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面對疫情,中俄經貿逆勢上揚

俄媒:面對疫情,中俄經貿逆勢上揚

《俄羅斯報》網站13日在《中俄銳評》專欄中刊發《面對疫情,中俄經貿逆勢上揚》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面對疫情影響,中俄經貿合作挺住壓力,保持向好態勢。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3月12日指出,今年前兩個月,中俄貿易額達172億美元,同比增長5.6%。增速在中方主要貿易伙伴中居首位。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伙伴,比2019年上升一位。

李興乾表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確實給中俄經貿合作帶來一些影響,其中旅遊等服務貿易的影響最為直接,貨物貿易、投資及在俄羅斯工程承包合作也受到一定影響。但總體看,中俄經貿合作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態勢沒有改變,包括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內的能源領域合作也在持續推進。”

李興乾強調,目前,中俄雙方正在積極溝通協調,努力將疫情對經貿合作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共同採取措施,力爭化“危”為“機”,實現雙邊經貿合作平穩健康發展。

對中俄合作前景持積極樂觀態度的還有在華工作的俄羅斯企業界人士。他們預計,隨著中國相關行業產業的全面復工復產,今年二季度,中俄貿易額有望超過第一季度。

俄羅斯諮詢公司UCHINA合夥人阿爾焦姆·日丹諾夫在接受中俄頭條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前兩個月,能源資源貿易依然是中俄貿易的主線,其他行業貿易因受疫情影響出現回落。總體來說,中方企業因暫時停產而減少了對俄出口,俄方則因中方需求減少而降低了供應。現在,中國疫情高峰已經過去,各行各業逐步復工復產,對俄出口重拾升勢。預計今年4-5月份,中國出口可以全面恢復。 日丹諾夫分析稱,俄羅斯對華出口也將強勢反彈。他說,“近期盧布再度縮水使得俄羅斯出口產品愈發呈現出價格優勢。俄羅斯對華出口潛力將極大釋放。此外,歐美市場受疫情影響導致近期需求疲軟,這將提升中國市場對俄羅斯投資者的吸引力。”

俄羅斯綠色食品企業聯合會會長對俄羅斯食品出口中國充滿信心。她說:“疫情對俄羅斯食品出口企業沒有造成嚴重影響。每年1月至3月中旬,春節假期期間的對華出口額都會減少。據瞭解,中俄邊境地區很快將解除因疫情采取的隔離檢疫程序。可以預見,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我相信,今年對華出口額將遠超去年同期指標。”

疫情對中俄創新領域合作同樣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俄羅斯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駐華代表葉夫蓋尼·科索拉波夫對中俄頭條記者表示,“中俄雙邊貿易投資談判未受疫情影響而中斷,只是改變了方式,從傳統的線下洽談轉變為線上對接。部門會議、投資項目和初創公司說明會都採取線上交流形式。不久前的一場網上推介會甚至吸引了約20萬人參與,這麼多人如果同時出現在線下,那是不可能的。”科索拉波夫強調,受疫情影響,中俄不得不取消了一些創新合作會議,不過今年下半年的雙邊活動仍將按計劃進行。例如,原定今年10-11月在莫斯科舉辦的“開放創新論壇”將如期舉行。 面對疫情嚴峻挑戰,中俄經貿合作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正如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所言,無論任何挑戰都無法阻擋中俄貿易額到2024年實現2000億美元的既定目標。

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俄經貿合作的上升態勢沒有因疫情而改變。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徐坡嶺認為,經過磨礪後的中俄經貿關係將變得更加緊密,合作深度與廣度也將持續鞏固與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