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提蔓和翻蔓有什么区别?如何防止红薯徒长?

黄晓红果果


现在已经是大暑了,天气热,随着雨水的增多,家里的种的农作物都长得飞快,现在家里是最忙的时候,种植的几亩红薯到了最重要的管理阶段。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来说说红薯翻蔓跟提蔓有什么区别吧

首先说说红薯为什么要做这个管理翻蔓或提蔓?因为红薯在生长过程中,红薯的藤蔓都是贴着地面爬的,为了防止生出侧根,抢夺养分,妨碍红薯长大,影响产量,所以要把红薯藤给管理一下,这样是有利于红薯的养分集中吸收,提高产量。

翻蔓:顾名思义就是把红薯藤蔓翻过来,但是红薯藤蔓是比较脆,容易折断,这样对红薯的伤害比较大。翻蔓是会打乱红薯叶子的生长顺序,影响光照,翻蔓过后大约10天左右才可以恢复。

提蔓: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红薯藤往上提一下,也可以阻断红薯生长侧根,这样跟翻蔓是一样的功效,都是避免养分流失,最重要的是这样不会对红薯藤造成伤害,也不会影响红薯的光合作用

现在农村里基本都是提藤蔓的方式去管理红薯,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完全可以做好的,到红薯丰收期间需要重复三到四次。

如何防止红薯藤蔓徒长?

高温雨水多的天气,红薯就会疯长,控制红薯藤徒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药物控制。但在农村很多人还是用最绿色、最原始的方法就是

割藤控旺,一般红薯的膨大期是9月-10月,避开红薯膨大期就可以割藤了,在红薯根部留40厘米以上,不能齐根割。到了红薯膨大期,遇到红薯藤蔓疯长,可以釆用提藤蔓来控制。其实提藤蔓跟割藤都是差不多的原理,都是为了帮助红薯更好的吸收养分,抑制红薯藤疯长。





山村阿晓


已经进入三伏天了,天气会越来越闷热潮湿,降雨也会越来越多,农作物也进入到一年中生长最旺盛的时候。我们这里种植红薯主要是麦茬红薯,也就是在小麦收获后再种植红薯,现在正是麦茬红薯旺盛生长的时候。伏天雨水多,红薯不仅块根生长迅速,藤蔓在降雨后也会旺盛生长,但是红薯藤蔓旺盛生长就会和块根争夺养分,人们便会用提蔓或者是翻蔓的方式来防止控制红薯藤蔓徒长,那么红薯提蔓和翻蔓有什么区别吗?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防止红薯藤蔓徒长呢?

红薯翻藤是最传统控制红薯藤蔓旺长的方法,记得小时候我家里种植红薯时一到了伏天,只要下过雨后爷爷便会去红薯地里挨个将红薯藤蔓翻一遍,在雨后如果不及时对红薯进行翻藤,红薯藤蔓上就会生长出很多气根扎到土壤中,和红薯块根争夺养分,所以为了防止雨后红薯藤蔓长出气根和块根争夺养分,就要通过翻藤来控制红薯藤蔓旺长。但是红薯翻藤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在翻藤后红薯叶片要7天后才能恢复生成光合作用产物,在翻藤时还特别容易将红薯藤蔓掰折,再加上红薯翻藤耗时耗力,所以现在人们并不会用红薯翻藤来控制红薯藤蔓旺长,取而代之的就是红薯提藤的方法。

提藤其实和翻藤的理论一样,都是通过人工干涉的方式防止红薯藤蔓在雨后生长出气根,但是相比较翻藤,红薯提藤会更省时省力,同时也会避免红薯藤蔓受损,也不会对红薯的叶子造成损害,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

红薯提藤是在下过雨后将红薯藤蔓轻轻提起后再从新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在雨后红薯藤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长出气根,将红薯藤蔓提起可以将扎到土壤中的气根提出来,再放回到原处时红薯藤蔓上的气根接触不到土壤在短时间内就会死掉,因为在提藤时也不会伤害到红薯叶子,所以并不会影响红薯叶子形成光合作用产物向块根输送。

在雨季红薯藤蔓很容易徒长,除了提藤可以阻止红薯藤蔓徒长以外,还可以通过打顶、化学控旺等方法来控制红薯藤蔓徒长。红薯打顶在红薯主藤长到40公分时进行,将红薯主藤顶端的心摘掉,避免主藤继续生长。在红薯分枝长到30公分时将侧枝的心摘掉,这样会促进其他分枝长出,可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对红薯块根的膨大提供充足养分。化学控旺是在红薯藤蔓还未徒长前喷洒控旺剂,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红薯藤蔓徒长,不过这个方法用的并不是很多。

控制红薯藤蔓徒长是种植红薯时很必要的一个工作,如果任由红薯藤蔓徒长,那么只会收获满满的一田红薯藤蔓,红薯产量会特别的低,所以合理控制红薯藤蔓徒长很关键。


悠悠乡村路


红薯是喜旱作物,夏季进入雨季,过多的雨水会让红薯秧生长过旺,和块根争夺养分,影响红薯块根的发育。

以前在老家时见过农户给地瓜翻秧的情景,地瓜秧被提起来,然后反转放到前一段地瓜秧上,地瓜秧上的气根就被阳光晒干巴了。翻秧确实是起到了扯断气根和抑制地瓜秧生长的作用,可是被翻的层层叠叠叶子,却影响了光合作用,利弊都有,甚至弊大于利。

后来农户们把翻秧改成提秧,在晴朗的天气里,把地瓜秧提一下,或者稍稍挪一点位置,不破坏地瓜秧茎叶原来的布置,不影响光合作用,比翻秧强多了。

记得那时家家养猪,有的农户那镰刀把过长过旺的地瓜秧割下来,拿回家喂猪。现在没有那么多养猪的了,地瓜秧还成了不可多得的绿色蔬菜,可以把过旺的地瓜秧头采了拿到市场去卖,我附近的菜市场就有卖的,深受市民欢迎。

以前种地瓜不用地膜,这些年都用地膜,即保低温又防止长草,刚好还起到了抑制根部往前一段地瓜秧扎气根的现象。

除了提秧和打头能抑制地瓜秧徒长外,如果地瓜秧实在过旺,特别是在土质肥沃的平原地,可以选择打矮壮素的方法,抑制地瓜秧生长。





冰原落雪


从字面就能反应出二者的意思,提蔓是在红薯疯长期(蔓大约30-50公分)将秧子提起来放回原处;翻蔓就是将秧子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下面咱们说下为什么会对红薯进行提蔓和翻蔓。在红薯快速生长期,红薯膨大需要很多养分,红薯有个特点,就是秧子长到哪里根扎到哪里,而且都会发育成小红薯。以前群众认为不翻蔓的话。秧子和小红薯会争夺根块的养分,降低产量。现在科研人员经过实践论证发现,翻蔓虽然斩断了不定根,但是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产量提高不明显。因此提倡采用提蔓的方法。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我在老家,都用一个小三齿,顺着垄沟,稍微提下就行,省时省力效果还挺好。提蔓时配合红薯摘心法,那样效果更佳。就是在提蔓的时候将秧子尖1-3公分摘除,遏制秧子疯长。但是个人觉着如果种植面积比较大,这种方法比较费人工可以着情考虑。

除此之外红薯增产,还可以在红薯根块膨大期叶面喷肥和在红薯后期拱窝的时候根部灌草木灰水(因为各地气候和土壤不同具体叶面肥的选择和草木灰的浓度可以咨询当地技术人员)。这两种方法不仅能增产,而且口感好。








中国香瓜之乡蒂落果蔬


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伏天气,温度比较的高,尤其是特别的炎热,而且雨水也比较的充沛,可以说,在三伏天气应该是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的天气。尤其是三伏天气里杂草生长得非常的快,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的话,庄稼地地里就荒了。尤其是三伏天气里红薯必须做好管理,否则的话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在这段时间红薯会出现旺长的现象,而且红薯秧生须根夺取养分,也会造成红薯产量下降。



在过去对红薯控旺传统技术以及控制红薯生须根一般采用红薯提藤和翻藤技术,这种技术费事费力而且才能够使得红薯秧受到一定的损伤。但对于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区别,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

红薯提藤技术:对于红薯提藤技术是我国红薯种植的传统技术,这种技术对于红薯不可能起到控旺的效果,只是对红薯的秧生须根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能够减少红薯秧分散块茎的养分。但是因为三伏天的温度非常的高,而且雨水又非常的充沛,紧接着又继续在生须根,所以不起到一定的作用性。



红薯翻藤技术:红薯翻藤技术也是我国以前种植红薯的一个传统技术,对于红薯翻藤确实有一定的控旺效果,尤其是在晴朗的天气,红薯翻藤能够使得红薯秧上生的须根被晒干,这样也减少了红薯藤分养分,但对红薯秧的损害性非常的大,降低了红薯产量。

从两种技术来看,红薯翻藤比红薯提藤的技术效果要好一些,而且能起到一部分的控旺效果。但是现在防止红薯徒长都是使用化学药品控旺法,我们这里是亚洲红薯种植的最大基地,有多年的红薯种植经验,所以对于红薯的控旺技术有非常好的先进经验。那就是使用红薯控旺剂,一般是在红薯秧到了垄底以后开始第1次控旺,这是控旺的效果要轻一些,不要一次性控制住,也就是少喷洒控旺剂,在红薯秧长到临垄的垄顶进行第2次控旺,一定要控制住,应该时间在8月底。



总之,对于红薯提藤和红薯翻藤技术都是传统的红薯秧控旺技术,在三伏天的季节里,这种两种技术是比较差的,但红薯翻藤技术比红薯提藤技术的效果要好一些,只是在短时间内起到控旺的效果,而且也能够起到控制红薯秧生须根的作用。现在采取化学药品对红薯秧控旺效果非常的好,对于红薯秧生须根方法也很简单,在红薯苗定植以后,对红薯地里喷洒除草剂就能够起到效果。如果当时没有喷洒除草剂,现在可以一边翻藤红薯秧,一边在喷洒除草剂,这样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农一姐


红薯为什么要提蔓和翻蔓,有没有这必要。答案是肯定有,那么为什么要提蔓翻蔓?

是由于红薯的特性决定的,红薯是虅蔓植物。它虅长到那里,就会自然生根。长进土壤里,任由它生长。

就会跟主根抢营养,主根营养不良。就会造成红薯难成型,个头小影响红薯的产量。提蔓和翻蔓就是防止,须根扎进土里生长。


提蔓

提蔓是红薯长到两尺长左右,把虅蔓轻轻提起来。把须根扒掉,提的时候不要伤着红薯叶。红薯尖,然后顺便把里面的草扒掉。

翻蔓

其实提蔓和翻蔓起到的都是一样的作用。也是一起完成,就是把提起的红薯虅。扒掉草以后,把红薯虅顺到垄上。

让红薯虅离开土壤,它的须根就没办法往泥土里长。就不会和主根抢营养,红薯块茎才有足够的营养促进红薯成长。



在红薯生长过程中,红薯虅长得太旺怎么办。

说说以前的老办法,在农村都养得有猪,牛,羊它们需要多少青饲料。把长得旺的岔虅割掉,有多少割多少。

解决了红薯的生长,又有了牲畜的青饲料。也不会影响红薯的产量,一举两得的事。

有人说用药物进行控旺

我谈谈自己的观点,药物都是化学成分。先不说对红薯有没有影响,就说有没有这必要。只要人工割掉就行,也不影响产量。



是药物总要錢买,这无行中增加种植成本。有没有这必要,现在种植本来利润就少。都是想办法降低成本,那有增加成本的必要。

这是我个人观点,我们那里种植红薯几十年。没听说用药物控旺,如果有说得不妥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我只是实话实说。

如果说得不对的地方,请留言仁哥愿听教导。


仁哥乡村纪实


红薯提蔓和化控(控制瓜蔓徒长)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绕不过的课题。。

试分析一下红薯高产栽培中为什么必须提蔓和化控:

一,自然生长的环境下红薯的生长及产量状况。红薯蔓长到50cm长时,蔓的节间会生长出大量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很快扎入土壤中,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增大了红薯蔓养分水分供应,蔓长得更旺,随蔓延长气生根会大量爆发,扎入土壤中吸收到土壤中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供蔓生长,循环往复蔓越来越疯长,爬的越来越长,造成蔓的徒长和田间郁闭,蔓头结不出红薯,只长根毛,气生根入土壤后虽能结出大量的小长形的红薯块,但由于太小形不成商品,且产量低,等同于无效种植。

所以红薯生长的中后期整蔓是红薯高产优质栽培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传统翻蔓法。垄左边的蔓翻到垄右边,结合拔草,然后再把垄右边的蔓翻到垄左过去,再拔掉垄右边的草。红薯翻蔓后往往造成蔓子重叠,叶片朝下,虽解决了气生根扎入土壤中造成蔓子徒长,但也使叶片分布不均,叶面积大大降低,极大消弱了光合作用总能力,极大降低了光合物质的总量,极大影响了红薯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与品质。据实验报道红薯块快速澎大期翻蔓与提蔓产量影响达20%。所以红薯翻蔓特别是后期翻蔓是不可取的。

三,提蔓是红薯高产栽培中的必要手段。红薯提蔓的方法,当蔓长60cm时第一次提蔓,提蔓后把扎入土壤中和尚未入土的气生根抹去,不要怕麻烦,否则轻轻一提又放下,气生根会很快又扎入土壤中,起不了大作用。第二次提蔓应在红薯块膨大期,有2一3节气生根入土又扎得不很深时,提蔓把气生根全部抹除。

四,根据红薯品种特性,蔓长蔓旺易徒长的品种,可在蔓长50一60cm时叶面喷洒助壮素,多效唑,奈乙酸进行化控,控制旺长,可简化整蔓增产。

由此可见,合理提蔓和化控可使蔓旺长的品种,增产30%以上,且薯块大而整齐,口感好,商品性好,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好方法。

除此以外,选择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薯块膨大期追施钾肥,浇水,及时病虫害防治,红薯高产便垂手可得。


天道新农


转眼,红薯已扦插一个多月了,今天刚好去田里看了下,有的红薯藤已经有米把长了,短的都有半米多了,长势还可以,茎杆略带紫红色,没有旺长的迹象,暂时还不需要翻藤,或者提藤。

若是红薯叶片宽大,茎杆粗壮节长,并且绿油油的,容易脆断,这就已经是在疯长了,得赶紧控旺。
红薯藤蔓的每个节结处,都有许多根须,深深扎在泥里,吸取地里的肥水。不论是翻藤还是提藤,都是为了斩断这些根须,让藤蔓缓慢吸收,以此达到控旺的目的。
下面我来谈谈翻藤和提藤的区别。

1,翻藤:牵着红薯藤的顶端,轻轻用力,逐一扯断藤蔓上每个节结上的根须,然后随手翻在一边。就这样一垄接一垄的翻藤,每次后一垄的藤蔓,都刚好搭在前一垄的藤蔓上,完全翻离了地面,避免了它的根须再度扎进泥里。

刚翻过藤的田里,一看翻得乱七八糟的,特别是藤蔓节结上的根须,被强行扯断,风吹日晒,整个藤蔓当时就蔫蔫的。但你无需担心,经过露水滋润一夜,自然就恢复了。其实翻滕,能真正有效的控制红薯的徒长。


2,提藤:将红薯藤提起来,扯断藤上的根须,然后原地放下。没有打乱藤蔓原来的分布,看起来整齐自然,恢复得也很快。

提藤也能起到抑制红薯徒长的作用,但只是时间不长。藤蔓依然原样爬在地上,它节结上的根须,会很快重新扎进泥里,吸取大量的养分。


翻藤和提藤,只是控制红薯徒长的方法之一,还可进行药物控制,喷施助壮素、缩节胺之类的,效果很好。也可适时打顶,侧蔓发得太多,可以疏掉一部分。

红薯的发芽率很强,它几乎终其一生都在发芽,然后很快长成藤蔓。在红薯的生长过程中,疏藤是个持久性的活儿。

我是村妇琼姑,这是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希望能帮到你。如有异议,欢迎到评论区讨论。


村妇琼姑


红薯,我们俗称地瓜。在我们农村特别普遍,基本家家户户都能种点。房前屋后可以见到,在菜园地也能见到,在很多地堰边上最常见到,也有一些大片种植户要种在地里。

地瓜种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应该是种上以后比较省心的农作物。地瓜是在地上爬藤生长的,我们家地瓜基本每年就是种在地堰上,一般就在七八月份雨水多,地瓜藤蔓开始长满地的时间去提提或者翻翻,有草再拔拔,基本没什么活。要是种的时候不嫌麻烦盖上地膜,那就更省心了。

问题是红薯提蔓和翻蔓有什么区别?如何防止红薯徒长?红薯提蔓,意思就是把地瓜生长的地瓜藤提起来再放下。一般是在地瓜藤蔓爬到五六十公分的时候,给它做提蔓处理,如果地瓜藤蔓长势一般,那么提蔓这个工作可以少做些,否则隔段时间就得给地瓜提蔓,提蔓的主要目的就是斩断地瓜次生根,减少次生根的营养水分的消耗,让营养集中供给地瓜的生长。

红薯翻蔓,顾名思义也就是把地瓜藤蔓翻过来,这个工作是在地瓜藤长得比较茂盛的时候进行,水分充足,地瓜的次生根就会吸收大量的营养,直接影响地瓜的生长,单纯的提蔓解决不了,就需要翻蔓,翻动之后一段时间地瓜藤蔓生长缓慢,一定注意翻动的力度,不要翻断地瓜翻蔓,要不然一样也会影响地瓜的生长。地瓜藤蔓长势茂盛一般提蔓翻蔓都需要操作。

如果徒长,及早给地瓜藤打心,掐下来叶和茎还能上我们的餐桌,何乐而不为!如果打心晚了就翻翻藤蔓,再不行就把分叉长出来的藤蔓给割了,也能抑制藤蔓徒长,保证地瓜有个好收成。





北方小富士


从实际作用上说,红薯提蔓和翻蔓都属于红薯控旺防徒长的措施。但红薯提蔓和翻蔓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提蔓,只是把红薯茎叶轻轻提起来,切断茎节扎入地表的细弱根后,再放回原处。而翻蔓却是把红薯秧蔓拢起翻向一侧。


红薯提蔓后,既不会造成茎叶损伤,也不会打乱原有分布,只是通过切断茎节细根防止养分分散损失,保证薯块膨大。有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提蔓控旺的红薯,可以增产15%以上。反观红薯翻蔓,因为既打乱了茎叶的原有分布规律,又不可避免地伤害了部分茎叶,致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造成养分流失,结果只会使红薯减产。资料显示,经过2次翻蔓的红薯,平均减产15%左右,经过4次翻蔓的红薯,减产量会上升到20%。

事实上,红薯种植户完全不应该单纯为了控旺而控旺,而应当把控旺的目的着眼于红薯增产上。而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在红薯的整个生长期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三次适时控旺防徒长。


第一次控旺防徒长时间应当选择在红薯定植后的40-50天左右,红薯秧蔓生长到35-45公分左右时进行,对长到50公分的主蔓和长到35公分的侧蔓进行摘顶,控制薯秧徒长,避免养分无畏消耗,促进薯块膨大。一般通过搞好首次次控旺,可使红薯增产20-30%。


第二次控旺防徒长一般选择在定植后的65-70天左右进行,此次控旺应当作为红薯生长季的重点控旺,该提蔓提蔓,该摘顶摘顶。因为此时红薯经过前期生长,已经基本封垄,是通过人工物理方式控制红薯徒长、确保增产的最后机会。


第三次控旺防止徒长需要在定植后的85-90天,薯蔓伸长到60-80公分左右时进行,此时已是盛夏多雨季节,如果雨水充沛,温度高,红薯徒长是必然的。可选用50ppm的多效唑药液进行化学控旺一次。但如果是遭遇伏旱的地方,则不应该控旺,而需要在施浇小水的同时,每亩运用膨大素12克兑水15公斤,间隔7-15天,连续喷雾两次,帮助薯块更好地完成最后的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