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文·段宏剛

“詩者,吟詠性情也”。這是南宋著名詩人、詩論家嚴滄浪在《滄浪詩話》裡,總結完宋朝之前流傳下來的詩歌的共性後,對詩歌的藝術價值,教化作用,以及承載的社會意義,做出的整體概括。他把抒發感情看作是詩歌的第一要素。

實際上,對詩歌這樣定性,並非嚴滄浪獨創,在他之前,古人在詩論上同樣提出過振聾發聵的見解,以《尚書·堯典》中提出的“詩言志”,以及西漢大學問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華》裡提出的“詩無達詁”最具有代表性。

“詩言志”著重說明,詩人在寫詩時,要在詩句裡凝注自己的精神志向和思想情感,把詩歌的教化作用和藝術價值同時體現出來。

“詩無達詁”可以理解為,詩歌向來沒有一成不變的解釋,畢竟,每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水平,以及審視角度和理解方式都不一樣,面對一首詩,得出見仁見智的解讀觀點,才是合理的。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屈原

從中國詩歌的起源和發展規律來看,跟以上幾位詩論家提出的觀點相當吻合。

詩歌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文學體裁,早在文字誕生以前就問世,起源於遠古時期的“勞動號子”,是人們在狩獵、勞動、戰爭、祭祀等重大活動中,為了調節自身的呼吸,統一團隊的步伐,達到同心合力的目的,自然而然發出的有節奏、有韻律的吆喝或呼喊。

這種吆喝或呼喊經過勞動人民不斷加工,朝著通俗和高雅兩個方向發展,到後來,通俗的變成了民歌,以及祭祀活動中的唱詞,高雅的變成了詩。

在早期的詩歌中,詩和歌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合為一體,都由長短句組成,韻母押韻,在誦讀和歌唱時,常常跟音樂和舞蹈結合起來,在視聽享受上,有節奏有韻律,旋律循環往復,宛如波浪起伏跌宕,感染力相當強。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接觸詩歌、創作詩歌的時間很早。早在3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勞動人民在勞作之餘,創作了大量朗朗上口的詩歌,很客觀地記錄了當時的民風民俗和社會活動,讓今人透過詩歌可以看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風貌。後來,經過一代代文人的整理、編輯,把先秦時期的詩歌加工成冊,就誕生了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詩經》

從《詩經》的內容可以看出,詩和歌在早期如同孿生,不但形似,而且非常神似,幾乎不分彼此,可讀、可唱、可聽。

《詩經》裡邊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多年的詩歌成果,總共311首,305首詩,6首笙詩(僅有標題而無文字內容)。305首詩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風》、《雅》、《頌》。《風》是周朝各地的民間歌謠,《雅》是宮廷雅樂的唱詞,《頌》是祭祀活動中所唱的讚歌,其中,《風》在《詩經》中的數量最多,多達160首。

《關雎》是《詩經》中的開篇之作,流傳非常廣,在形式上屬於先秦時期的漢族民歌,唱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全詩採用比興手法,從寫景到抒情再到情景交融,刻畫了一個小夥子因為愛慕上一個妙齡姑娘,產生了複雜而豐富的心理活動,短短几十字,把一個痴情少年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通過分析《關雎》可以得出,中國早期的詩歌具有四個特徵。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白居易《長恨歌》詩意圖

一是篇幅短小精悍,語言凝練精微,一首詩裡邊字數較少,注重抒發主觀的感情,疏於敘述客觀的故事。

二是具有鮮明的現實基因和生活基礎,創作素材多取自日常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狀態。

三是廣泛吸收民歌元素,給歌唱做了很好的鋪墊。

四是語言通俗易懂,以口語寫作而成,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礙,非常利於傳播,不論是歌唱還是吟誦,聽起來都是朗朗上口。

由於《詩經》是中國詩歌的開山之作,給中國詩歌從形式到內容,從如何設置結構到如何營造意境,從寫作技巧遵循哪些原則再到藝術審美參照哪些體系,都制定了一個標準化的創作框架和審美規則,《詩經》之後的詩歌,雖然在形式和技巧上不斷髮生變化,但在核心元素上,一直沒有偏離以上四大特徵。

基於以上四大特徵的保駕護航,促使中國詩歌藝術可以歷經數千年而保持長久不衰,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詩歌成就。但是,在輝煌成就背後,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卻沒有誕生一部偉大的史詩,不得不說這是一大遺憾。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但丁在創作《神曲》

何謂史詩?

史詩屬於長篇敘事詩,從學術角度來講,史詩是展現國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宏大敘事”文學。通過敘述英雄故事或重大歷史事件,來展現廣闊的時代背景,進而反映國家文化和民族精神。史詩主題常常以歌頌英雄人物的功績,體現宗教文化的莊嚴性和神聖性,剖析歷史事件的正義性與合理性為主,說到底,史詩是一種融合了敘事文學和抒情文學的壯偉讚歌,在小說沒有誕生之前,史詩一直擔當著敘事文學的作用。

從文學史的發展來看,史詩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文體,一方面,在敘事時遵循歷史的客觀,作者常常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耳聞目染的事件,是對一定歷史時期下人們生活狀態的全景式反映。

另一方面,作者會根據自己的善惡觀,加入主觀情愫,讚美英雄人物時喜歡採取誇大其詞的描述方式,把英雄人物神化,極盡渲染英雄的無所不能,無意中增強了作品的代入感和感染力。

比如,古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古希臘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古羅馬史詩《伊尼特》,文藝復興時期的史詩《神曲》,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屬於半人半神的人物,神通廣大,能用一己之力扭轉乾坤,可以說是本民族的精神象徵。面對這些英雄,讀者往往會產生崇拜心理,讓英雄情結得到極大滿足。圍繞這些英雄人物,產生了恢宏壯闊的英雄史詩。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古希臘《荷馬史詩》

早期的史詩,屬於口頭文學的樣式,跟神話故事聯繫很緊密,是祭司依託民間流傳的、碎片化的神話傳說,通過自己的想象力不斷添加細節,把它們逐漸加工成具有邏輯關係的整體故事,然後代代相傳下來。隨著參與創作的人不斷增多,促使神話傳說越來越豐富和飽滿,最終,由某一個詩人整理、編撰、創作出來,就形成了史詩。

史詩的形成,是許多人集思廣益的結果,並非某一個人的功勞。

早期史詩之所以跟神話故事關係密切,是因為世界上每個民族,對自己的民族起源還沒有搞清楚時,會認為本民族的誕生,功勞歸在創世神的頭上。

古埃及人心目中的太陽神拉,古希臘人心中的宙斯與赫拉,中華民族心目中盤古和女媧,古巴比倫人心目中的戰神馬爾都克,古印度人心目中梵天,等等,都被譽為本民族的創世神,他們的地位極高,圍繞這些創世神,幾乎每個民族不但產生了豐富的神話體系,還誕生了結構宏大,氣勢恢宏,充滿瑰麗色彩的創世史詩。

然而,不論是英雄史詩還是創世史詩,中國從來沒有誕生史詩作品,雖然中國歷史上曾誕生過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杜甫《北征》,白居易《長恨歌》等長篇敘事詩,但從本質上講,它們跟史詩相去甚遠。

史詩為何在中國這麼落後?中國為何沒有誕生史詩作品?分析下來,離不開兩大原因。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伊利亞特》特洛伊之戰

其一,中國詩歌的發展路徑跟西方詩歌大不相同,中國詩歌朝單維度發展,促進了抒情詩的繁榮,西方詩歌朝多維度發展,推動了史詩的壯大。

中國詩歌主要起源於遠古時期的民歌,跟現實生活走得很近,缺乏特有的神秘色彩。自從《詩經》為中國詩歌制定了基本框架後,中國詩歌就向著偏於抒情的一面發展壯大。在《詩經》之後,不論是楚辭、樂府詩,還是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散曲,都無一例外地把抒情放在了首位,在中國詩人眼裡,不追求抒情性的詩歌就算不上好詩歌,這種理念到當代依然沒變。

偏向於抒情的詩歌,必須捕捉即時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起伏,這些內在的精神動態如同燃燒的火焰一樣,來得快也去得快,因此,抒情詩在篇幅上,都不宜寫長,寫長容易重複。

西方詩歌主要起源於祭祀活動,最早是作為祭司的特權而出現。祭祀活動在西方通常跟宗教文化緊密聯繫,是一項非常神聖和莊嚴的活動。祭司在主持祭典時,首先會站在神壇前,指揮善男信女在神壇前載歌載舞,扮演神話人物的事蹟。還會發錶帶有神聖性質和神秘色彩的演說辭,被稱為“通神”。在“通神”過程中,會敘說自己的罪惡,揭示自我心靈經受的掙扎和磨難,以此來贖罪,得到懺悔。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古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裡主角恩基杜

這種表述方式,自然而然讓祭祀活動帶上了敘事效果和悲劇色彩,如同講述一個體現人與自身命運衝突,人與自我心靈衝突,人與神衝突的故事,因此,西方詩歌很早就發現了敘事作用所帶來的美妙感受,比起純粹的抒情,結合了悲劇意識的敘事,所帶來的震撼力更要持久,感染力更強。

另一方面,西方戲劇跟詩歌幾乎是同一時間起源,戲劇在早期被劃歸到詩歌的範疇,被看作是立體的、有故事情節、可供表演的詩。西方詩歌在創作上,借鑑了戲劇的許多元素,如,宏大的結構框架,戲劇化的表現技巧,誇張的修辭手法,等等,進一步為史詩的創作提供了優良環境。

詩和劇的親近,再跟宗教文化關聯起來,促使西方詩歌不像中國詩歌朝著單一的抒情路徑發展,而是結合了敘事、抒情、戲劇三個元素,朝多維度發展,非常利於創作出具有“宏大敘事”特徵的史詩。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神猴哈奴曼

其二,跟東西方當時的文明形態和文化差異有很大關係,這種差異導致東西方人在人生理想上產生了差異,繼而導致在詩學觀念上產生了分歧。

中國先秦時期(新石器時代——公元前2世紀)基本上對應西方的古希臘時期(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2世紀),兩者雖然東西遙望,但社會形態相差很大。

我國文明形態脫胎於“農耕文明”,追求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並且開化較早,禮樂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相繼在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逐漸出現,這些文化早早給人們制定了統一的言行規範和價值觀,具備這些文化特質的人,常常被看作是道德高尚的“聖人”,在“聖人”的影響下,中華先民很早就把“集體主義”看作是共同的信念,促使社會較早進入安定狀態。

西方文明形態來源於“海洋文明”,推崇冒險精神,追求“仰給於人”的生活態度,把弱肉強食看作是人生信條,這種文化心理導致西方社會開化較晚,長時間處在蠻荒的落後時代,人們長期在為自我生存而鬥爭,骨子裡奉行“個人英雄主義”,通常把英雄人物看作是救世主。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為何沒有誕生史詩?

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劇照

在不同文明形態和文化心理的影響下,中國人形成了“內傾”性格,“內傾”性格好靜,內斂而含蓄,喜歡把心力放在內省上,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性格可以做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中庸處世方式,常常對外部世界秉持妥協態度,淡化了生活中應有的戲劇色彩和悲劇精神,表現在文學創作時偏重於抒發主觀感受,走抒情一路,導致敘事文學裡必要的客觀想象和細緻描述不夠發達,只能通過高蹈的抒情去彌補立體感的不足。

相對來說,西方人性格好動而張揚,崇拜英雄,凡事喜歡站在自我立場考慮問題,屬於典型的“外傾”性格,喜歡把心力放到外面去改變環境和適應環境,在文藝表現上,西方人偏重客觀,迷戀於展現廣闊的外部世界,並喜歡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誇張離奇的表現手法,塑造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

不難發現,西方史詩裡的主角都是“英雄”而不是“聖人”,西方人通常喜歡用“英雄”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目的,而我們一直把“聖人”當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