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教養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何三畏


“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一個人如果不懂禮儀,沒有素質,沒有道德,就是沒有教養。



1.男孩子領女朋友到家中做客,女孩子見到男孩兒的父母,沒有打招呼也不問好,直接跟男孩子進了房間,這叫這叫目無尊長,沒家教。也就是缺乏家庭禮儀的教養。

晚輩見到長輩。必須要打招呼問好。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禮貌。

2. 單位里正在開會,他的手機忽然想起來,他旁若無人的大聲接電話;聚餐吃飯他拿筷子來回翻動,夾起菜說不好吃又放回去;辦公室裡大聲喧譁,亂用別人物品,背後論人非,挑撥離間……。他什麼都有,唯獨沒有教養。

3.兩個人對面跑過來,躲避不開,互相撞了一下,一個說“你瞎啊”,一個說“對不起”,誰沒有教養,不說自明。教養是由內而外的表現,不是裝出來的,情急之時的表現更為真實。




4.早晨上班的時間,電梯很忙,偏偏有人摁住不放手,非要等她的老公,等了5分鐘,電梯裡有8個人,每個人因為她浪費了5分鐘,教養哪裡去了?

5.地鐵裡,農民工為了不弄髒座位,讓勞累了一天的自己坐在地上。而有的人卻在地鐵車廂裡剝大蒜皮。弄得滿地的蒜皮,滿車廂的大蒜味兒。教養和身份無關。

6.聚餐吃飯時打嗝放屁毫不顧忌,說這不好吃那不好吃,餐巾紙浪費一堆,對服務員大喊大叫,喝湯發聲,吹熱氣對著別人,這都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7,公眾場合隨地吐痰,脫鞋,腳蹬座椅,對著人挖鼻孔,打哈欠,吹煙霧……。

一個人的教養是從小就養成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人若沒有教養,是家長和老師的失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