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危與機

疫情下的危與機


疫情之下,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對企業和個人都是一次嚴峻考驗。

戰疫時刻,企業如何轉危為機,突破困局?

海外高成長市場機遇又在哪裡?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復旦金融匯,文章來源為梁信軍老師的線上直播,僅做學習交流用。


01

疫情機會和長期戰略


“黑天鵝”事件的爆發,一場危機之中,挑戰與機遇並存。多方預測或於5月份疫情警報才將得到緩解。同時,梁老師在直播中提到中國未來的發展,仍充滿機遇與挑戰。


未來十五年我們必將面對的四個戰略挑戰和機會:


一、3-5個月的疫情機會


1、1月到3月,很多行業失去了春節檔消費市場。


梁老師提到,在復工後,短期內節假日的消費仍將受到很大影響,對於靠雙手創造生活來源的人,兩三個月是很痛苦的,很多中小企業正面臨著生與死的選擇。


■ 生產力:AI開始挑戰絕大部分行業的技術壁壘,顛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生產關係:區塊鏈即將顛覆行業生態、企業供應鏈優勢,深刻改變企業 和社會的組織形態 ……


“我們現在看區塊鏈,正如我們2017年,站在pc互聯網看移動互聯網”


2、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調整:


疫情下的危與機

圖源:2月20日梁信軍老師直播課程PPT


參考歷年CPI走勢,5.4的CPI已經是第六次達到高點,之前的幾次高點分別出現在:04年(非典後一年)、07年、08年、11年、12年。


1)滯漲風險制約需求刺激政策


“黑天鵝”事件下,中小企業正面臨生存困境。如政府不進行支持,發佈相關財政支持政策,對低收入家庭、中小企業,3月後乃至更久仍是第二輪的衝擊與挑戰。


2)加槓桿的風險影響

引自孫明春(復旦大學校友):疫情下的宏觀政策,要把困難估計足——海通國際宏觀研究

影響:國家評級、債券融資成本、人民幣匯率

加槓桿制約條件:雖然我國外匯儲備高、但外債量同樣巨大


“匯率穩定問題值得擔憂,國家評級勢必影響企業評級。”

槓桿率放開、增發降息後,對房市股市都有利好,槓桿率的提升也將導致融資成本下降。但在運營中,對於現金流需求量非常大的企業會很艱難,市場也將會往頭部企業集中、傾斜。但同時,挑戰與機遇並存,對於很多大型企業來說,這是很好的擴充市場的機會,併購機會就在眼前。


3)加槓桿的效應


將對房市、股市造成影響,對國內融資成本和金融機構的業績產生影響


疫情下的危與機


3、市場情緒的時間區間:受影響行業效益向頭部企業集中

財政政策方面開口子的同時,此時應呼籲一些大的企業不要去搗亂,中小企業更需要得到關注。


02

長期高成長的穩定兌現與經濟體量關係密切

全球經濟增長驅動引擎、消費市場增長極正緩慢而堅定地改變

高成長加上大體量才有長期意義“經濟底盤大很重要”


長期的高增長與穩定兌現不但與經濟體量相關,對於對線和選擇的區域平臺有很大關係。


疫情下的危與機

圖源:2月20日梁信軍老師直播課程PPT


根據梁老師給出的信息來看,首先,印的回報率在09年就超越中國成為金磚五國中的第二名,14年超越巴西成為第一名,其股市回報率是最好的。其次,在GDP增速,在05年超越了俄羅斯,成為第二,於17年短暫超過中國,隨後是有很大概率超越中國1-3個點的。


疫情下的危與機

圖源:2月20日梁信軍老師直播課程PPT


高增長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考慮選擇一個“大體量”,未來如果要在大體量的經濟體中尋求經濟體的話,需要高度重視印度。


疫情下的危與機

圖源:2月20日梁信軍老師直播課程PPT

中美的談判也是一場機遇,行動快的企業家將從危機中獲得機遇。中國目前為世界貢獻26%-27%左右的GDP,曾於2010 年貢獻出最高的40%。然而未來15年-30年中,南亞和東南亞也將達到很大的增長,其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印度。


結論


1、關注“一線”市場優先:印度、新加坡、越南

“二線”次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

2、高成長的投資機會:高成本資本關聯行業、移動互聯網關聯行業、新生兒 關聯行業、基礎設施

3、優先合作新經濟企業

4、風險:FDI 環境友好程度、匯率穩定、政局安全、宗教、排華情緒和前瞻……


03

政府和貨幣信用

何處是長期資產避風港

“政府貨幣發行缺乏自律和強有力外部約束,目前正成為全球資產管理最嚴峻的挑戰”

主流國家經濟管制標準已經大大超出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的約束條件


按國家負債率來說,模範生有德國、中國、瑞士;按財政赤字來看,模範生只有三個:瑞士、德國、新加坡,接近3%左右,中國則接近6%左右。其大大超出約束的原因主要可以通過現代貨幣理論來解釋。


疫情下的危與機

圖源:2月20日梁信軍老師直播課程PPT


1987年的100元到2018年,已經降到了22.7左右,貶值近四倍多。如果做投資想要獲得財富,需要起碼能跑贏M2、CPI,或是選擇交易量、流通性非常好的自身通縮型資產進行投資。


(投資需謹慎,需理智選擇)


結論


在現代貨幣理論被主流經濟體廣泛實踐遵從的潮流下,如何找到不被稀釋貶值的投資品?


1、以:擁有的資產價值/全球當年經濟總量來衡量

2、跑贏、跑平 CPI 甚至M2的資產(看看m2流去了哪裡)

3、跑贏主流貨幣發行速度的資產

4、自身通縮型資產


當代企業家,不僅應具備傳統意義上的經營能力,更應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預見未來、應對變化、引領變革”的格局與能力。

產業發展的未來,是基於產業鏈的產業基金與產融結合。

企業成長的未來,是內生型增長與資本助力的齊頭並進。

併購時代已悄然開啟,企業家的知識儲備計劃也正在更新。

預見行業未來,迴歸價值投資,與上市公司一同探討資本之路。

更多深度內容,盡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資本與併購企業家課程。


疫情下的危與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