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所有文章皆是原創,圖片來自於網絡,一切抄襲,侵權一旦發現皆追求其法律責任!

每個原創的碼字工都不容易,請平臺,粉絲和讀者擦亮自己的雙眼!

若是喜歡我的文,請你關注我的人!十分感謝!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電視劇《天道》豆瓣評分9.1


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是為愛而生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為愛而死!

為愛而死的人和故事我們知道很多,比如,莎士比亞筆下的經典人物羅密歐與朱麗葉,比如,經典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男主角傑克。

對於這些為愛而死的人,我們總能很容易就明白其中的緣由,但也有一些為愛而死的人,我們卻不那麼容易窺見其中的道理,比如說,電視劇《天道》中的女主角芮小丹。

說起《天道》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悉,這是一部於2006年上映,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電視劇,該劇改編自作家豆豆的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其主要講述的是女警芮小丹和商業鬼才丁元英之間發生的一場關於商場和情場的故事。

原著小說寫的十分精彩,電視劇改編的也恰到好處,一直以來網上對其也有著很高的評價,至今仍被很多看過的人奉為心中的經典之作。

我自己看過兩遍電視劇,也曾看過兩遍小說原著,可能很多讀者和我一樣,在看過之後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困在心裡解不開,

這個疑問就是,為什麼最後由左小青扮演的女主芮小丹要選擇自殺?

這確實是一個十分值得令人思考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自己之前也一直想不透徹,總認為她再怎樣也沒有自殺的必要,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活著,它不香嗎?

但是,當我拋開其他因素,只以純愛情的角度來思考和理解它時,我一下恍然大悟,終於明白她之所以會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劇中左小青飾演的女主芮小丹

1. 愛情的永恆性在於,我能永遠駐留在你的心裡,你隨時隨地就可以把我拾起來懷念,而並不是我的肉體要一直陪在你身邊

每個曾經擁有愛情的女人,都渴望這份愛情能夠長長久久到永恆,芮小丹也不例外。

但她一直知道,他們最後註定是不會在一起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她希望丁元英在王廟村為她書寫一個神話來作為他們愛情的禮物和見證,以便證明和紀念她自己曾經被這樣的一個男人愛過。

芮小丹也知道,無論如何她都是留不住丁元英的,他們之間的愛情隨時都可能在某一刻就戛然而止了,所以,她一直追求的並不是肉體上的短暫陪伴,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而當她發生這樣的變故之後,這個戛然而止的轉折點和需要她做最後抉擇的時刻就來臨了。

他們之間,這份愛情的真假和對錯已經無需多做說明,她曾經問過丁元英這個問題,丁元英給她的回答是,一份需要被證明是對還是錯的感情,證明這份感情本身就是錯的

所以,於她而言,對錯真假她在心裡是能夠完全斷定的,也不需要再多做證明,她現在最想要的,是這份愛情的永恆,她希望這份愛情對於他們彼此來說都是永恆的。

這份看似抽象的永恆性,對她而言,卻遠比貼身陪伴更有意義和價值。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

在電影《歲月無聲》中,馬思純扮演的女主對男主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真的愛我,那你一輩子都得記得我,你一輩子都不要忘記。

毋庸置疑,芮小丹是希望自己一輩子都被丁元英記住而不被忘記的,她的肉體雖然不能永遠陪在他身邊,但是,她希望她們的愛情可以一直停留在彼此的心裡,而不只是匆匆來過就徹底溜走。

本來,她還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為這樣的永恆做出努力,但遭此變故,她不得不改變自己原本的一切計劃,從而換個方式讓這種永恆性得以延續。

死亡,這個需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價確實很大,但對她來說,卻也十分值得,因為只有這樣,他們之間的愛情才能永恆。

普希金曾寫過這樣一首詩叫《我的名字》

在你孤獨,悲傷的日子,請你悄悄地念一念我的名字

並且說:有人在思念我,在世間我活在一個人的心裡。

芮小丹死後,丁元英必然會感受到短暫的孤獨和悲傷,但此後他的心裡卻會永遠念著一個叫芮小丹的女人。

我想,芮小丹最後的願景一定就像是這首詩所表達的那樣,永遠活在這個世間的一個人心裡,因為那代表著永恆。

所以最後,她選擇死亡,這並不是一種我們認為的逃避方式,相反,它是一種直面的態度和表現,這種直白的方式我們雖然看著有些許的殘忍,但於她而言卻是無比幸福和正確的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劇中的臺詞

2. 每一個追求完美愛情的人,不僅想要在精神思想和認知上做到完美,身體上也一樣要求它是完美的

在愛情上,芮小丹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她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儘可能的匹配上對方。

所以,她一直督促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境界,同時不斷讓丁元英為她指點迷津,以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接近他的層次。

她追求完美的愛情,在精神思想還有認知上,對於這些所要求的完美性,她都可以一步步的努力讓自己達到一個自認為完美的狀態。

但是此刻,她的身體卻永遠也不可能再達到完美了,她不能接受,她和丁元英之間的愛情也不能接受,不但不能夠接受,而且也承受不起這樣的變故。

所以無論如何,她是不會願意讓丁元英看見自己最醜的樣子的,她也不願意讓他看到自己身體不完美的樣子,那樣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心靈上的煎熬,她需要保護好自己在愛情裡這點最後的尊嚴。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劇中的經典臺詞

當初,她愛他的時候是那麼的利落乾脆,如今,她也依然不允許自己的愛有任何的拖泥帶水。

更為重要的是,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丁元英最想要的是自由,所以,她需要還給他一個原本就屬於他的自由。

以前,她身體健全,雖然知道他有一天會離開,但內心仍懷有不捨和僥倖,如今,身體殘缺的她正好給自己一個徹底離開的理由。

她的死,是要徹底斬斷內心最後一絲的羈絆,否則活下來,她要怎麼去面對丁元英,她又要怎麼去面對他們的愛情。

當然,如果可以我想她是不願以這種方式離開這個美好人間和丁元英的,但世事難料,人生遭遇這樣的不測,她的命雖然保住了,但她失去了雙腿,容顏也徹底被毀。

追求完美愛情的她,知道自己不再有愛他的能力,也不再有愛他的勇氣,至少在身體上,她已經不是完美的了。

對她來說,這就是他們這份愛情最好的結果,她雖然沒有預見最後的結局會是這樣,但是,當事情真的這樣發展的時候,死亡這個選擇無疑是最好的。

泰戈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若愛她,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她,並且給她自由。

她希望自己的愛可以永遠包圍他,她也希望他可以自由,所以死亡是一個雙贏的選擇,而一份自由,是她能贈予他最後的禮物。

所以,她需要這樣去做,成全自己,也成全丁元英。

因為,每一份好而完美的愛情,都是一種成全而不是隻讓某一方單純的感動,她是一個明白人,她不可能不懂得這個道理。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劇中的經典臺詞

3.愛情的最高境界,便是“向死而愛”, 能為情為愛而死,本來就是愛情裡的一個好歸宿

德國著名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名著《存在與時間》裡,曾對生命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向死而生”,意指人是由生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但對芮小丹來說,她的生命不是向死而生的,她是向死而愛的。

對,就是向死而愛的,因為,她真的是太愛太愛丁元英了。

記得在原著中,丁元英曾對韓楚風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之間的一個情字

正所謂,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所以,壓死芮小丹生命的最後一棵稻草,必定是她內心的那個愛字了。

我相信,當芮小丹選擇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她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像她這麼聰明理性的女人,不可能會傻到讓自己純粹用意氣用事,一怒之下就絕望的了結生命。

她在心裡必然經過了反覆的思量,她的腦海必定經過了頑強的鬥爭,但因為愛,她徹底下定了決心。

所以,當她開槍的那一刻,她的快樂一定是大於悲傷的,她臉上一定是洋溢著微笑的,就像當初第一次,她緊緊抱著丁元英的那個大雨滂沱的下午一樣,因為她知道,所有的一切終於都可以徹底釋懷了,她為自己做的選擇感到慶幸。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劇中的丁元英和芮小丹

很多人,都會覺得她的選擇太傻了,就像最初的自己一樣,為什麼一定要走上這條極端的路呢?甚至,包括她的好朋友肖亞文也不理解。

但其實,她才是那個最有智慧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在愛情裡最想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又是什麼,應該奉獻的是什麼,不該強求的又是什麼。

所以,丁元英也明白,她打給他最後一個電話的目地就是為了告別 ,而他對她不做任何的勸阻,就是為了讓她好好的告別。

因為,他懂她,因為,他愛她。

若是可以,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用死亡來證明自己的愛,無論這份愛有多真摯,又有多深沉,因為,那並不是當初我們選擇去愛的本意,但是,當一份愛真的發展到這一步時,生命的終結也不妨是一個好的歸宿。

因為,有愛的地方,它所延續的生命和寄託,才有它最為實際的意義

就像梵高曾說的那樣:

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所以,有她愛在的地方,就有她的人在,生命便可以欣欣向榮,因此以這樣的方式作為完結,也許並非如她最初所想,但最後這樣的結局,也許也正如她所願,所以,她選擇了死亡!


與君共勉

以純愛情的角度看《天道》,才能懂芮小丹為什麼在最後會選擇自殺

PS:嗨!你好

我是餘一,也是一條陸地上的魚,喜歡每個文字,同樣也喜歡每個喜歡我文字的你們。

所以,若是我的文字能夠有幸得到你們的喜歡,將不勝感激,能關注我,那就再好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