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问题,北宋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的王朝?为何?

弓长禺页010


这里涉及“大一统”这一概念。春秋大一统,恐怕这种思想还影响中国吧。按照《春秋》“春王正月”的引申,要是大一统,得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中国一统,只有一君,没有独立政权,完全听从中央号令。

2,四夷要向中国朝贡,称藩,名义上的天下一统。

3,文化,制度有一定的建制,以此会同万民,移风易俗。

第二个有点牵强,名义上的,姑不论。第三个,宋朝肯定符合的。关键是第一个,宋朝是否算统一了全国,辽,西夏是不是中国的独立政权。此外又涉及到第二个名义上的,西夏是称藩与宋的,但辽和宋朝是兄弟之国,关系平等,不像历朝大一统王朝中国为华夏,其余皆蛮夷藩属。

北宋可以算是一个朝代,但是不是大一统国家。它只是占中国土地的一部分



乐幽心屡止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应用大一统的现代的概念和古代的概念两个概念来确定北宋是不是大一统国家。

现代人所认为的大一统是自上而下地建立一个地域宽广、民族众多、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庞大帝国。

古代人认为的大一统王朝是“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中国的版图雏形是在秦兼并六国后形成的,汉唐时期扩张版图,并且可以号令全部区域里的全部民众,政权高度集中。

这么一来,北宋是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就容易判定了。与北宋并立的政权还有辽,西夏,吐蕃等国,华夏九州分别由以上各国统治,互不统属,国情性质各不相同。北宋的领土面积比不了秦汉唐,虽定都中原,但辽朝当时占据了本属于中原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其后出现的西夏政权亦部分占领了从前属于中原王朝的西北地区,因而北宋并没有统治传统中原地区的所有土地,并且并非所有汉人都在北宋的统治之下,不足以号令全华夏九州地区,统治区内民族单一,因此不合乎古代人和现代人对大一统的定义。只能说北宋是一个半大一统国家。



军政浅谈


不能算。“大一统”的标准有三个,即扩张领土,实现政令统一、思想统一。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的话,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扩张领土的进取心。

秦王朝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因为秦国上下有着其他诸侯国所不具备的进取心,他们西灭犬戎、南取巴蜀、东向扫平六国,仅仅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就把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变成了大帝国。

即便是扫平六国后,秦国依旧孜孜不倦的向南方百越地区开边拓土。(秦灭亡时,还有五十万大军在南方)而且如果假以时日的话,秦国也必定对匈奴用兵,把统治区域向北扩张。

西汉政权同样如此,汉武帝平定卫氏朝鲜并设郡县统治,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李世民被西域诸多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举了这些例子,无非说明这些公认的大一统王朝对向外扩张有着强烈的喜好。

然而,宋朝呢?

宋太祖赵匡胤在平灭蜀国后,有大臣建议他继续向西拓边。结果,他指着地图上的大渡河说,‘此外非吾所有也’,意思就是大渡河作为国界就可以了。

所以,整个宋朝的心态都是非常保守,北宋与契丹相安无事上百年,固然有打不过的因素,但统治阶层的心态也很重要。

到了南宋,偏安的心态更是浓厚到了极点。南宋初年,赵构谋害岳飞,南宋中期,一心与金国媾和。

南宋末期的时候,当蒙古军队进入山东、陕西,导致原来金国政权崩溃的时候,统治者根本没有雄心去招纳起兵的汉族,反而处处设防,自我约束。

最后坐视蒙古全盘接管金国疆域。

举一个例子,南宋名将孟珙为什么会病逝?

1246年,原南宋将领,当时担任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打算投降南宋背叛蒙古人。当时,范用吉身为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一旦成功,宋朝将成功控制地理位置重要的河南。

可以想象,孟珙得知消息后,又惊又喜,赶紧请求朝廷予以批准。

但南宋朝廷的反应呢?

史书记载是“珙白于朝,不从”。意思就是宋廷担心惹是生非,所以不愿意招降纳叛。

孟珙被拒绝后,伤心地感叹道:“三十年收拾中原的人,现在志向却不能够再伸展了。”随后,主动上表请求退休,宋理宗马上给予批准。

孟珙本就身体不好,再加上心情郁闷,很快就一病不起。

所以,论进取心而言,宋朝无论如何不能算大一统王朝。

谢谢阅读,欢迎文末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


小奔说史


大一统和统一是不一样的!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期,统一是说疆域上或政治上达到了中央集权下的一统。

而大一统,是指在统一天下的某一王朝在某一君主的励精图治下,使这个王朝将士万众归心,百姓安居乐业,除了疆域的统一以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达到了空前的全盛状态的时期。

王朝是否大一统的界定,一方面包涵疆域、人口、活动地带这种横向的概念,另一方面还有在前者基础上所建立的纵向制度、产生的各种交流流动等等。

目前比较主流且符合这些条件的说法是,秦汉隋唐明清。大一统本身是个有确定含义且无争议的词,但是具备了这个条件的时期中,隋比较有争议。

论点是晋隋同样统一的短命王朝,为什么有隋朝而没有晋朝。主要还是因为隋朝结束纷争前南北四方混战格局的时间更长;隋朝建立后统治者相对晋朝来说好的很多;隋朝统一后对外武力上更加彪悍凶勇;隋朝开凿大运河、开科举在经济上在政治上、文化上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龙城烹师傅


你好,我是“爱历社”,很高兴回答你问题。我个人认为宋朝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宋朝应该是一个“统一中原汉民族的朝代”,毕竟“燕云十六州”一直在当时的异族人手中,“燕云十六州”的汉族人起初是非常的期盼,宋朝能够打到燕云十六州,特别有那种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怀在,可惜一直没能打下来。

宋朝之所以能被称为“大一统朝代”,是因为唐朝灭亡之后,汉民族被分裂为多个割据政权,宋朝统一了中原汉民族,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各自为王的局面,让汉民族重新归于一统。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后,这个时期内,中原地区出现的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后世的史学家们把这个时期统称为“五代十国”。

五代是唐朝灭亡后依次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唐朝末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杀死唐昭宗,然后立唐昭宗的儿子李祝当皇帝,又逼迫李祝禅让皇位,禅让后不久李祝就被迫害,唐朝亡,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定都,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城)称帝,,以国号“唐”,史称“后唐”,一举灭掉了“后梁”,李存勖灭“后梁”后,在“洛阳”定都。石敬瑭在太原建国“后晋”,以事后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与契丹军共同出兵南下,攻入洛阳,后唐灭亡,石敬瑭定都“汴州(今河南开封)”,随着后晋与契丹关系的破裂,契丹进攻“汴州(今河南开封)”,后晋亡,契丹改国号“大辽”,刘知远见后晋亡国,以中原无主为由,在太原称帝,建国“后汉”。辽国军队北返后,刘知远开始收复中原,最后定都“汴州(今河南开封)”,郭威在军士将领的拥护下,郭威篡夺了帝位,取而代之,后汉亡,郭威建国“后周”,定都“汴州(今河南封)”,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江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

十国分别为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荆南、南楚、南唐、北汉,是脱离当时中央政权的割据政权,江南地区分别被南吴、闽、南唐、吴越四个割据政权占据。湖广地区分别被荆南、南楚、南汉三个割据政权占据,两川地区分别被前蜀、后蜀两个割据政权占据,北汉是唯一一个在北方的割据政权,也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割据政权。前蜀是被“后唐”李存勖攻灭,南吴国主杨溥,禅位于李昪(徐知诰),李昪(徐知诰)建立“南唐”,闽、南楚是被十国中实力较强的南唐攻灭,后蜀、南汉、荆南、南唐,等地均被建立宋朝的赵匡胤攻灭,吴越,早在赵匡胤攻打南唐时表示臣服,在赵光义执政时,吴越上表献地,交出政权,北汉,赵光义继位后攻灭。

宋朝统一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的江山,建立“宋朝”,定都“汴州(今河南封)”,赵匡胤听从了赵普的意见,“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一路南下攻灭了后蜀、南汉、荆南、南唐等割据政权,吴越在赵匡胤攻打南唐时就表示臣服于宋朝,吴越在宋朝攻打南唐时,也曾出兵相助。

赵匡胤平定南方后,举兵北上攻打北汉,北汉向辽国俯首称臣,引辽兵增援北汉都城太原,赵匡胤未能拿下北汉,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杀兄继位,引吴越国主进京纳贡,迫使吴越国主上表献地,交出政权,吴越国主被迫交出政权,赵光义继续北上攻打北汉,北汉因国力不支,兵败投降,赵光义二次北上想夺回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均以失败告终。自此宋朝统一了中原的汉民族政权,但是一直未能夺回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我认为“大一统王朝”应该是在文字、经济、信仰、文化、服装、生活习惯各个方面的统一,宋朝虽然算不上是大一统的朝代,但是自有宋以来,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日子,使中原汉民族政权统一。

如果你也喜欢宋史,请点赞、评论、关注,带你一起走进宋朝.


爱历社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是中国又一个南北朝时代。

在北宋时期宋朝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努力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可是中国疆域除了中原还有许多边疆区域,更何况当时的北宋连属于中原的幽云十六州都没有收复。

而于此同时我们历史上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却统治了我们东北和蒙古高原等地区,更是占据了属于中原地区的幽云十六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政权。


而且辽国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把自己当作是北朝把北宋当作是南朝,这一认识在澶渊之盟后以条约的形式得了确认,彼此承认对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约定北宋为兄辽国为弟结成兄弟之邦。

后来的金国取代辽国和南宋又是南北对峙延续了南北朝的形态,因此整个宋朝并没有统一中国二是处于南北朝时代。

而除了北宋和辽以及南宋和金的南北对峙外当时的中国还存在许多地方政权,比如长期依附于辽宋金国之间的西夏,以及接受宋朝册封的大理也都属于中国。

另外盘踞在西域和中亚地区的喀喇汗国也属于中国政权,其统治者常常自称自己是桃花石汉也就是中国的汗,认为当时的中国由上秦、中秦和下秦三部分组成,其中宋朝是上秦辽国是中秦和自己则是下秦,后来的西辽政权就更加毫无争议的属于中国政权了。

所以宋朝时的中国并没有统一而是经历300多年的大分裂时期,直到成吉思汗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中国才再度实现了统一,而且还把藏族同胞纳入了祖国的大家庭。


执斧谈史说事


宋朝人称金殴缺,勉强算个大一统的王朝。宋朝自太祖建国,契丹人已然建国,并占据了具有重要战略要地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做为中原王朝的战略屏障,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战略要地,若失去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门户大开,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自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后,宋太宗亲自征战,真宗御驾亲征,都未能收复广大汉人居住的燕云十六州。宋攻伐辽的失败和双方的拉锯战,到“澶渊之盟”宋朝向辽交纳岁币,花钱买太平。以及宋朝西北的西夏王朝,以前臣服于宋,后宋丶西夏战争不断,宋并未占据优势,西夏在宋丶夏战役丶辽夏战役中获利,直至熙河开边,到宋朝收复河湟之地,辽、西夏都和北宋并存。直到西夏臣服于金,最后于1227年亡于蒙古时。历史的车轮已是南宋理宗宝庆三年。而位于西南的大理国,自建国初就向宋称臣并与宋关系交好,长期与宋并存,直至南宋末年,金国灭亡后,大理国才被蒙古所灭。强大的辽国被后崛起的金国联合北宋所灭,金灭辽之后,又灭亡了北宋。金朝灭亡北宋之后,大举进攻刚刚建立的南宋,南宋同金不断征战,由于南宋的懦弱,宋称臣于金并割地求和。两国以淮河丶大散关并割让唐州丶秦州丶商州丶邓州的大半为界。至此南宋领土愈发缩小。宋与蒙古合盟灭金,蒙古又成为宋朝新的威胁,并大举进攻南宋,在经过四十多年的战争中,最后于崖山海战后灭掉南宋。

宋朝一朝最鼎盛时面积仅283万平方公里,南宋吋面积更小。但宋朝的建立,消除了自唐朝中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消灭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各个割据政权,实现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王朝,使皇权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丶文化高度繁荣,人口众多,科学技术丶文化丶经济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赵永志67



北宋王朝并非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虽然因为流传很广的朝代顺口溜“唐宋元明清”这句话,很多人认为宋朝也是大一统王朝之一,其实并非如此。

宋朝其实处于宋辽金夏大三国时代,只能说是当时大分裂时代的正统王朝,不能说是大一统王朝。所以朝代顺口溜时将这个正统王朝加入进去,颇有一些矮子里挑高个的意思。

首先来说说宋朝为何不能称之为大一统王朝

于文化上来说,宋朝的文化造诣在历朝历代是数一数二的。(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尤其是在那个大分裂时代更是力压群雄。

用大师陈寅恪的话评价就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以软实力的文化来说宋朝符合大一统王朝的标准的。

但宋朝的疆域的确太小了,北方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建国后不久西北李氏叛乱,最后西夏建立,阻断了河西走廊,别说恢复西域疆土,就是西北之地都不在宋朝之手,西南大理更是一直挥之不去。

秦朝身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可以说是大一统王朝中疆域最小的朝代,但历经西汉武帝大规模开疆拓土的一千多年后,宋朝的疆域竟然还不如秦朝大,差的太远太远了。

就硬性标准疆域来说宋朝是不符合大一统王朝标准的。


再说说大一统王朝的具体标准

软性标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用今天来说就是文化输出怎么样,造诣如何。一般来说只要稳定存在时间久的王朝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书同文就统一了文字,使中国的文化当时就开始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方面也是如此,存在时间久的稳定王朝一般经济肯定不错,不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这个王朝也是存在不了多久的。

硬性标准疆域方面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定下了很多格调,但因为是二世而亡同时只存在了十几年。(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同时因为西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开疆拓土,将中央朝廷的统治范围在东南西北都比之秦朝扩大了近乎两倍。

所以大一统王朝的硬性标准就是最起码恢复旧汉故地,也就是说恢复西汉巅峰时期的疆域。比如说北宋没有恢复汉地燕云十六州,光是这个就是致命的,不能称之为大一统王朝的。


宋安之


从领土和政治环境来看,大一统王朝,宋朝确实谈不上!

诚然,与之前的朝代相比,宋朝统治权确实较为完整,五代十国得大分裂状况被结束,但他还不算大一统王朝!

因为在宋朝执掌政权之中,周遭还有其他的政权实体,比如辽国,金国,还有西夏政权,宋朝跟他们之间的关系,那是平等的“兄弟”关系。甚至于在南宋面对金朝,那还得称臣。如果是不同文化认同下的共存体也就算了,比如唐朝和突厥这种。



但辽、金这些政权有着一定的汉化,其治下也有着大量的汉人,被认为是华夏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在没有收服这些共存的政权之前,宋朝算不上大一统的王朝。

这是主要的原因!

当然,领土太小也是根源之一。

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就是因为宋朝领土小嘛!

要是当初北宋能恢复昔日的唐朝版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子的汉族故地,那么,宋朝就是名副其实的汉族大一统王朝了。

如果大家降低一下标准,将宋朝跟南北朝相比,还有就是跟五代十国相比,那么,当时的宋朝,它的统管范围是较为完整的,也就是说,从字眼上来描述的话,宋朝算是相对而言较为完整的汉族大一统王朝。

但是没有人愿意降低标准啊,而宋朝当时又没有那样子的能力条件去收服那些前面所说到的辽国、西夏等政权。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宋朝有自己的皇帝,辽国也有自己的皇帝,在这样子的现实状态之下,自然不能说是大一统了。

其实,大家通常所认为的“领土”太小这种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华夏领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换的过程,不能说某个朝代领土小点就不是统一的了,以版图大小来衡量政权合法性,不太客观。

说句不好听的,有点民族自卑的表现!

宋朝即使其领土再小,其政权的合法性也是值得肯定的!其乃是继承于后周,虽然有点不光彩,但从法理上来讲,他是合法的中原王朝政权。是隋唐五代一脉相承的朝代。

而且北宋建立后,经过赵匡胤兄弟的南征北战,也结束了华夏大地长期的分裂时代,成为了当时唯一被认可的汉人统治政权。


白话历史君


不严格来说都不算,先说北宋,赵匡胤篡权,他篡的是人家老柴家的天下,即后周,本来后周就是一个五代里很小的朝代,篡位后黄袍加身于960年成立北宋,一开始还可以,他死之后,一个比一个昏庸无道,且版图非常弱小,而大辽朝成立于907年,他们属于兄弟朝代,北宋一直是大辽朝的傀儡,年年向大辽进贡,岁岁来朝,版图也非常幅员辽阔,那时候大辽的首都就是现在的北京,而北宋也就是河南往南那一片,到了南宋就更小了,大金统一天下之后成立于1115年,南宋成立于1127年,版图面积也就是浙江往南那一片,而大金版图更大了,首都也是北京,总之,宋朝算不上一个正式国家,不光版图面积小,且政府黑暗,朝廷腐败头顶,人民老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最后被老百姓推翻,大元朝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