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市中心醫院CT室:每人每天要看超過100份報告,CT報告審核縮短至半小時

桌面上,幾份盒飯封裝完好,還未打開;電腦前,醫生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審閱CT報告。27日中午,記者走進市中心醫院南院區CT室,看到了這樣的情形。

探訪市中心醫院CT室:每人每天要看超過100份報告,CT報告審核縮短至半小時

連日來,顧不上吃飯,主動加班,成為CT室醫技護人員的常態。“我們每人每天要看超過100份報告,不能不抓緊時間啊!”放射影像科副主任王江濤說。

探訪市中心醫院CT室:每人每天要看超過100份報告,CT報告審核縮短至半小時

在市中心醫院南院區,放射影像大樓位於發熱門診旁,兩者相距不到10米。

據王江濤介紹,根據診療規範,在發熱門診,有武漢接觸史以及有發熱、咳嗽、乏力症狀的病患,都會被安排CT檢查,以觀察肺部是否出現病變,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提供重要參考。

為了方便發熱病人,也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放射影像科將一樓的一間CT室設為發熱門診患者專用,並安排掃描技師輪番值班。CT報告審核的時間,也從以往的兩個小時縮短至半個小時。


探訪市中心醫院CT室:每人每天要看超過100份報告,CT報告審核縮短至半小時

隨著疫情發展,來發熱門診看病的人越來越多,放射影像科CT技術組組長李海波的工作量逐漸大了起來。

23日,李海波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回家後還未休息,晚上10點,由於做檢查的人太多,他又趕回CT室加班一個多小時。24日,大年三十,李海波輪休了一天,此後,他又投入到了一線工作中。

同樣連續工作的還有值班醫生。市中心醫院放射影像科副主任賈世軍,一直在市中心醫院東津院區上班。東津院區設有發熱病房,為了熟悉疫情防護的工作流程,從20日開始,賈世軍連續4天住在了辦公室。

24日,大年三十,賈世軍終於回到了家中。擔心自己日後被隔離,賈世軍主動掌勺,希望為家人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炒菜時,賈世軍的手機響起,不斷有CT報告發在他的手機上。

“遇到顯示病變的CT報告,必須由我來審核,這是我的職責。”就這樣,邊炒菜,邊看報告,賈世軍吃了一頓難忘的年夜飯。27日,考慮到南院區人手緊張,賈世軍又早早來到了南院區放射影像科工作。

從早上開始,放射影像科主治醫師劉傑便一直坐在電腦前審核報告。劉傑今年40歲,他的妻子楊玲,是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的醫生。

為了抗擊疫情,劉傑和楊玲都已處在工作狀態,兩人10歲的孩子,交給家中的老人照料。每天上班前,劉傑夫婦都會互相叮囑:做好防護,注意安全。

“為了避免影響家人,我每天回家都睡沙發。”王江濤說,從1月13日開始,他連續每天工作,沒有休息一天。按照排班,26日和27日,本來是王江濤休息的日子,但他還是來到了醫院。“我是一名醫生,更是醫院防控專家委員會委員,這個時候,必須站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