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暫停購買美國油氣 俄媒:貿易戰改變了一切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俄媒稱,數據顯示,10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已降至零。同時,俄羅斯對華原油供應量創歷史新高。這樣一來,全球最大油氣進口國對美國關閉了自己的市場。

據俄新社11月29日報道,失去中國市場給美國造成的潛在損失以十億美元計。

報道稱,去年,北京從太平洋彼岸進口了約360萬噸液化天然氣,從而令美國成為繼澳大利亞後第二大對華液化天然氣供應國,將卡塔爾擠到第三位。

但2018年,美國對華液化天然氣出口直線下降,到8月還不足100萬噸(2017年同期為210萬噸)。同時今年1-10月,中國天然氣進口增長33%,至於原油——10月北京日均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970萬桶。該國主要的原油供應國是俄羅斯和沙特,主要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為澳大利亞、卡塔爾和馬來西亞。

報道稱,中國10月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和原油是華盛頓與北京貿易戰的結果。

特朗普政府相信了專家關於貿易戰不會波及能源市場的保證,加強了對北京的施壓。

中國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且與華盛頓分析家的預期相反,燃料供應未能倖免。

加拿大液化天然氣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迪·卡利茨指出:“北京的行動將導致美國公司陷入困境。關稅顯著降低了美國液化天然氣的競爭力。”

報道稱,失去中國市場將沉重打擊美國生產商,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有前景的天然氣買家。僅去年,其天然氣消費量就增長14.8%,達到2386億立方米。2018年,預計這一指標將增至2700億立方米。2017年,中國約佔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的15%。

此外,中國是美國原油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加拿大)。例如今年5月,北京每天從美國進口42.7萬桶。尋找替代市場對美國燃料出口商而言難度相當大。

報道稱,美國石油業者也很傷腦筋。北京5月還建議國有煉油企業為實現供應渠道多元化購買更多美國原油。但貿易戰改變了一切。

據報道,拒絕美國原油後,北京打算繼續從伊朗進口資源。但俄羅斯仍是最大的對華原油輸出國。2018年前10個月,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的規模同比增長16.6%,為每天139萬桶。2018年10月進口同比增長58%,達每天173萬桶,創下歷史紀錄。彭博新聞社指出,在北京拒絕從美國進口後,俄羅斯還將對華供應更多石油。

中国已暂停购买美国油气 俄媒:贸易战改变了一切

資料圖片:在俄羅斯伊熱夫斯克拍攝的UDM項目叢式井場。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