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打通資金流“堵點”推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

3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銀保監會等部門負責人介紹支持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有關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目前我國仍然面臨著人員物流不暢、中小企業現金流短缺、防疫物資不足、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不同步、產業鏈整體運轉效率不高等問題。同時,國際疫情的蔓延也對我國復工復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

近期來,為抗擊疫情並有序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金融業持續出臺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為更好發揮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業紓困發展,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把政策落到位,適當下放信用貸款審批權限,加強審計監督等措施。此外,會議還提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據悉,今年前兩個月,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4.2萬億元。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已經超過了1.4萬億元。進一步加大了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對製造業、春耕春種等領域的信貸投放。

除了新增貸款外,銀保監會還支持銀行靈活調整貸款還款安排。支持銀行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含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不得抽貸、壓貸、斷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1月25日以來到期的貸款實施臨時性延遲還本付息的安排。

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表示,受疫情影響,各個行業、企業復工復產進度不一樣。但產業鏈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受到了影響或受阻,上下游的企業可能運轉起來都不會順暢。產業鏈復工復產的背後需要有定的資金流,但目前資金流存在兩個“堵點”:一是核心企業佔用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針對這兩個“堵點”,銀保監會著手從兩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抓核心企業這個產業鏈的關鍵。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自身的發展,鼓勵銀行增加對核心企業資金流動性的支持,包括增加授信額度等。核心企業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後,以預付款的形式向上下游企業支付現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壓力和融資成本,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支持力度。

二是直接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融資支持。上游供貨商可依據核心企業的相關訂單的憑證,如合同或發票,到銀行申請應收賬款的融資。在疫情防控期間,銀保監會鼓勵銀行適當的提高融資比例,增加流動性。對下游經銷商來說,其可依據倉單或存貨進行質押融資,或基於訂單進行預付款的融資。疫情防控期間,對暫時受到疫情影響、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銀行可以適當降低承兌匯票的保證金比例,並適度減免手續費。

在保險方面,銀保監會支持保險機構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減費讓利、適度延後保費繳納時間等方式,加大小微企業的財產保險、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的支持力度。適當減免疫情期間停運的運營車輛、船舶、飛機部分保險費用。

楊麗平表示,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持續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督促銀行保險機構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確保政策落實不打折扣。(中國商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