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读《红楼梦》第十五回,赚白银凤姐弄权

再说宝玉秦钟在馒头庵里玩时,凤姐可是做了一件大事。什么大事儿呢,是由馒头庵的住持静虚窜腾着做的。凤姐本意是在秦可卿出殡期间,把馒头庵作为一个临时休息去处,肃肃静静地歇息下。哪知,当凤姐回客房歇息时,众婆子媳妇散了各自歇息后,这个老尼突然有一事相求凤姐呢?事情是这样的。

老尼闲得聊,看凤姐跟前无人,便说了一件事儿,什么事呢?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善才庵里出家的时候儿,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的女孩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少爷。那李少年一眼看见就金哥就爱上了,立刻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公子的聘定。张家欲待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了。谁知李少爷一定要娶,张家正在没法,两处为难;不料守备家听见此信,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来吵闹,说:‘一个女孩儿你许几家子人家儿?’偏不许退订礼,就打起官司来。女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找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和府上相好,怎么求太太和老爷说说,写一封书子,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起,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张家那怕是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这引号内是原文。

老尼先念了声佛号,么意思?难道是佛陀的旨意,让你帮着别人拆散人家姻缘的?这老尼之前在长安县善才庵出家的时候,有个姓张的常来上香的施主,她一个出家人,不知怎的,和人家联络上了,且知道人家闺女金哥自小订亲,有个有权势的李少爷,看上人家闺女,楞要拆散人家自小订下的亲,这个老尼不仅知道的来龙去脉极为详细,且也知道先前府上和长安节度云老爷旧交关系,横竖没她老尼的啥事儿,却是要凤姐帮忙张家退了亲,和李家少爷结缘。而且很有把握地说让长安节度与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你一个出家的不闻世间事的老尼姑,你不好好念经修行,晨钟暮鼓,倒为些世间八法儿女姻缘拉皮条,出点子,这就实在有些过了。

凤姐开始倒不以为意,闲聊似的,说这事儿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些事。老尼接着说,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张了。这两句可以说明,之前凤姐也知道王夫人曾处理过类似的事儿,利用老一辈关系,干预过别人的事儿。而老尼接着说的这话,无疑是怂恿凤姐接着管,有前车之师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凤姐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这句话让我们可以得出,之前王夫人帮别人时,抽取的好处费,怪不得现在常在家念佛,不问管家之事,敢情之前也是做下不少见不得光的事儿,念佛消业障呢。果然,静虚听了凤姐的话,打去妄想,也就不抱希望了,人家开始说是太太的事儿,又说不等银子使,基本上是封口拒绝之意了。

静虚毕竟年岁大些,又经常穿越富人婆媳的老尼,经验丰富,知道凤姐年轻,什么话能打动她。半晌又叹道,“虽这么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求了府里。如今不管,张家不说没工夫、不希图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也正是这句话,让本就爱揽事儿,争强好胜的凤姐顺着老尼的牵线,一步步地开始陷入犯罪的泥潭,最后越陷越深,越陷越胆儿肥壮。凤姐本没念过多少书,虽聪明机灵,但真是吃没文化的亏,自幼当男孩子养,不知深浅,对国法家法缺乏敬畏心。

你瞧她对这老尼说的话就明白了,原文如下“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要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了这口气。’老尼听说,喜之不胜,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们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儿;我一个钱也不要,就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得出来。’”

看来老尼和凤姐也是极熟的,要不,凤姐也不会直言老尼“素日”知道她“不信阴司地狱报应”,而且“凭是什么事,”这无边无沿的话,说得多胆大。就这样,三千两银子,就在凤姐与老尼静虚在净室商讨过程中,赚得了一笔外快。别管凤姐再如何标榜自己不差钱儿,但她在静虚眼里,也是拿了银子利用贾府的老关系替人作了事。

老尼非常会说话,吃准了凤姐的脾气,爱逞能,在听凤姐抱怨似的说自己忙得脱不开身时,就更加奉承她早日承办,说这点子事儿,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办的,俗话说能者多劳嘛,而且还就此推理出太太也就是王夫人见奶奶这样有才情,越发都推给奶奶了,——只是奶奶也要保重贵体些才是。这奉承话说的,恰到好处,就像是给累了一天的战马挠痒痒,挠得多一分为拍,少一分为虚,不多不少,挠得马儿浑身筋骨舒坦,可谓精准。

毕竟年轻女人嘛,阅历少,凤姐听这一路飞流直下的奉承,越发受用了,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大有知音之感。俗话说话多有失,凤姐说的话,若是猜测的话也就是她多能干,两边的事儿都离不了她类的,排场子大了,花费就大,架子就大,就有人觊觎,听话听音,再者有人也会利用此断章取义,传播大院新闻,那不是书中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真真假假的,他知道的为啥这样清楚,还不是别人传出来的?一传十十传百,凤凰传成乌鸦,麻雀被说成金鸡也是有的。

再说次日一早,便有贾母王夫人打发人来看宝玉,让多穿两件衣裳,没事就可回去。宝玉很少出大院子,好不容易出来逛逛,哪里肯再回去呢,再者秦钟恋着智能儿,又调唆着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凤姐想了一想,就答应了,说好再延一天,明天是一定要走的。凤姐答应宝玉也有自己打算,一则贾珍面前送了个满情,忙忙火火地这么多天,为你宁府理事儿;二则又可以完了静虚的事儿;三则顺了宝玉的心。

于是在这一天里,凤姐对旺儿悄悄地把昨晚老尼的事儿说了,旺儿心中明白,急忙进城,找个专门代人写信的书生,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连夜往长安县来。不过百里之遥,两日功夫,俱已妥协。那节度使云老爷,叫云光,之前贾府替他办过事儿,当然记得贾府的情,这些小事儿,岂有不允之理,给了回书,旺儿回来,不在话下。这是后话。

再说这凤姐在这馒头庵又过了一天,第二天辞别老尼,让她三日后往府里讨信。那秦钟智能儿两个,百般地不忍分离,“背地里设了多少幽期密约,只得含恨而别,俱不用细述。”读到这儿,心里挺难过的,我想这经过这几天的时间,秦钟应该把智能儿勾搭上手了,张爱玲不是讲过一句挺骇人但也很真实地话,“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一旦女人特别是旧时代女人和男人发生亲密关系,一旦上床,本不是太爱的男人就会变成死心塌地了接受了,而爱的男人更是如此,不由自主地贴近这男子了,认命了,相思了,多愁善感了等等。到底秦钟能与这馒头庵的智能儿产生爱情,牵手幸福一生、白头到老吗?秦钟能给智能儿幸福吗?他有担当吗,他负责任吗?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或许他自己都没怎么想过这个严肃的问题罢。

男人的行为是攻击性的,一旦打开对方的身体,不需要再打开心理的边界;而女人的行为则是被侵入性的,身体的界限一旦被打开,心理上很难再保持封闭。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智能儿在那个时代顶着重重压力,偷偷地去秦府看望秦钟了。与秦钟谈恋爱,如同昙花,在智能儿一生中只是一刹那的灿烂,何其美妙。

最后,凤姐又到铁槛寺中照望一番,怪异的是,“宝珠执意不肯回家。贾珍只得派妇女相伴。”引号内为原文。宝珠为什么不肯回家享受衣食无忧的娇小姐生活,却偏偏固执地呆在寺院中不走?寺院中就是净土吗?静虚还是尼姑呢,智能还是尼姑呢,第五回中的之前那个葫芦僧还当过和尚呢,宝珠姑娘不知未来命运如何?不得而知。

我是鲁紫苏,继续分享读《红楼梦》的体会,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收藏或转发。

参阅书目: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


3、 读《红楼梦》第十五回,赚白银凤姐弄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