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度吗?

扯史


文化程度当然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度。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文化程度高的人不一定是好人,文化程度低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形形色色的人,什么样的没有?

第一种,有文化的好人。

诚然,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拓展了眼界,开阔了心胸,会知书而达理。古来圣贤,社会精英,推动社会进步的,都是文化高的好人。

第二种,有文化的坏人。

文化高的坏人也不乏其人。聪明的人,如果品行差,有了一定的文化,可能坏得更精致,对社会,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更大。

抗战时期的文化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周作人,哪一个不博学?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自以为很聪明地选择了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而获取利益的道路。他们已经坏到了极处。

第三种,没文化的坏人。

没文化的坏人也不少。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又没有受过教育,干了坏事会一条路走到黑,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四种,没文化的好人。

朴实的好人比比皆是。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由于阶级和经济限制,很多老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并且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初中,有文化的人才真正多了。而以前的老百姓不识字,好人却多得很。

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人品好坏真的和文化程度无关。


淡看云起


有文化就是好人吗?

文华代表的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并不是用来定义善与恶。好与坏!

从大事来说危害他人,和危害国家的人就是坏人。

对社会有贡献,能照顾到大家利益的人,就是好人。

但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来衡量好人坏人。我个人认为对我好的人,他就是好人,恶意伤害我的人就是坏人。

我爷爷有文化,地上全知,天上的知道一半,但是小时候常逼背八卦,算九宫。我做的不好就打我。我觉得他是坏人。我奶奶没文化,但是总是护着我,我认为她是好人。

珍惜对自己好的人,一辈子不长。真心对你好的人不多。





陈沐椿风水命理


文化从来都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分,只是上流与下流的分界线。自古学问渊博、才情高达者,不乏有人品卑劣、令人诟病的各种道德问题。

秦代李斯,著小篆、纂秦法、助始皇,得天下。却陷害韩非、勾结赵高、陷害扶苏,为天下人所不齿。宋代蔡京,学富五车、书法绝伦,却误国误民、结党营私、残害忠良,被称为北宋六贼之首。近代康有为,学贯中西、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被称为康圣人。但其利用光绪皇帝变法心切,为自己造声势,变法失败又以保皇派名义,在海外大肆敛财,荒淫挥霍。曾经在西安卧龙寺骗取宋代经书谎称出版,后造成大量遗失。佛教界称为康有为盗经事件。文革中的康生,诗词歌赋、文物字画,堪称大家。但在文革中大肆迫害革命功臣、阴鸷卑鄙将大量国家和名人文物真迹据为己有,对国家和政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所以说,文化是道德高尚者的墓志铭,是人品败坏者的遮羞布!











友霖说


文化只是一个人的学历称呼,也不能说文化高他就好人,如果他文化高而(善恶不分)他就(不是人,)那样他比坏人(还可恨),因为有文化做坏事(害国又害民),坏人也有杀人和通敌卖国对于样的人必须死。




赵柱良


纵观天下,五千年来,坏人层出不穷,有大坏、小坏,有大好、小好,多不胜数。

好坏的标准,虽说在律法制度,风俗民约里。然而百姓心中也有一杆秤,秤好秤坏秤东西。即使在阎罗殿下,也秤好坏已定未来。

好人坏人不分东西南北,不分身份地位,不分大小高低,有好亦有坏,何况是有无文化呢。

有文化也好,无文化也罢,都会有好有坏,有奸有忠。而受文化教育多的人,素质修养更高,做人有度,做事循理,但也不乏坏透之人,极恶之辈。

有文化者若坏,坏在语言文字,多口诛笔伐;无文化者若坏,坏在蛮不讲理,多横行动粗。故尔文化不是好坏的区分度,情理,法律,道德等才是好坏的区分度。简单的说,就是能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益处的,就是好人,带来害处的就是坏人。

用益与害来做为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度,我想,能更接近一些的。



南山明月


首先对于一个人来讲文化是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历的高低,而好人和坏人通常是道德上的区分。两者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必然结果,不是文化高的道德就高就是好人,也不是乡村野夫道德就低就是坏人,不是有一句古语说“仗义屠狗辈负心读书人”嘛。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看完你就会明白文化是否是好人坏人的区分度了。

话说,在民国年代的旧中国,有着这样一个姑娘。她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的一个富裕的官宦之家。兄弟姐妹共有12个,她排行第八,在姐妹中,她排行第二,在家中都是被称为“二小姐”的,是实打实的名门闺秀。她的几个哥哥很早就留洋,且成就颇丰的就很少了。四哥张嘉璈是当时有名的银行实业家;二哥是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她的哥哥张歆海还曾任外交部欧美司司长、葡萄牙公使、波兰公使等。

15岁时这个温婉的女子要嫁人了,她的哥哥告诉她,她要嫁的是一个颇有才华和理想的年轻人。那时候,张幼仪是开心的,还带着些许期许。可是,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的时候,就不屑又嫌弃的说:乡下土包子。但还是和她完婚生子,她生下儿子之后,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就远赴重洋留学去了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位闻名天下的才女。这青年一边猛烈追求这才女,一边命令再次怀孕的她打胎。她说,把孩子打掉会有危险的,可能会死的。青年只是冷冷的说,坐火车也会死也危险,你就不坐火车了?

她的哥哥安顿了她,她把他们的孩子生下来,然后就成全了青年,签署协议离婚。并且成为了民国第一桩开明离婚案的女主角。而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凭借着这个“第一次”,再次在中国名声大噪,被誉为挣脱封建婚姻枷锁的进步青年代表。

这个有才华的青年就是那个闻名全国的诗人“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首诗倾到了当时包括后来这些年多少青年男女的心,不可谓不是才华横溢文气斐然。那么,他的文化高和他的道德能划等号么?


我们再来看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轵邑深井里有个游侠儿混迹在屠户中间,他的一个朋友拖他去刺杀一个大大的仇人,他说“我的生活贫寒,只能做个屠夫来维持生计来供养我的老母亲,只要我的老母亲活着一天我都不会去替你刺杀仇人。”

过了很久他的老母亲去世了守孝三年后,他就履行诺言去替他的那个朋友杀死了那个仇人,聂政在刺杀仇人时又杀死十多个侍卫之后,已经力疲,被众人围住。他们围着聂政不敢向前,聂政已经刺杀了仇人,也没有打算活着离开。他随即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当场惨烈死去。他就是战国著名的刺客:聂政。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以千金悬购他的身份与姓名,可是并没人知道这个刺客究竟是谁。聂政的姐姐听说这事后,说道:“听描述,这个刺客肯定是我的弟弟。他为人仗义,又很有节气,我不能因为吝惜自己的性命,就埋没弟弟的名声。”于是,聂政的姐姐去了韩国,她看到尸体,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是,她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这就是自己的亲弟弟。聂政的姐姐哭着说:“弟弟啊,你真是英勇啊!姐姐为你骄傲,你这样自毁容貌,自残躯体,全都是为了不牵连我啊。因为吝惜我的生命,而不能显扬你的名声,做姐姐的我,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啊!”聂政的姐姐抱住聂政的尸体继续痛哭道:“这是我弟弟轵邑深井里的聂政啊!”说完自尽在他弟弟身旁。聂政之所以名垂后世,也是因为她姐姐不怕剁成肉酱以显扬他的名声!

每每看到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就会想虽然聂政姐弟出身市井没有文化,可是谁能说他们两个是“坏人”呢?

听完这两个故事,大家是否明白文化高的不一定就是好人虽然他的作品流芳百世,文化低的也不一定就是坏人,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


花拾间文化


文化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度;

好人的说法是绝大多数人长期以来通过生活,从各个方面涉及文化的内涵和效应而总结出来的,是对一个人整体生活态度的中肯的发至内心的评价;

坏人的说法恰好是好人的反面教材。

其实,在这个世界;在好的人都有可能被那些吹毛求疵的人给评论;而在混蛋的人也有人会说他的好!这是我老家的人常说的一句话。可见,文化不仅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度;而且,还是好人和坏人共有的精神财产,因为“文化无处不在”!



水晶之恋G


文化可不是区分好人和坏人的标准。文化我认为是一种认知,即便是这种认知也有层次之分,只有文化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了,才能对一个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的规范作用。高的文化水平不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二者也不是对立排斥的,是互有相互重叠的一部分。也很好想象,现在出现的一些没素质,没品德,没立场,没底线的人,不乏高学历高知识水平的人。没上过学,或者学历低的人,大多也淳朴善良。当然高学历不代表高的文化水平,但至少代表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显而易见,文化不是区分好人和坏人的标准。

我认为,区分好人和坏人,有两个标准。

一是是否能够做到与人为善。一个人假如能够做到始终与人为善,不分对象,那么他就能够以一个善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身边的人。那么就可以说,他是一个好人。

二是是否常动恻隐之心。即便一个人平时很厉害,很严厉,或者不做好事,但是能够经常看到他不忍,,,这个可以好好体会,那么他多是为世事所迫,如果环境好了,可以改变。我认为内心他还是个好人。

两个标准,区分情况,但我想比较客观。大家怎么看。


心里颤动的一点点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文化不是好人和坏人的区分!秦桧文化程度很高,他是好人吗?和珅文化程度也不低,却是贪官!古今中外,有很多文化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专门研究统治老百姓的文化,这能是好人吗?相反,一些文化水平一般的人,却能够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在国家,别人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取义,随受尽苦难,默默无闻,但毕竟是天地良心!



报纸广告守望者


不能这么说 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表面穿的人模人样的 有可能是个小人 有的穿着土里土气 但心地却很善良 关键在于你要用心发现 是恶是善 要自己慢慢去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