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在《孟子》一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叫作“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語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於是,中國歷史上便多了一條“千古預言”,也就是——“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句話自然很好理解,它說的是,每過500年,必然會出現大人物;那麼,按照孟子的這個“預言”,在第一個2000年間,所出現的4個大人物,他們都是誰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的是,“第一個2000年”指的是哪一個時間段;其實,嚴格來說,學術界並沒有這樣的提法,不過,當說到我們中華文明的時候,在我們的腦海中所浮現出來的那個“起點”,一定就是“三皇五帝”,所以,我們姑且就把“第一個2000年”的開始,定在“三皇五帝”時期吧。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我們知道,“三皇五帝”屬於上古時期,還沒有準確的時間記載,所以我們就從“三皇五帝”的最末尾,也就是“堯舜時期”開始吧,而且,帝堯和帝舜正是地地道道的“大人物”。

確定了“第一個2000年”的開端,那麼第一位大人物自然也就可以確定了,他就是帝堯和帝舜;當然,帝堯和帝舜是兩個人,不過,我們姑且把他們就看作是一個人,簡稱為“堯舜”,畢竟他們只隔了一代,是屬於同一個時期的,而且後人只要一提,總是一併提起他們兩個,即“堯舜”,所以,我們可以說,在第一個2000年間,出現的第一位大人物,是堯舜。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眾所周知,堯舜之後,就是禹,後來,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即夏朝,而夏王朝前後大約共延續了471年,所以,繼堯舜之後第二個大人物所出現的時間,應該就在夏朝滅亡,新的朝代(即商朝)要建立的時期,所以,在第一個2000年間,出現的第二位大人物,就是商朝的開國之君——商湯,從堯舜到商湯,大約就是500年,這個時間段,是吻合的。

商朝大約建國於公元前1600年,滅亡於公元前約1046年,前後延續約500年之久,與第二位大人物商湯出現的時間點相同,第三位大人物出現的時間,應該就在商朝滅亡,又一個新的王朝(即周朝)要建立的時期,而這第三個出現的大人物,就是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通過觀察商湯和姬昌這兩個人,我們很容易就會下這樣的結論——第四個出現的大人物,應該就是在周朝滅亡,下一個新王朝建立的時候,可事實卻不是如此,因為我們都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大周王朝八百年,所以,這第四個大人物並不是出現在周朝滅亡之時,而是在東周,再詳細一點就是春秋末期(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

周朝(西周)建立與公元前1046年,而孔老夫子則是出生於公元前551年,算算時間,幾乎剛好就是500年,時間吻合,所以,在第一個2000年間,出現的第四位大人物,就是孔子。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一個2000年,是他們4個

以上就是關於“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一千古預言的佐證,在第一個2000年間,有四個500年,也正好出現了四個大人物;親愛的小夥伴們,如果從孔子算起,那麼每隔500年,後來所出現的大人物都是誰呢?快來發表你的看法吧!

歡迎關注歷史浮雲榜,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