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網絡小說對明末李自成的起義評價越來越差,不是義軍嗎,怎麼成了流寇?

思無邪142744295


近代,有些人發明了一個詞:農民起義。並且把陳勝吳廣、張角黃巢、方臘宋江、張獻忠李自成乃至太平天國都劃到了農民起義的範圍。

實際上這個農民起義就是龜毛兔角,烏龜沒有毛兔子沒有角,這個東西根本不存在,但你可以編出來這個詞。

農民是不可能起義的。

什麼叫義?道德規範。為什麼叫義勇軍?因為有了道德規範的勇敢,才能稱之為軍隊。只有勇敢,沒有規範,那叫土匪。義,道德規範,也就是這個社會運行的規範。沒有道德規範,不義,那這個社會這個世界就會亂套。所以,這個義必須“正”。端正的道德規範。

什麼叫起義?為了維護這個義而起!起事、起兵。為了維護這個世界的正義,為了維護這個世界的公正,為了維護這個世界的道德而起,這叫起義。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古代的農民有這個精神境界嗎?

一群沒文化的農民,為了世間的正義,為了社會的道德,冒著家破人亡,禍滅九族的風險去造朝廷的反?這可能嗎?

農民為什麼要造反:也就是為了有口飯吃,能謀條活路,僅此而已。

明朝,統治昏聵,民不聊生。到後期發生了大饑荒,老百姓大批的餓死。人吃人,把人肉當商品公開叫賣,父母吃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吃土、吃樹皮草根......這個人沒吃的會怎麼辦?要麼坐在家裡等著餓死,要麼就得出去轉轉找吃的。

有興趣大家可以看看馮小剛的1942,當個參考。

人餓的不行了,出去找吃的。怎麼找?那就是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的組團出去找,自己的村子周圍吃的挖乾淨了,那就得去附近的村子裡找。到了附近的村子,發現這裡也沒吃的,但這裡的人也就會慢慢的加入找吃的隊伍。大家組團去下一個村子去找......找食物的隊伍越來越大,人越聚越多,這就產生了:流民。

當流民發現別人家有食物的時候,肯定會去要,但這糧食也是人家保命的,也肯定不能給。這就難免會有人去偷,偷不到就得搶。搶,人家不給,那就得打。人多,打起來就是混戰,難免就會鬧出人命,流民就變成了:流寇。

這些老百姓流動大軍出去搶吃的,官府就得治理,怎麼治理?派兵殺。而老百姓不願意束手就擒,要反抗。想反抗有效率,需要把大家組織起來,組織起來,那就得有個:首領。

李自成、張獻忠。

李自成並不是農民起義領袖,他是流民自衛首領。只不過他慢慢做大,最後推翻了明王朝。

把李自成說成農民起義領袖,是出於某種目的的人為拔高、造假、樹立典型......到了現在,隨著時代進步,這種東西明顯是經不住推敲。所以很容易引起了大家的反感、討厭。而大家一討厭,一反感,立即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李自成打成了流寇。

把李自成定性成流寇,這是站在明朝統治者的角度看問題:你就是餓死,也不應該造朝廷的反,當忠臣孝子。我們現代人,站在這個立場去評價李自成,也明顯是滑稽的。

流民、李自成、明末農民軍,這只是底層老百姓的一種出於本能的:自保。他們開始成為流民,是求生的本能,後來組織起來成為流寇,是大勢所趨,誰也控制不了。

李自成這一票人馬的起家、做大,從根上講,還是底層人民實在是沒活路了,在為自己爭取一點機會。所以說你把他過度的在道德層面,在精神境界上拔高,就顯得很假,很噁心。

但把他貶低成流寇、匪徒罪犯,也不應該。老百姓在絕境中,有沒有為自己爭取存活機會的權利?肯定也是有。

李自成的農民軍是典型的:官逼民反。用兩個字形容就是無奈,四個字就是萬般無奈。中國的老百姓,但凡家裡還有半把糙米,他都不會出去冒險、造反。

在大饑荒的時代,老百姓成為流民、流寇,這是沒辦法的事。而作為流民領袖,李自成的境界不高,在遠見、謀略、政策上出現了很多不足、失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所處的層次就在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