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筷一勺”見文明


“一筷一勺”見文明

圍桌合餐、同桌合食、推杯換盞、筷來箸往,一直都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殊不知,熱鬧歡樂的背後,卻方便了病源菌、病毒的傳播和擴散。

據世衛組織調查,影響人們健康的因素中60%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人們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就餐方式和行為,極易使病毒和細菌在筷、勺的交互中口口相傳。培養健康用餐習慣,減少交叉感染,營造“舌尖上的文明”,我們怎麼辦?

做“公筷公勺”行動的帶頭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人人身體力行,個個以身示範,倡導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習慣,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大健康。

做“公筷公勺”行動的宣傳員。積極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益處,及時提醒引導使用公筷公勺是舉手之勞,既愛護自己又保護他人,更彰顯社會責任。酒店餐廳及公共食堂等餐飲場所應在醒目位置張貼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標識,營造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氛圍。

做“公筷公勺”行動的踐行者。大力推行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禮儀,餐飲場所合理設置公筷公勺架,儘量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使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常客”。用餐者自覺實行分餐制,就餐時主動使用公筷公勺,共同引領文明餐桌新風尚。

公筷公勺非小事

一筷一勺見文明

(作者為江蘇省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 熊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