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六七十的教育企業還會倒下

億歐網

科技與產業創新服務平臺

百分之六七十的教育企業還會倒下


如果一個企業連自救都做不到的話,那這個公司大概率是存在一些問題。


創立於2007年、國內知名PHP培訓學校兄弟連教育倒下了。接下來,類似的事情可能還會繼續。

“與當年的非典一樣,那些自身抗風險能力差,現金流不健康的教育公司,一旦資金鍊斷裂,肯定會掛掉。這個比例是非常大,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多鯨資本合夥人、多鯨共贏基金管理合夥人葛文偉判斷。

但這並不意味著,疫情會對教育行業帶來滅絕性災難。疫情結束後,一部分企業會獲得更好的成長。

和2003年非典時期類似,歷經了5個月的停課時間,活下來的教育企業如新東方、英孚、環球雅思等都有很好的發展。

偏線下企業將遭遇重創

“這段時間只有成本的支出,沒有收入,只能先裁掉一部分員工”,一位線下教育機構創業者在疫情下做出了裁員的舉措。

近兩年,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大力規範校外培訓機構,陸續推出了針對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更為嚴格的監管政策。

比如線下機構場地方面,同一時間內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米;教師方面,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語數外、理化生等學科培訓的老師具有相應教師資格;收費方面,不得一次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再加上資本寒冬,使得整個教育行業處於陣痛期,其中對線下教培機構衝擊更大。

在這樣的時期,疫情的發生就成了一個導火索,讓本就處於陣痛期的教育企業遭受嚴重衝擊。如遇到大批家長退費,現金流不充裕的教培機構,很可能會直接倒閉。

整體來講,目前對現金流充裕的頭部企業,如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等,疫情對其影響相對較小;不過靠預付費來支付場地租金、員工工資的中小型機構,賽伯樂投資集團教育產業基金合夥人程子嬰向億歐表示,這類機構在疫情期間的日子會非常難過,或可能面臨著被整合。

2019年,教育行業就已經出現了諸多資金流斷裂、跑路、關店的機構,其中包括成立了20年韋博英語、明星企業太傻留學等。2020年,在疫情的籠罩下,教育行業將迎來更為艱難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倡議下,大量的公立學校體系裡的教師及教學管理者被迫開始使用線上工具,進行在線直播、在線互動,這些公立校及教師,連帶家長學生,會成為新一波在線教育用戶。

在目前的情況下,在線教育企業獲客成本相對較低,泰合資本副總裁蔣鎧陽建議,相關的創業者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在基礎設施、內容生產供應等基本功上果斷做投入。

緊急轉型線上可行嗎?

為了生存,迎合用戶的需求,大批線下教培機構緊急轉向線上。

但轉型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線上和線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運營方式,這種轉型是異常困難的事情。

具體原因,葛文偉做出了4點分析:

一是目前的寬帶傳輸能力還不夠,尤其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阿里和騰訊,在近段時間,面臨千萬級用戶的同時使用,釘釘和企業微信都不同程度出現崩潰情況。線上上課、直播教學會對寬帶的能力要求更高,這個方面,連阿里和騰訊都不能很好解決,更不用說那些規模體量並不大的教育機構。

其次是老師沒有準備好,並不是所有的老師分分鐘就能變成線上老師,最近網絡上相關段子不少,老師們表示自己並不想做主播,做主播太難了,“一堂課下來,學生群裡多了一堆自己的表情包。”

具體來說,線上和線下是兩種不同的教學場景,如果直接將線下老師推到線上,如何與學生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如何進行表情管理……這些事情是需要時間去適應和學習的。

另外是內容沒有準備好,在線上教學,並不是把一個簡單的PPT搬到線上就可以了,尤其是當前的屏幕時代,基於移動屏幕,比如Pad、手機等音視頻內容都是相對缺乏的。

最後非常重要的,是服務體系沒有準備好,企業不能單純地把線下的服務體系搬到線上。現在陸續已經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老師不知道怎麼在線上講課,學生學習監控出現問題、線上APP註冊不了、家長老師被直播課折磨崩潰……

在線教育不是線下教育的“上網”,而是新的產品形態。蔣鎧陽向億歐表示,線下機構如果不具備線上用戶視角、教學產品、教研投入、師資配置,很難有效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活動交付。

其實很多線下教育機構的創業者也知道,轉型線上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但形勢所迫,轉型可能會死,不轉型一定會死。

目前,面對著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網易有道等教育巨頭的免費送課,在最近兩三個月的過程中,一些線下教育機構原有的學員會擁護線上課程,很有可能會選擇其他機構進行培訓,從而導致大批學員的流失。

因此,疫情下很多機構進行線上化,成了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沒有出路的出路。

雖然這條路很難,風險很大。不過北塔資本合夥人王凱峰還是比較樂觀,在他看來,是否可以線上化,這個事情與機構的業務品類密切相關,他舉例北塔資本投資過的一家機構,將旗下閱讀、寫作業務轉型線上,收到了家長們不錯的反饋。

蔣鎧陽也觀察到,行業內目前已經線上線下從產業鏈上游獲客,然後到下游交付的結合案例,他認為這裡面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機會。

但倉促向線上轉移自己的業務同樣存在風險,因為如果無法保證產品質量,給用戶良好的體驗,會導致用戶加速流失,甚至影響品牌。

作為一個教育行業深扎20多年的教育投資人,葛文偉對這點看得很清楚:“越是焦慮的時候,越是要想清楚自己能做什麼,尤其是在線上部分能做什麼,只是一窩蜂的把業務搬到線上,是個非常錯誤的決策。

自救:控制成本,重視現金流管理

在疫情面前,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法則。

對企業來講,在這場“活下去”的戰場上,每一步都要謹慎,尤其是在資金的把控上。

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投資副總裁崔宇向億歐提出,目前來看,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是最有效的自救方式。

一些教育培訓機構,此前可能在開拓公司新的業務,在這方面有非常大的支出。在特殊時期,這部分開支和成本是可以節省的。

另外,有企業在充分與員工溝通之後,員工減薪與企業一起渡過難關,並約定未來情況改善之後再進行償還。

此外,這兩年資本大環境不好,投資人也更加理性,在選擇投資標的上相對謹慎。因為經常和投資機構打交道,蔣鎧陽對此很清楚,當前中後期投資人整體偏保守。因此作為那些中後期公司,此刻不能完全押寶融資實現回血,也要重視起現金流管理。

對在線教育企業,當前存在較大機遇。但葛文偉提到此次疫情大概率會持續5個月,企業應該做好準備,減少企業成本,適當做出人員優化也是有必要的。

線下教育機構面臨的預付費減少,或者是退費下,現金流難以支持的情況,有相關教育人士建議,相關方如果能對場地租金費用進行一定程度的減免,對線下教育機構將是很重要的幫助。

此外,針對品牌效應較好、以往現金流狀況比較好者,金融機構也可以提供一定的信貸服務。

不過政策可能不最關鍵的,疫情之下,服務行業普遍受到打擊,教培機構要想活下來,還是要做好自己的業務,以自救為主。

在崔宇看來,如果一個企業連自救都做不到的話,那這個機構大概率是存在一些問題。

在線教育進一步整合洗牌

回顧2003年非典時期,我們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當年的非典,讓101網校、新東方在線等PC端互聯網企業興起,這與當前深受關注在線教育並無差別,只不過前者是PC端,後者是移動端。

尤其是當前像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等推出一系列免費在線課程,支持“停課不停學”。據相關業界人士推測,目前像上述的企業,疫情下注冊用戶已經出現了翻番。

毫無疑問,經過此次疫情,在線教育市場滲透率會獲得進一步增長,線下教培機構會逐步遷移到線上,整個在線教育行業進程被按下加速鍵。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感染的人數還在陸續增加,整個疫情還在蔓延,企業們的這場“無硝煙”的生死戰已然拉開。

經歷過疫情的教育行業會出現什麼的發展態勢,億歐採訪的多位業界人士都表達了樂觀的態度。

王凱峰向億歐提出,此次疫情對教育行業來說,會是一次還不錯的洗禮,經此一役,整個行業的健康程度可能會更高。

另外,可以預見的是,在疫情下,教育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尤其是針對在線教育,加上2019年的暑期戰,行業洗牌加劇,頭部品牌日漸凸顯。

未來教育行業的初創公司,想要獲得好的發展,必須要尋求差異化,據蔣鎧陽推測,這樣的差異化可能來自新科目(語文)、新人群(新職場人)、新場景(pre-school)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下,對於教育信息化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尤其是在線教育的工具類平臺,像ZOOM、釘釘、小鵝通、ClassIn等,近期深受線下想轉型的教培機構,還有想進行線上授課的公立校老師及相關學校的青睞。

據釘釘給出相關數據,截至1月31日,廣東、江蘇、河南、山西、山東、湖北等20多個省份紛紛加入“在家上課”計劃,超過1萬所大中小學、500萬學生將通過釘釘直播的方式上課。

此外,葛文偉提出,目前三大品類也正處於利好時期:

一是知識架構簡單、線上交付簡單的產品;

二是考試類、應試類的,尤其是適合大規模直播的產品;

三是在快手、B站、抖音等平臺上出現的泛教育產品,比如教人在家學做菜,畫畫,唱歌,跳舞,PS、視頻編輯等產品,目前已爆發。

寫在最後

有人說,經歷了裁員、跑路、關店、暑期大戰;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等股價大漲……2019年對教育行業是不尋常的一年。

出乎意料的是,2020年更加不同尋常。開局遭遇疫情,寒假班泡湯、春季招生無望,線下教育機構正處於水熱火熱之中,在線教育紛紛拿出自家產品,瘋狂搶佔生源……

當不尋常成為了常態,對於大多數教育企業來說,不好過的日子仍將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