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人物教育思想(三)

五、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而反思之前的学校教育。1917年,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此后数十年时间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主要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来展开。

(一)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1.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第二,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

第三,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2.职业教育的目的

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得以。

使有业者乐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能胜任所职、热爱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

3.职业教育的方针

第一,社会化。内涵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社会化。

第二,科学化。即“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5.职业道德教育

把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况为:“敬业乐群”,并以之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所谓“敬业”,是指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

“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思想,贯穿于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实践。

六、陈鹤琴教育思想

(一)“活教育”思想体系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

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它五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尽管陈鹤琴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取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陈鹤琴又具体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

首先,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做”的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及自己的经验,提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此外,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七、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晓庄学校

办学宗旨:“要造就好的乡村教师去办理好的乡村学校”,通过改造乡村教育进而改造农村。

目标:“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导师”。

晓庄办学的理论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叫做生活法,即“教学做合一”。它的全部课程,就是全部生活。共有5门:①中心小学生活教学做。②中心小学行政教学做。③师范学校第一院院务教学做。④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⑤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晓庄的教师均称指导员,他们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晓庄学校先后招生共有一百几十名。

(二)山海工学团

1932年陶行知草拟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实施六大训练,即:普通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同年,他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青年夜校后改为共和茶园)、儿童工学团(儿童识字班)、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

(三)“小先生制”

即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办法,叫自动工学团。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

(四)“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内容。

1.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3.教学做合一

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第二,因为“行是知之始”。

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

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4.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

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