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红楼梦》第十五回,农舍纺车二丫头

第十五回的回目为《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且说宁府送殡,自是一路上非常热闹。刚至城门,又有贾赦、贾政、贾珍诸同寅属下各家祭棚接祭,一一谢过,然后出城直奔铁槛寺大路而来,贾珍父子来到诸长辈前让坐轿上马,因而贾赦等年长的上了车轿,贾珍年轻些的上了马;凤姐因惦记着宝玉,怕他在外面任性不听话,惟恐有闪失,让人叫他同她一起坐车,宝玉高兴地同意了。

一会儿,到了歇脚的地方,刑王二夫人让不歇了,让凤姐自己定夺,凤姐就说歇息再走。宝玉一听要歇息会儿,就赶忙请秦钟,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着父亲的轿走,看见宝玉传话叫他过扶持,便跟着见宝玉。

远远地秦钟看着宝玉所骑的马跟着凤姐的车走,便知宝玉与凤姐在一起,就带马赶上来,同入一庄门内。

那庄户人家,本就简陋,没多余的房舍,妇女不像大户人家似的见了生人回避;那些个村姑野妇见了凤姐、宝玉、秦钟的人品衣服,说话彬彬有礼,衣裳都是闪光的绫罗绸缎,俊秀美丽,惊疑天人下凡。凤姐进入茅屋,让宝玉等出去玩玩。宝玉巴不得如此,就同秦钟带了几个小跟班各处逛逛。凡庄户人家的农具家什,宝玉哪里见过这些,都暗暗称奇,不耻下问,该物的名字及用途。这些下人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就一一告诉了他。宝玉连连点头,说怪不得古诗中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棵庄稼从播种到成熟结果收获,需要好多工序呀。

一面说着,一面又好奇地走到一个房间,见炕上有个纺车儿,越发以为稀奇。众人又说是纺线织布的。宝玉便上炕摇转,这时突然来了个村妆打扮的女孩儿,大概有十七八岁的样子,看着宝玉摇纺车,赶紧止住说,别弄坏了!众人也怕宝玉真给人家弄坏了纺车闯祸,就一起劝宝玉住手,宝玉不甘心地停下了,嘴里嘟嚷着,我因没见过这个嘛,所以试一试好玩不。

那丫头一听笑了,说你不会转,等我转给你瞧。秦钟冲宝玉挤眉弄眼,暗拉宝玉说,这女孩儿不错,有趣的很。宝玉非常生气地推他,别胡说了,小心我打你。两人正在小声说着话呢, 却只见那女孩儿准备好,纺起线来,手摇成大圆周,把个纺车摇得团团转,非常好看。宝玉不觉看呆了,忽然听见那边有老婆子叫道:“二丫头,快过来!”那女孩儿听到有人叫他,不顾围观的这些小子们,丢下纺车,头也不回走了。

宝玉正看得津津有味,哪成想女孩儿走了呢,怅然若失。正在郁闷时,却见凤姐打发人来叫他俩进去。凤姐洗了手,换了衣服,又问他换不换,宝玉根本没心思换衣服,就拒绝,也就罢了。

一会儿仆妇们端上茶食果品来,又倒上香茶,凤姐他们吃了茶,待他们收拾完备,便起身上车。外面的旺儿早就预备好赏封,赏了那庄户人家,凤姐用了下人家的屋子歇脚,自然给人家点报酬,就如现在的钟点房似的,应该付房租的。那家妇人等忙出来谢赏。宝玉留心看这些个女人,却不见刚才那纺线的叫二丫头的那个女孩儿。正纳闷呢,走不多远,却见那个二丫头又出现了,她怀里抱着个小孩子,身边站着两个小女孩子,在村头站着瞅他。宝玉情不自禁,心中暗喜,可惜身在车上,无法招呼,只好眼角频频瞄向女孩儿。车越走越快,离村口越来越远,一时电卷风驰,再回头时已看不见踪迹了。

我想,那个二丫头,也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仙子似的宝玉,心里也一定会产生别样的情愫,若不如此,她不会在宝玉离开时才跑出来目送宝玉,这也是一种花的情水的清的美好情感,非常喜欢这段文字,一个从未走出深宅大院的贵族公子,一个对异性已有朦胧好感的少年郎,在秦氏出殡的日子里,出城去铁槛寺的路上,累了歇歇脚,见到了一些平素闻所未闻的新奇物件,而且还有一个会摇纺车的姑娘。一面之缘,也是前生多少次回首种下的果吧,这清新的村野之风,这朴实粗笨的农械家什,还有这如野花一样灿烂的小姑娘,带给宝玉迥异于荣府大院中全新的感受,同时也带给他丁香花一样淡淡的惆怅。

殊不知,后面的四十回之后,成家后的宝玉面临抄家横祸,颠沛流离,饥寒交加之时,纺车,也许会成为他后半生贫穷潦倒的陪伴,一个新奇的玩具,在宝玉大起大落的人生中,也许末了变成了赖以生存的工具,曹公言简意丰,每一步情节的安排,都如佛经似的有极深的密意,不多读几遍,感受不到作者的悲伤和情怀。

农舍纺车二丫头,一幅美好的田园图画,中年后则变成了凄凉黯淡的写照。

我是鲁紫苏,继续分享读《红楼梦》的体会,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收藏或转发。

参阅书目: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


1、 读《红楼梦》第十五回,农舍纺车二丫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