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綠洲的樣子像極了Costco裡的大媽

你玩綠洲的樣子像極了Costco裡的大媽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

這是我十多年前在東北學會的第一句俏皮話。

微博可能是想讓大家的幸福指數高點,悄咪咪的推出了一款社交應用—「綠洲」。

楚雲飛說過一句話:「你他孃的呀,總是能給我出點新花樣。」

這些年,我和楚雲飛的感覺差不多。隔三差五,就被人在朋友圈安利些新玩意。

我內心實在覺得,社交這種事,有微信就夠了。

但我好賤。好賤。每次都忙不迭的下載試用,需要邀請碼的,還到處求爺告奶。使用之後,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佈心得。

往往我這份熱情是兔子尾巴長不了。最短的,看完界面之後,並再也沒打開過。

子彈短信、馬桶、貴圈、多閃、飛聊、ZAO……

在這些新玩意麵前,我真是屬穆桂英的,陣陣不落下,更像極了凱撒大帝:我來,我見,我征服。

僅此而已。

我想大多數人的心路歷程和我一樣吧,有種生怕「錯失風口」的焦慮感,秉信「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更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再說」主義者。

這個時代,造福神話太多了,往往被對方打倒,只是他發育比較早罷了。譬如,某某現在是自媒體大V,哼,要是我2012年就開通公眾號,還有他什麼事呢?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自己的「無能狂怒」歸結在沒有第一時間出發上。

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網友,信息靈敏度高,有個坑就占上,對早期紅利極其貪婪,生怕吃虧,像極了Costco 裡搶購的大媽,等到過了興奮期,或者發現「並沒有什麼便宜可佔」,卸載、束之高閣,和排隊退卡也沒什麼區別嘛。

我們還是說說「綠洲」這個產品吧。

它像很多東西,如果說它是個嬰兒,你說不出父母是誰,因為鼻子像小紅書,眼睛像INS,嘴巴像微博……

它可能會命中部分群體的需求,譬如「浪催」的紅男綠女,想把一身騷情,撒到互聯網的每個角落。

目前看起來,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但萬壑歸流,最終屬於高鼻深目美額尖下巴那幫人。

僅就其中「穿搭」一項子欄目來說,90%的中國人不知道啥叫「穿搭」,99%中國人的「穿搭」沒有標註並分享出來的必要。

那麼它若成長起來,終究還是以「美」為職業的人的賽道。

「綠洲」的slogan是「發現美好世界」。

美好世界,美好生活,我耳朵都起了老繭。格力說我們掌握核心科技,我看這些一茬又一茬的社交應用全部聲稱自己掌握了核心美好世界。

日了狗了,美好世界到底在哪啊?

最後還不是看了一堆奶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