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南北戰爭是美國北方工業資產階級與南方奴隸主圍繞社會制度的選擇所引發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結果。

在人口與經濟力量等方面都佔優勢了北方居民,克服了戰爭初期因準備不足等因素造成的被動局面,經過艱辛慘烈戰鬥,最終打敗了南方叛亂的軍隊維護了聯邦的統—,從而徹底埋葬了奴隸制。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一、戰事初期

186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曆史上最具有鮮明地域色彩的選舉。

北方資產階級的共和黨反對向各領地擴張奴隸制,而代表南方種植園奴隸主階級的民主黨則堅決維護奴隸制,甚至不惜與南部各州退出聯邦相威脅。

1860年的選舉,直接關係到奴隸制的命運。

共和黨人林肯與民主黨人斯蒂芬道格拉斯展開了空前激烈的爭鬥。

美國總統是實行以州為單位的間接的選舉人投票制度,由於支持林肯的北部地區的人口比支持道格拉斯的南部地區多出一倍以上,這樣,林肯以180比123的選舉票的優勢擊敗了道格拉斯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南方奴隸主非常清楚,林肯當選必將威脅到整個奴隸制度存在,因此在選舉結果揭曉不久,1860年12月20日,南方的南卡羅萊納州首先宣佈脫離聯邦。由於當時還沒卸任的不坎南總統長期的偏袒南方,南卡羅來納宣佈脫離聯邦之後,他不但不採取任何反對分離的堅定措施,反而把這一切的責任推到北方人的身上。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暨南卡蘿萊娜脫離聯邦之後,密西西比、亞拉巴馬、弗羅裡達、喬治亞路、易斯安那、德克薩斯也先後宣佈脫離聯邦。

1861年2月4日,上述七個州的代表在亞拉巴馬的蒙哥馬利開會,8日宣佈成立美利堅聯合國,歷史上人們大都將它稱為南部聯邦。

第二天,奴隸主傑克遜戴維斯被推舉為臨時總統,並通過了維護奴隸制度的同盟憲法

1861年的3月4日,林肯宣誓就任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南部的分裂行為,他說“我否認各州分裂聯邦的權力,任何一個州發生抵抗聯邦政府的行為,都是叛亂”。

南北雙方由於奴隸制的矛盾已經積累到不可調和的地步,1861年的4月12日,南方軍隊進攻並攻佔了南卡羅萊納州薩姆特島嶼原由聯邦軍隊控制的要塞,從而點燃了內戰的點火。

4月15日,林肯政府宣佈南部各州為叛亂州,同時宣佈召集了7.5名志願軍以鎮壓叛亂。

內戰爆發後,原來觀望狀態的弗吉尼亞、北卡羅萊納、田納西、阿肯色四個蓄奴州宣佈退出聯邦加入南部聯邦,馬里蘭、肯塔基、密蘇里、特拉華這四個州緊靠北部的蓄奴州仍然留存南聯邦裡。

內戰初期,從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北部在人力和物力上處於優勢,北部各州的人口是南部同盟的一倍多,貨幣、信貸、製造業、航運業和鐵路交通等方面的勢力都優於南部,但是另一方面南部不能擁有一些優勢,他有本土作戰的軍事優勢,南方還習慣於戶外生活和騎射,普通百姓稍加訓練就可以成為善戰的士兵,在軍事指揮和裝備上要要勝北方一籌。

二、烽煙四起

戰爭開始時,南北戰爭的戰場以阿巴拉契亞山為界,分為東西兩個戰場。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東線戰場主要在華盛頓與南部聯邦里士滿(弗吉尼亞首府)之間進行。在這個戰場上,聯邦軍隊因為指揮不利,敗多勝少,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1861年的7月21日,由麥克道爾率領一支三萬餘人的聯邦政府軍隊,在布爾倫河的馬納薩斯(位於弗吉尼亞)與2.2萬餘人的南方軍隊展開了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大決戰。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麥克道爾將軍

雙方軍隊都缺乏訓練,所以戰鬥都是混亂不堪,所以北方軍隊在略佔優勢的時候,南方的托馬斯傑克遜將軍率領的9000餘名援軍趕到,結果形勢大變。麥克道爾下令撤退,然而撤退變成潰敗,士兵們七零八落地逃回了華盛頓。

這一潰敗使華盛頓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然而南部軍隊不明虛實,不敢乘勝追擊。

在林肯強烈要求開始進攻下,北方的麥克勞倫將軍在1862年的春季,由弗吉尼亞半島攻入了弗吉尼亞州。麥克這時候已經逼近了里士滿,由於他過於謹慎,結果他錯失了戰機。6月26日,南方軍隊的統率羅伯特李發起“7日戰役”,一舉把他的軍隊擊退。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羅伯特李,美國軍事家,出生於弗吉尼亞,在美墨戰爭中表現卓越

南方軍隊在“7日戰役”獲勝之後,乘勝北上,將戰爭推向北方的自由州。

1862年8月29日到9月1日,南方軍隊在第二次布爾倫河戰役中打敗了北方軍隊,奪取了哈普斯渡口。

9月13日,麥克萊爾的偵察兵得到了南方丟失一份作戰佈署圖,於是他率領托克馬克兵團以兩倍的優勢兵力,終於突破了南方聯盟的防線。

雙方在安蒂塔姆發生激戰,各自傷亡十分慘重,僅9月17號一天傷亡人數就超過2.6萬人。

9月18日,麥克萊倫再次因舉棋不定坐失良機,結果讓羅伯特里率領的南方軍隊藉機脫離了包圍圈。

在西部戰場,聯邦軍在格蘭特將軍的指揮下,接連打了幾次勝仗。

1862年2月,在炮艇隊的配合下,攻克了田納西州西北部兩個對南方軍隊具有戰略意義的堡壘,迫使1.8萬南方守軍無條件投降。4月,南方軍趁他不備,在田納西州西南部的夏伊洛地區發動突然進攻,格蘭特處境很不力,但北方軍隊作戰勇猛,後來在援軍起來之後終於將敵軍擊敗。

這一仗打的十分艱苦,北方軍共傷亡1.3萬人,南方軍傷亡1.1萬人。這是一次付出了慘重代價而取得的勝利,一些人要求撤換格蘭特,但林肯還是欣賞他的才能,力排眾議,堅持讓他留任。

1862年10月,格蘭特被任命為田納西軍區的司令。5月11日,聯邦軍在海軍艦隊的配合下佔領了南部重鎮新奧爾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一座海港城市)。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格蘭特,在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美國第十八任總總統。軍事才能突出,政績平平。

三、來之不易的勝利

1863年是決定內戰戰局決定性的一年,聯邦軍集中兵力竭力捕捉戰機,與羅伯特里決戰。

7月初在賓西法尼亞州的格帝斯堡,羅伯特李率領的南方軍與喬治米德將軍所率領的聯邦軍浴血奮戰,米德抓住李輕敵的毛病,半夜突襲成功。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佔領南方軍隊的陣地,擊潰了李的反攻。

南北戰爭始末——《美國曆史知多少33》

格得斯堡(葛底斯堡,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南部的一個自治村鎮。位於阿勒格尼山東麓。人口7,200。水果產地中心和加工地。美國南北戰爭中葛底斯堡戰役(1863年7月1-3日)的戰場,林肯總統曾在此發表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說,提出"民有、民治、民享"口號。國家軍事公園中保留有許多戰場和國家公墓。)大戰,南方軍隊傷亡3萬人,北方傷亡不能2.3萬人,這是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也是內戰的轉折點。從此南方軍隊由進攻轉到防禦,北方軍隊的勝利指日可待。

1863年的11月19日,格底斯堡戰役結束後的四個半月,林肯在國家公墓揭幕式中,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哀悼在長達五個半月格底斯堡中陣亡的將士。

林肯的演講修辭細膩周密,以不足三百字的字數,兩到三分鐘的時間,訴諸《獨立宣言》所支持每個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並重新闡釋了這場內戰的意義,稱它不僅聯邦存續而奮鬥,更是為了自由之心聲,是將真正的平等帶給全體公民。其中 ,政府因為“民有、民知、民想”的名言被人們廣為傳頌。

1864年的3月9日,林肯任命格蘭特為陸軍總司令,統一指揮整個陸軍。此時,北方軍在數量上和士氣上都已經壓倒了南方軍,格蘭特和謝爾曼將軍共同擬定了一個計劃,從東線向西線兩個方向同時向敵軍發起進攻,東線由他親自指揮,西線由謝爾曼將軍負責。

謝爾曼同約翰斯頓指揮南方軍進行周旋,迫使其節節後退,最後打入了喬治亞,於1864年9月奪取了要害城市奪取了亞特蘭大,並從亞特蘭大一直打到了海邊,使南方軍聞風喪膽,史稱“向海洋進軍”。

格蘭特於1864年5月初,同羅伯特李在弗吉尼亞的北部的荒野地帶進行了“荒原戰役會戰”。雙方都減員慘重,但格蘭特渴望源源不斷補充兵力,而羅伯特李已後援無助,4月8日羅伯特李陷於重圍,第二天他被迫在弗吉尼亞的里士滿率部投降。

羅伯特李的投降,標誌內戰實際已經結束了。

戰爭給美國人造成了巨大損失,雙方參戰的總人數約360多萬,其中聯邦軍隊死亡36多萬人,南方軍隊死亡26萬人,這比以後在二次大戰中美軍死亡人數都多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