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都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帝王中的典範,但是,近些年來網上翻案風盛行,標新立異的觀點層出不窮,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歷史人物進行顛覆性評價,而李世民作為標杆式的人物,自然未能倖免。不過,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早已彪炳青史,想要推翻實在是太困難了。於是乎,有些人就開始另闢蹊徑,從其他方面入手批判李世民。修宮殿,也就成了他們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李世民

說實話,李世民當皇帝確實厲害,但要說修宮殿,實在是太不突出,終其一生,也就修了幾個宮殿,要麼規模很小,要麼非常樸素。不但完全不能和他之前的隋朝楊氏父子相比,而且也大幅落後於他身後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兩口子。

此外,必須指出的是,修宮殿本身,並不能認為就是暴政,宮殿的基本功能是居住和處理政務,就類似於現在建造住宅樓和辦公樓,你能說它不對嗎?之所以有的皇帝大興土木被後人批判,是因為他們建造的宮殿過於奢華,完全超過了正常居住和處理政務的需要;同時,他們在建造時濫用民力,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生活,搞得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而李世民修建宮殿,並沒有出現上面的問題。

李世民反覆強調修建宮殿一定要樸素,因為宮殿奢華問題還專門處罰過將作大匠竇璡。至於李世民修建的部分宮殿(例如玉華宮)耗費比較大,主要是因為建築規模比較大,李世民把百官的辦公場所都建起來了,攤子鋪的大,耗費自然也就相對較大。但玉華宮本身非常樸素,仍然只是滿足基本的居住和處理政務的需要。

李世民修宮殿也並未破壞正常的經濟生活,當然,既然是修宮殿,百姓就要服力役,一旦服力役,其經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苛責古人,在唐朝前期,百姓服力役是法令明確規定的,課口每年要服役20天(如有需要,最多加到50天),作為皇帝,要做的不是不讓百姓服力役,而是要把握好度,將其控制在百姓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在貞觀年間,百姓並未因為修建宮殿而出現大規模騷動,說明李世民在這方面做的是不錯的。

因此,僅就修宮殿而言,李世民也沒有什麼黑點。

但是,誰讓李世民留給後人的黑點太少呢。沒有黑點,創造黑點也要批判,終於,經過仔細搜索後,有人貌似找到了李世民在修宮殿方面的一個大黑點,那就是貞觀十四年(640)修建襄城宮,據說李世民為此使用了多達190萬人,耗時1年才修成。

具體情況究竟是什麼樣的呢?本文對此詳細分析一下。

一、修建襄城宮的相關記載

據《唐會要》卷30記載:

(貞觀)十四年(640)八月五日,營襄城宮。初,太宗將幸洛陽,遣將作大匠閻立德,訪可清暑之地,以建離宮。遂於汝州西山,前臨汝水,傍通廣城澤,以置宮焉。役工一百九十萬,雜費稱是

至(貞觀)十五年(641)三月七日,幸襄城宮。及至,暑熱甚,又多毒虺。太宗大怒,九日,免立德官,而罷其宮,分賜百姓

(《冊府元龜》卷14、卷625記載略同,《新唐書》閻立德傳記載較為簡略,“役凡百餘萬”)

據此看,貞觀十四年(640)八月,李世民計劃巡視洛陽,命令將作大匠閻立德找一個清涼避暑之地修建離宮。閻立德就在河南汝州建了一座宮殿,是為襄城宮。等到貞觀十五年(641)三月,李世民到達襄城宮後,發現宮殿裡面很熱,又有很多毒蟲,於是大怒,免去了閻立德官職,廢棄襄城宮,將襄城宮的磚瓦木石等材料分賜給百姓。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閻立德

襄城宮事件本身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問題出現在修建襄城宮的耗費方面,史書說“役工一百九十萬,雜費稱是”,這裡的“役工一百九十萬”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意思是動用了役工190萬人,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嚴重的濫用民力。

那麼,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認為,這裡的“役工一百九十萬”,指的是役使工匠的耗費是190萬,而不是人數是190萬。下面我就具體分析一下。

二、貞觀年間唐朝不可能因修建宮殿而役使190萬人

襄城宮修建於貞觀十四年(640),當時唐朝全國有多少人呢?根據《舊唐書》地理志的統計數據,貞觀十三年(639),唐朝全國在籍人口是300餘萬戶、1200餘萬口。

這裡面,能夠承擔賦役的人口(課口)有多少呢?史書沒有直接記載,但我們可以進行推算。

查《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天寶十三年(754),全國人口為52,880,488人,其中,課口為7,662,800人,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4.5%。

查《通典》食貨典記載,天寶十四年(755),全國人口為52919309人,其中,課口為8208321人,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5.5%。乾元三年(760),全國人口為16,990,386人其中,其中,課口為2,370,799人,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4.0%。

通過上述三個數據,可以大致看出唐朝前期課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情況。

我們就拿最高比例15.5%來推算,貞觀十三年(639),全國人口1200餘萬人,據此推算課口為186萬。

也就是說當時全國能夠承擔賦稅和力役的只有大約186萬人。

如果修建襄城宮居然要動用190萬人,那就說明,李世民把全國的課口都調去河南汝州了。朝廷不收租庸調了?朝廷沒有其他需要服力役的事情了?百姓不繼續生活了?全國其他所有的事情都停擺了?

而且,汝州巴掌大的地方,這190萬人的吃住問題如何解決?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汝州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明確的說,所謂“役工一百九十萬”,指的斷然不可能是190萬人。

三、“役工一百九十萬”含義分析

其實,只要通讀史書原文,我們就可以大致判斷出含義:

役工一百九十萬,雜費稱是

請注意後面這句“雜費稱是”,“稱是”,意思是相稱、相當。舉個《資治通鑑》的例子:

時官有布二十萬匹,金銀五千斤,錢億萬,絹數萬匹,他物稱是

胡三省在此明確註釋為:言他物與布金銀錢絹相稱也。

也就是說,只有在說到同一類事物的時候,才能用到“稱是”,上面的例子,說的就都是財物。

回到襄城宮這件事情上,後面既然說了“雜費稱是”,說的是耗費、費用,依此反推,前面說的“役工一百九十萬”,也必然指的是耗費、費用,具體說是役使工匠要產生的耗費、費用。

關於這一點,我在史料記載中也找到了佐證,這裡舉出《續通志》為證。

據《續通志》卷212記載:

乃起襄城宮於汝州西山,費百餘萬

很顯然,《續通志》認為,所謂“役工一百九十萬”,指的就是役使工匠產生的耗費、費用。

至於說這裡的耗費、費用究竟是指什麼,我提出兩種解讀:

(一)金錢意義上的費用

在唐朝前期,實行租庸調製,凡是課口,每年要服力役20天(如果沒服,則需要繳納一定費用,這就是租庸調中的“庸”),如國家有需要,可以在20天之外加役,加15天(合計35天)可以免除“調”,加30天(合計50天)則可以“租調”全免。但是,通常情況下,每年力役最多也就加到50天,超過50天,如果朝廷還要讓人出力役,那就得花錢僱。(這裡說的是通常情況,隋煬帝那種把人往死裡用的不算)

因此,役使工匠是會產生費用的,至少會減少朝廷的“庸”的收入,如果時間長了,還會額外產生僱傭的費用。

比如,唐玄宗時期,曾修建大明宮,後又因故緩修,為此,唐玄宗發佈《緩修大明宮詔》,特意指出:

所有先役工匠,即優還價值,勿令懸欠,仍即放散。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唐玄宗

可見,當時對於修建大明宮的工匠,朝廷是需要付錢的。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大明宮

除僱傭工匠的費用之外,為了保證工程項目正常建設,朝廷還有其他一些必需的支出,都要計算在內。

至於這一費用的計量單位,是計量布帛的尺、丈、匹,還是計量開元通寶的文、貫,我並不確定,留待以後再詳細研究。

(二)工作量意義上的耗費

當時,對於營造事務,也經常會用工作量來衡量其耗費。我舉三個例子:

1、張玄素勸諫

貞觀初年,李世民想修洛陽宮,給事中張玄素上書勸諫,提到他看過隋朝建造宮殿時,從南方豫章郡運送大型木材時的場景:

臣又嘗見隋室造殿,楹棟宏壯,大木非隨近所有,多從豫章採來。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皆以生鐵為之,若用木輪,便即火出。鐵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壞,仍數百人別齎鐵轂以隨之,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略計一柱,已用數十萬功,則餘費又過於此。(《舊唐書》張玄素傳)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張玄素劇照

根據張玄素的描述,當時拖拽一根大木頭,就需要2000人用生鐵做的軲轆(鐵轂)運送,另有數百人單獨攜帶其他的鐵軲轆跟隨,用於隨時更換損壞的鐵軲轆。運送一根大木頭,就需要耗費數十萬工作量(數十萬功)。

至於工作量的具體計量方式,我不能完全確定,但是推測使用的應該是“人天”的方式,即一個人工作一天是一個計量單位。因為,按照張玄素的描述,木材從豫章郡運往北方(張玄素是河東蒲州人,隋末在河北景城縣任職,他看到造宮殿的場景只能在北方),大概要走二三千里的路,每天走二三十里,大約需要100天左右才能到達,二三千人乘以100,就是二三十萬,符合張玄素“數十萬功”的描述。

2、劉仁軌勸諫

貞觀十四年(640),李世民到同州校獵,櫟陽丞劉仁軌上表勸諫,提到:

今既供承獵事,兼之修理橋道,縱大簡略,動費一二萬工,百姓收斂,實為狼狽。(《舊唐書》劉仁軌傳)

請注意,劉仁軌用詞是“費”,即耗費,所以這裡的“一二萬工”,指的並不是人數,而是工作量。正因為如此,《資治通鑑》才將其明確記載為“動費一二萬”。

據此判斷,當時的“工”與“功”字可能是存在混用情況的。

3、安市之戰

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進攻高句麗安市城,曾命江夏王李道宗在城外修築土山:

江夏王道宗督眾築土山於城東南隅,浸逼其城,……築山晝夜不息,凡六旬,用功五十萬。(《資治通鑑》貞觀十九年)

這裡的“用功五十萬”,指的也是60天(六旬)的工作量,據此反推,應該有差不多8000多唐軍參與了修築土山。

具體到修築襄城宮的所謂“役工一百九十萬”,我認為,上述兩種解讀都說得通。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傾向於工作量的解釋,即“役

一百九十萬”。

至於為了修築襄城宮到底投入了多少人,由於修築襄城宮的持續時間不能確定,因此,不是很好推測。假設襄城宮是從貞觀十四年(640)八月一直修建到貞觀十五年(641)三月,耗時7個月、210天,則投入工匠大約9000人;假設只是使用了貞觀十四年和貞觀十五年兩年的力役時間,則耗時100天(因為通常來說,每年力役最多50天,2年合計100天),相應的,投入工匠大約1.9萬人。需要指出的是,投入的這些人裡,並不是簡單的臨時從當地及周圍百姓中抽調,因為將作監自己是有編制內的工匠的,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將作監有“短蕃匠一萬二千七百四十四人,明資匠二百六十人”,二者相加就是1.3萬工匠,足以應付襄城宮的主體營造,最多需要臨時徵發一部分百姓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而已。

總之,修建襄城宮,投入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並不是很多。

四、李世民對襄城宮事件的處理

由於閻立德選址嚴重不當,導致襄城宮無法居住,因此李世民處罰了閻立德,免去了閻立德的官。這算是正常處理。當然,閻立德作為負責營造的官員,絕非無能之輩,襄城宮這一次明顯是發揮失常了,因此,李世民並未將閻立德一棍子打死,不久又重新啟用閻立德,貞觀十八年(644)李世民征討高句麗,閻立德負責海船建造、土山建造、橋樑建造,此後又負責修建了翠微宮、玉華宮、及李世民的山陵(昭陵),均圓滿完成了任務。

李世民為修建宮殿而動用了190萬人?請先搞清楚當時全國有多少人

昭陵

比較特別的是,對於無法使用的襄城宮,李世民決定拆毀,將磚瓦木石等分賜給百姓,“罷其宮,分賜百姓”。個人認為,這一處置,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剛修的宮殿根本沒法住,必然讓李世民很沒面子,按說,一般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儘量低調,不能住就閒著唄,但不能對外大肆宣傳,搞得盡人皆知。但是,李世民並沒有這麼做,他選擇了直接面對失誤,並盡最大可能減輕普通百姓的損失。說實話,百姓分到了襄城宮拆下來的磚瓦木石,同時也就意味著他們都知道襄城宮修失敗了,私底下的議論是不可避免的。即便如此,李世民仍然選擇拆毀襄城宮,分賜百姓,是很難得的。

以上是我對貞觀年間襄城宮事件的分析,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