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帶著學生穿越諸子百家

學生們跟著先生學習社會哲理,諸子百家思想,有一天問題來了。

學生:“先生,我們昨天晚上看見一個盲人,打著一個燈籠走路。盲人明明看不見,打個燈籠走路有什麼用?請先生開導啟示……”

先生帶著學生穿越諸子百家

先生:“我經常告誡你們,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你們說的可能包含了多種情況,傳播著多種思想……

如果他是怕別人看不清路而打燈籠,他推廣的那一套源自儒家;

如果他是怕別人撞到他,他學的是墨家;

如果他認為黑夜出門就必須打燈籠,影響過他的是法家;

如果他認為燈籠一事,想打就打,順其自然,他信奉的是道家;

先生帶著學生穿越諸子百家

如果他想借此奇特行為開示眾人,便是佛家;

如果他明明看得見卻裝瞎,他肯定是政客不帶家;

如果他身為盲人,卻在那兒無比自信地給你們講解燈籠的性能形態以及使用方法,那他肯定是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