簡直就是生活的鉅變,使得她前往倫敦的計劃一拖再拖。

除了經濟條件的桎梏外,大概還有她對美好旅行產生的本能膽怯。

就如她像朋友承認的那般:

隔著三千英里的安全距離,寫了一堆沒大沒小的信,我大概只會悄悄溜進去又靜靜踱出來,而不敢告訴他們我是誰。

在這種複雜情感交織的心情下,使她的倫敦之行在20年中都未曾如願。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在這期間,她在狹窄的公寓中,收穫了溫馨的喜悅,也面對了不可避免的離別:

活潑可愛的塞西莉離職了,美麗優雅的梅甘隨丈夫移居到別處,書店的老闆馬丁老先生也病逝了。

命運的這份無常,讓橫跨遼闊大洋的信件中多了份歲月賦予的厚重感,也更加緊固了海蓮和弗蘭克之間的美好情誼。

1969年的冬天,宅在家中的海蓮如往常般懷著期待愉悅的心情,打開從馬克斯與科恩書店寄來的信。

可這一次,她徹夜未眠。因為信中的消息,是弗蘭克的死訊:

"德爾先生於十二月十五日因急性盲腸炎被緊急送醫,雖然立即實施手術,但他仍不幸因病情擴散,導致腹膜炎併發而於七日後不幸離世。"

人世間的傷痛有很多種,可唯獨生死離別的傷痛硬生生地讓人說不出話,發不出聲。那種巨大的心痛和無力感充斥在胸腔裡,一遍遍地提醒著她:那位與她通信20年之久的英國紳士走了……

漫漫歲月更迭,兩人因書結緣,卻從未曾見上一面,多少是有些遺憾的。

海蓮對書店、對弗蘭克的感情,都化作了書中讓人潸然淚下的一句話:

書店還在那兒,你們若恰好路經查令十字街84號,請代我獻上一吻,我虧欠她良多……

縱然生未相逢,但海蓮卻堅持把這份美好寫下並印刷成書籍,用來懷念舊時光的故人。

豆瓣8.3《查令十字街84號》:被全球人鍾愛的書,究竟有何魅力?

而《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的出版,使得這段美好過往不再徒然無策的受時間擺弄,而是被文字賦予了生命,跳躍在不同面孔的指尖。縱然時間流逝,依舊讓人們緬懷它,讚歎它!海蓮心心念唸的舊書店,被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愛書人前往朝聖。

這種因文字而得以永恆的情感,不僅是《查令十字街84號》這部書的感人之處,更是各種經典讀物的意義所在。

【放在最後的話】

海蓮·漢芙的一生多以撰寫和修審劇本為主,《查令十字街84號》這部書是海蓮本著紀念故友的想法出版,但不曾想無心插柳,成為她第一本暢銷的作品。

若是這部書信集的浪漫,大概就是簡單的字裡行間中,卻帶著足夠真摯坦誠的感情。

無論是海蓮對書籍的痴迷,弗蘭克的執著擔當,還是書店員工的感恩奉獻,都讓身在繁華鬧市的我們感受到了生命最柔軟也最明亮的一部分,這是人世間不可多得的溫情。

在這本書中,有人落寞於未曾相見的愛情,有人感懷於純粹坦率的友情,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思考和感悟。

但拋卻情感層面迴歸到現實生活中,我想給人更多的啟發便是:珍惜當下!

如海蓮一樣,我們的一生,往往都是在"等",等以後,等下次,等回頭……

卻不知,生命看似來來往往,奔流不息,實則來日並不方長。

想做的事情,就全力以赴的去做,想見的人,就一刻也別蹉跎;珍惜現有的美好時光,也珍惜身邊的至親之人,別讓所謂的等待成了無法補救的遺憾。

要知,世間歡喜,皆在等你!

今日話題:

你覺得弗蘭克和海蓮之間有沒有愛情?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葶子:以橫豎為尺,撇捺為度,丈量出自己的愜意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