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在中國歷史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名將並不罕見,但最後的下場能夠做到壽終正寢的寥寥無幾,“狡兔死、走狗烹”大概是功高震主將領們的最終宿命。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就拿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的將領來說,張巡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結果得不到朝廷的援軍被殺。顏真卿率領河北大部分州郡重新歸順朝廷,晚年遭人陷害,不屈被殺。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二號功臣,最後得罪宦官憂鬱而死。僕固懷恩滿門忠烈,後來被逼到舉兵叛唐。

而郭子儀呢,賜號“尚父”,食邑兩千戶,死後追贈太師,賜諡號忠武,配享太廟,陪葬建陵,唐德宗廢朝五日,命群臣弔唁,親自為郭子儀送葬。為了凸顯郭子儀的功績,郭子儀的葬禮超越了禮制,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殊榮。那麼,郭子儀如此功高震主,是怎麼做到壽終正寢的呢?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郭子儀絕對忠心!郭子儀在安史之亂時擔任朔方節度使,潼關失守、哥舒翰投降、宰相房琯戰敗之後,唐肅宗李亨手下能依仗的軍隊只有朔方軍,面對不十分信任自己的唐肅宗,郭子儀還是擔當了平叛的主力。期間兩次收復長安、退回紇兵、抵禦吐蕃等,郭子儀居功至偉。

郭子儀任勞任怨!一開始郭子儀率領朔方軍趕回靈武,唐肅宗就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宰相,仍兼朔方節度使,後來因功升任天下兵馬副元帥,以兵部尚書、宰相兼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要知道安祿山也僅僅是三鎮節度使而已,郭子儀此時已經位極人臣,超過了安祿山,難免受到皇帝的猜忌。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於是郭子儀多次被罷免兵權,每次郭子儀都將兵權奉還。然而不久之後郭子儀又被起用,事實上唐朝中後期的戰亂,離開有能力的武將根本收拾不了。經歷多次大起大落,郭子儀都能來去自如、毫無怨言,這是古代大多數將領所不能做到的。

郭子儀團結同志、禮遇奸賊!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擔任牙門都將的時候,因為各自老長官的原因,私下裡關係並不好。等郭子儀做了節度使,推薦李光弼去上陣殺敵,李光弼居然以為郭子儀要害他。李光弼去入見郭子儀請求一死,但請郭子儀赦免他的家人。郭子儀流著淚對他說,現在皇帝都避難去了,沒有你幫助,我怎麼破敵,於是雙方冰釋前嫌,共商破敵之策。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但凡是名將,大多不齒與奸賊為伍,郭子儀是個例外。當時大宦官魚朝恩為人專橫,在朝中經常陷害忠良,郭子儀自然被忌恨,他派人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朝廷一片譁然,都以為郭子儀會舉兵反叛。

結果郭子儀非但沒有追究魚朝恩的責任,反而對皇帝說自己手下的士兵經常毀壞別人的墳墓,這次的事情是因為臣自己不忠不孝遭受了天譴,連魚朝恩都倍感意外。後來魚朝恩設宴邀請郭子儀,郭子儀坦然赴宴,其誠懇徹底折服了魚朝恩,因此朝中的奸人很少針對郭子儀。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郭子儀頗有名將王翦的遺風。王翦滅楚之前,向秦王嬴政要了一大堆田地、宅院,以消除秦王的猜忌之心。郭子儀認為他自己已經功高蓋主,如果再清正廉潔,勢必會招攬到天下人心,皇帝是不會對自己放心的。於是郭子儀在生活上極度奢侈放縱,置辦大量良田美宅,美姬無數,在當時的京城都知道郭子儀府中的富裕。

他手下的幕僚認為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會給郭子儀的名聲帶來損害,因此力勸郭子儀要收斂一下,多為國家著想。郭子儀聽到這話卻忍不住笑了起來,如果我按照你的建議去做,陛下反而會懷疑我另有所圖。郭子儀的這些做法,的確起到了混淆視聽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當然了,郭子儀能力出眾、戰功赫赫,包括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 擊敗吐蕃、党項的入侵等等。像郭子儀這樣能力強、情商高的完美將領,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可以說是專門為唐朝中期皇帝洗地的老黃牛。能遇上郭子儀這樣的將領,是皇帝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即使是勇武如李世民、李治,手下也沒有這麼完美的將領!

李靖是唐朝的開國元勳,卻很早就準備把李淵李世民父子謀反的計劃告訴隋煬帝;

李勣是瓦崗寨的降將,卻幫助武則天取得了通天的權勢;

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很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壽終正寢?

蘇定方有不世之功,卻被輿論塑造成擁護武則天的人;

薛萬徹兄弟都曾是李建成的死黨;

平定安史之亂的將領就更不必說了。

所以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將領那麼多,為什麼偏偏郭子儀能夠壽終正寢,答案顯而易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