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都有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此生似無解


就業難不難,容易不容易,有很多因素影響,需要綜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一、要看你的畢業學校

畢業於985、211高校,和畢業於雙非高校是不一樣的。畢業於本科和專科,在就業上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就業難。有的專科也很好就業,有的雙非高校畢業生也很好就業。

二、要看你的所學專業

每一個專業的就業前景不同,在不同時期,不同專業,在不同地區的就業情況也不同。

三、要看你的就業意願

公務員、選調生、考研、事業單位、著名央企等,去這些單位就業,不是那麼容易,他們在招聘時要求比較高。但是,去一般企業就業,就比較容易了。尤其是土木工程、測繪等需要去施工現場的,就也更加容易。

四、要看你的努力情況

在校期間是否努力學習了,還是混過來的。努力學,成績好,個人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自然相對好就業。不學習,天天逃課,啥都不會,你怎麼就業?

五、要看你的德行修養

德重於才。要孝敬父母,要尊敬老師,不佔小便宜,不沾染色情邪淫,這些很關鍵,這是最基礎的。

每天早起用功讀書,勤儉節約,有奉獻精神,樂於助人,這些也很關鍵。祝各位畢業生就業順利。


筆耕心地


你好,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對這個問題,我也有一定的思考,為什麼每年都有就業難的問題,這是由學生自身,高校本身,企業單位多方面造成的。

第一,從主觀上講,就大學生本身而言:一是期待過高。我在上就業指導課的時候,曾經發布過問卷,大學生普遍就業的期望薪資在5000元以上,就業單位傾向於大型國企,上市公司,外企等有實力的單位,而對小型民營企業考慮的較少。客觀來說,與其自身實力相比,他們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二是95後大學生,畢業即工作的觀念越來越淡化。我們班級有一半的學生認為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寧願不去工作,畢業之後反而是更多選擇待業、旅遊,考研、考公。三是職業規劃缺失。他們對未來有過思考,但是喜歡跟風,看媒體,看輿論,然後看看大家都說什麼在流行,總是搖擺不定。對自己缺乏正確客觀的分析和認識。

第二,客觀上說,一是高校盲目擴招。為了生源,在軟硬件都沒有完善的時候,就毫無限制新增專業,增加招生人數。二是一部分專業設置錯位。要麼存在一些專業已經不符合市場需求;要麼存在某些熱門專業大量的學校開設,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三是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不符合市場要求,所教非所用。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繫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與企業技能要求也相差甚遠,所學知識轉化率差。

第三,企業單位也應該想想自身的問題。比如福利保障不到位,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也沒有。起薪較低,升幅不大,晉升途徑不暢通;盲目追求高學歷;同時,用人單位還設置經驗、性別等障礙拒絕應屆畢業生。

總之,不可否認在大學生就業時候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我也看到一些問題慢慢在改善,比如我所在的學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在專業的設置上更多考慮市場需求,甚至進行校企合作,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對於大學生,也希望多方合力,比如社會媒體輿論宣傳,家庭教育,學校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做小夕老師的小乖乖


大學生就業根本就不難,所謂的難是指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謂大學生。

就現在而言,中國的就業率得說相當好,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工作。可就是沒有,一瓶不滿,半瓶逛的人做的工作。

咱們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是蜜罐兒里長大的。有幾個能吃苦的?又有幾個能抗壓的?我行我素自命不凡,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在校就不務正業,專業課學的一踏糊塗,更有甚者,恐怕畢業證都沒撈著。

你說那個用人單位願用他她?公司用你,是讓你為公司出力而不去享清福。即使真的用你了,你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嗎?你能把這項業務幹好嗎?

不要總怨天尤人,遇事要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原因。農民工都能找到活,你一個堂堂的大學生找不到活幹?這樣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己的毛病。

現在不是人才過剩,而是人才奇缺。到什麼時候都是這樣,國家把人才視為珍寶。然而對鏡自照,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成沒成才?這樣做你就知道你自己的位置了。

現在大學,比高中好上,只要你有錢學校就收你,畢業之後自行就業,跟學校沒有太大的關係,學校也不承擔這份責任。無論是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還是普通大專學校,只要你在裡面念三年四年的出來通稱大學生。那麼你是那個層次的?你這幾年在校都幹了些什麼?你佩不佩一個好大學生的稱號?

現在的孩子,誰不是大學畢業,奇怪嗎?稀奇嗎?我真的希望有的人,別把大學生這三個字都給玷汙了,因為你不佩!

我們要清楚一點,國家缺的是人才,而不缺廢材。真正的人才,好的大學生,無論到何時何地都是搶手貨。最好都自我檢查一下,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大學生。

所以我要說:真正的好大學生,就業不難;真正不怕吃苦的大學生就業也不難(包括那些學混子)。就怕你不願意幹。這就是我的觀點,歡迎你的評論,謝謝!


弘法2


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一方面是企業招不到合適的員工,那麼這些問題出在哪裡呢?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除去一部分考研的學生,一部分考公務員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就是面臨著就業問題。

那麼面臨就業問題的這些學生,你如果問他們有沒有什麼具體目標,可能只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大部分的學生是茫然的,為了找工作而焦慮的,而且沒有具體目標。那麼為什麼每年都要大學生就業難得問題出現呢?我們來看看原因:

  • 高不成低不就”是大學生就業的普遍現象。

朋友是一家體育用品零售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每年大學生即將畢業的時候,都會被邀請去各個學校進行“校招”。但是每次去校招的效果都不明顯,因為他們主要是招聘一線的銷售人員。

朋友說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如果公司招聘一個前臺或者行政助理,工資3000元左右,至少可以收到幾十份的大學生求職簡歷;但是如果公司招聘的是一線銷售人員,工資5000元左右,幾乎沒有大學生會來投遞簡歷。

原因是什麼呢?明明就工資而言,一線銷售人員的工資明顯高於前臺或者行政助理,而且銷售人員的晉升空間更大。可是有些大學生們就不會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自己念過大學,就應該坐在辦公室裡辦公,怎麼能去做銷售呢?做銷售的都是一些沒有上過大學的人……

“高不成低不就”,是很多人力資源們對於剛剛畢業大學生的評價,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的才華支撐不起自己想要獲得高工資高職位的野心,所以就業困難。

  • 沒有工作經驗,這是大學生就業時候的軟肋。

現在很多招聘公司,都希望能夠招聘有經驗的人員,希望招聘到公司能夠立馬上手進行工作。而大學生們普遍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社會閱歷,就像是一張白紙,需要用人單位進行手把手的培訓才能上崗。

雖然每年大學生畢業前都會有實習這一項,但是很多大學生沒有找到對口的單位或者對口的職位,他們可能會隨便找一個工作混個實習報告。甚至有的學生沒有去實習,直接找人幫忙混一個實習報告出來。這樣怎麼能夠積累工作經驗呢?應聘的時候,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將是大學生就業的軟肋。

  • 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大學生們的就業通病。

大學生們讀大學的時候都是有自己的專業了,可是畢業後真正從事專業的有多少呢?畢業五年後我們班同學聚會,扣除那些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同學,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從事本專業工作,三分之一的同學工作和專業有一點擦邊,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同學工作和專業風馬牛不相及。

職位規劃,大家雖然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但是真正做到的不多。一些大學生就業的時候都是想著“先找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再說,留在大城市再說。”所以他們沒有目標,沒有職位規劃。

就業問題找出來了,那麼怎麼解決呢?大學生們又能夠做些什麼來改變就業難得問題呢?

首先,大學四年要夯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實習的時候認真實習,讓自己成為優秀畢業生。

每年校招的時候,優秀畢業生總是很受歡迎的,許多企業爭相聘請的對象。優秀畢業生說明他們的專業能力優秀,學習能力強,與人相處的能力也不錯,這樣的人招聘到公司,培訓的話比較容易上手。

如果大學生們能夠把玩手機的時間拿來學習,如果大學生們能夠把玩遊戲的時間拿來看書,如果大學生們能夠把看電視劇的時間拿來做實驗,如果大學生們上課的時候能夠不開小差。那麼你們的專業知識肯定是夯實的,能力肯定是不錯的。

其次,要有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大學的時候就可以找好自己以後的職業目標,多考取一些有用的證書。

大學的專業是不是你喜歡的?如果是,有什麼證書可以考取,到時應聘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加分的呢?

大學的專業如果不是你喜歡的,那麼你打算畢業後從事什麼行業,那個行業有沒有什麼證書是必需的敲門磚呢?

比如教師資格證、英語證書(四級、六級、專業八級)、計算機等級證書、註冊會計師證書等等

最後,調整“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從基層做起一樣有前途。

大學畢業,步入新的狀態,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作為一個社會新手,大學畢業生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努力讓自己變成企業需要的人才!

能夠考上大學,相信大家的學習能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上學的時候多把心思用在學習上,用知識武裝自己。找工作的時候,調整好心態,做好自己的求職簡歷,讓招聘企業眼前一亮。

又是畢業求職季,希望每個大學畢業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暖暖淺談教育


這個問題很現實,我來回答。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其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我認為還是主觀原因造成的。

主觀上是,有那個心,沒那個料;客觀上是,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結果。

1,大學生素有天之驕子之稱,考上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的都可以說是人中龍鳳,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獲得優勢,會有滿足感和驕傲感。這本無可厚非。

可現實是,由於大學的教學考核制度跟高中期間相比較改變了,特別是某些每年招生困難的學校和專業,科目成績上沒了你追我趕的競爭,壓力大大減少,從高中時期的頭懸梁錐刺股變成了六十分萬歲的混文憑,拿到畢業證是唯一動力,而這並不難。可想而知,這部分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素養,並不像我們的那麼紮實。專業基礎不好,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就成了普遍現象,而這個時候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了他們心理最大的坎,結果就是就業難了。這就是主觀方面的原因。

2,自從高校擴招以來,每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都很大,比如今年就有七百多萬的畢業生。畢業生就業主要靠企業招聘或自主創業,入編的只是少數。大家都知道一個現實,名牌企業基本都是到名牌高校校園現招,那些學校畢業生並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而一般企業對尖端人才要求不高,甚至只需要有經驗快上手的求職者,小企業只需要自家親屬圈裡的人,根本不需要外來人才。一般學校的畢業生或冷門專業畢業生,就業選擇餘地確實不大。悲催的是,這部分人佔了每年畢業生的大部分,不可避免就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普遍現象了。這是客觀方面的原因。

3,如何破解?

不管你是哪一類高校畢業生,也不管是什麼專業,既然讀了,就儘量讀好,掌握專業知識,做一個真正有追求的大學生。只要自己有料,專業知識過硬,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再經過經驗積累,就業肯定不是問題。畢竟文憑只代表過去,實力才代表你的高度!

記得一點:好企業永遠缺人才,你努力了,可能缺的就是你!


學渣的春天


我覺得就業難有多方面的原因。

1.自身能力不強

目前,很多大學生在學校裡都屬於混日子,每天自由時間過多,玩手機、玩電腦、看視頻等等,浪費時間,荒廢學業,每次考試也基本都是考前幾周突擊一下混個及格,真正靜下來鑽研和學習的並不多,這就造成了學生專業能力的薄弱,等到找工作了發現很多東西都不會,因此就找不到工作。

2.學生眼高手低

很多應屆生挑選工作時,往往眼高手低,自己能力有限,卻對崗位挑三揀四的,這個工資太低地方太遠就不去,那個工資高待遇好就去試試,到頭來一個工作都找不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本著務實的態度,去尋找自己能做的適合自己的工作。

3.專業就業不好

好不好就業還得看自己學的什麼專業,有些專業就業率高,而有些專業本來就比較偏,招聘的工作也少,不好就業,比如大家常說的生化環材等等,這也是造成難就業的一個因素。

4.應聘供大於求

每年去的企業就那麼多,要招的人也就那麼多,而大學應屆生的數量卻逐年增多,那肯定會造成很多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現狀。


夜半生活


現在的話每年都有很多大學生很難就業其實原因很多。

首先,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很多。在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享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能夠繼續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上大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回到前二三十年大學生還是比較稀有的,那時的文化程度高一點的相對較少,2004年左右的時候很多大學都還包分工的,能考上大學的相對較少,一個班有十個左右已經算不錯了。

其次,時期不同,供需不同,在原來我們國家不算是特別發達,退後二三十年來說,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等都還有待提升,所以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初中高中水平,對於大學生相對較少,更不要說研究生,博士等了,所以供需不足。所以原來的大學生就業較好。而現在普遍都是大學生,研究生也很多了,不管是什麼行業越高的越少的敲門磚肯定是越好的,有人開玩笑說:現在的大學生,拿掃帚一掃就是一鏟子。所以大學生已經很飽和了,我們更需要的是提升自己。

再者,現在的孩子的話家裡都是比較寵愛的,家庭條件普遍還是不錯的,不再為了生計奔波了。所以現在的大學生找工作要求很多,既要工資高,又要清閒,又要五險一金加雙休。這樣的工作有多少呢?現在的一部分大學生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既沒有研究生博士的高學歷,專業知識,也沒有專科生的技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卻想著高工資,多休息,所以也很尷尬。

其實,不管什麼學歷,重要的是願意提升自己,不斷給自己加分。不管做什麼都要能夠吃苦耐勞,多動腦,多做事兒。


盛開的黑色曼陀羅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我們非常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是為什麼呢?每年我們都會有大批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按照常理來看,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怎麼可能呢?但這些確實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歸其根源,我們還要先從大學生身上找問題。

就我個人而言,大學生身上主要有這麼幾個問題:

大學生自己專業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很多大學生經歷了高中那樣緊張、忙碌的生活,到了大學後突然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一降再降。我們都知道,大學只要能把自己的學分修滿,我們都能拿到畢業證。但是,拿到了畢業證並不等於說我們的知識掌握就很透徹,有多少大學生只有在考試的前一個月,或者前一週,才會開始去緊張的進行學習、背書。這樣短時間掌握的知識,上過後不會進行復習,很容易的,就會被遺忘。長而久之,就造成了我們對自己專業領域內的知識,也是隻瞭解,卻不通透。

大學生過於安逸,沒有通過各種比賽、實踐等來提升自己。大學,並不僅僅只是要求知識的增長,更要求我們綜合能力的增長。進入大學,很多事情都是要靠我們自己主動的去尋找,參加,實踐,無疑的,這是很辛苦、很麻煩的一件事。大學中,很多同學脫離了父母,但父母會給我們充足的生活費,大學生在很多時候,並不想讓自己陷入麻煩之中,拿著父母的生活費,平淡而簡單的生活著。

③大學生對自己定位不清。

其實社會上對於大學生提供的崗位還是挺多的,但是有很多畢業生們,眼高手低,認為有些職業,我已經上過大學了,怎麼能再去幹它呢?這就導致了有的職位,幾萬人去搶一個,而有的職位,招聘許多人,卻沒有人應聘的現象。

社會上,一直有一個怪的現象,一邊是“就業難”,另一邊卻是“用工荒”。按道理說,每年有那麼多的畢業生,為什麼還會出現“用工荒”的現象呢?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源於人們的盲目選擇,在一些熱門的,已經飽和了的領域,每年都還有一大批人爭著搶著要進去,比如說:之前的公務員熱。

但是,對於一些冷門的專業,卻遲遲無人問津,比如說:高級技工。這一直是我們很缺人才的一個地方,卻遲遲未能滿足社會所需。

最後,我想說的是: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後,我們應清楚的知道,我們並不比她人優秀多少,甚至,那些早已參加工作的人,經驗要比我們豐富,做事情會比我們更加優秀。我們是從大學畢業了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走出了校門,決不能忘了課堂上老師教我們的:要時刻懷一顆謙卑之心。


鄰家小木子


這個回答你算問對人了,我非常高興能回答“為什麼每年都有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為什麼每年都有大學生就業難?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的?

隨著大規模的大學生擴招之後,大學生的數量是大大激增,這激增速度之快,導致嚴重的大學畢業生供過於求。本科畢業證的含金量也大大減少。

那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問題,當我問到中國自現在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多不多?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本科生已經是爛大街了,走在路上能夠一抓一大把本科畢業生。那在問到中國大專文化水平的大學生在人口比例中佔了多少?我跟大家說一下數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59億人;初中文化 程度的的人口為5.19億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8億人;大專以上水平程度的大學生人口為1.19億人。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從2001年到2017年這七年間,我國高校的畢業生從114萬人飆升到795萬人,短短七年間,畢業生就增加了5075萬人,請問這是個什麼概念?而2010年到2017年的這短短七年間,這個數字就從1.19億一路飆升至1.7億。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近幾年高校畢業生大學數都是在中小企業就業的,我國註冊的中小企業大概在1100萬家,平均100多人就有一家中小企業;相比之下,日本中小企業大概在400萬家,以日本1.25億的人口計算,平均下來30個人中就有一家中小企業;而美國大概是3000萬家中小企業,以美國3.2億的人口計算,大概10人左右就有一家中小企業。

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大學生就業難,和整體的人才供給以及需求的失衡有很大關係。說到底,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雖然巨大,列居世界第二,但是能夠稱得上世界一流的企業數量實在太少,畢業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很大原因還是跟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但是經濟發展這件事,快速提高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步來,我們國家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在未來可見的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大學生要面臨的找工作難的局面,這個要根據國情而定。


陳煥然的教育理念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近幾年的熱點問題,我覺得造成大學生就業難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人數激增

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猛,高校在迅猛增長,而且擴招人數較多。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多,崗位少,自然工作比較難找。


二、大學生自身問題

大學是嚴進寬出,也及時難考,但是畢業相對較簡單,60分萬歲是多數學生夢寐以求的分數,以學分制評判大學生是否能畢業存在弊端。殊不知好多大學生在學校通宵打遊戲、談戀愛、睡覺、逃課。只為混一張畢業證。當然針對這個情況國家也在積極採取措施,試問這樣的畢業生哪個單位敢要?


三、沒有工作經驗

在大學,尤其是本科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卻很少有實踐內容的培訓。導致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較低。且大學生剛入社會,沒有工作經驗,高不成低不就,感覺自己是天之驕子大學生,工作差的不想幹,工作好的幹不了。公司利益來看,肯定不會找一個沒工作經驗又要給高工資的大學生。


四、企業自身原因

企業招工,肯定是名牌大學優先,然而全國又有多少名牌大學呢?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比較多。人才市場也有某些潛在的鄙視鏈,不管你承不承認,它都真實存在。而這種鄙視鏈的存在也阻礙了某些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有些單位,明明是沒有門檻的基礎工作,卻只要名校碩士、博士。不得不說,有些招聘單位就是來湊數的。



五、家庭教育原因

這是一個從“天之驕子”到“天之焦子”變化的過程。多數家長思想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大學生,工作就應該體面。殊不知社會已經變化太大,經濟的告訴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就業的機會,有好多工作職位是新興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還認為醫生、教師、公務員才是體面工作,最後高不成低不就,耽誤了孩子找工作。



話說話來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多學習、多積累經驗和閱歷,工作問題慢慢就會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