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行人和机动车该如何过斑马线

众所周知,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目前湖北省已成功创建了武汉市、宜昌市、宜都市、大冶市4个全国文明城市,荆门、荆州、鄂州、襄阳等地市都在摩拳擦掌,争相开展创建活动。

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行人和机动车该如何过斑马线

当下,荆门即将迎来中央文明委测评组的第一次测评,其中现场测评工作将检查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秩序、环境整治、市民素质方面。媒体电台都铆足干劲,大力号召市民以文明的形象迎接测评第一仗。

城市的文明首先是交通的文明,路口的文明,斑马线上的文明。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交警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优化交通秩序,特别注意抓好斑马线上人车礼让。

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行人和机动车该如何过斑马线

斑马线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其作用是能引导行人安全地过马路,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护道路上的弱势群体——行人。2017年以来,我市在关键路段斑马线上设置了电子警察,自动抓拍车辆在斑马线前不减速让行的违法行为,被抓拍确认违法的处100元罚款记3分,加大对不礼让行人的惩戒力度。电子警察的普遍设立也让机动车驾驶者感叹车不好开、行人不好惹,特别是在斑马线上如何礼让行人的标准不好掌握、拿捏不准,稍不注意就会触碰红线。

其实,交通安全法早就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机动车行经人行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斑马线,应当停车让行。并且右转车辆过斑马线时,也必须文明礼让行人。作为驾驶员,发现白色菱形标线或行人斑马线,就要提前减速,如有行人,就要做好停车让行准备。如果遇到行人欲走不走的情况,驾驶员最好在斑马线前停车5秒左右,交警部门会对驾驶员的礼让行为进行审核,如果驾驶员有礼让行人的意识,不会被当作未礼让行人。所以说,驾驶员不用过分纠结,只要认准一个道理——经过斑马线时礼让行人,管理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驾驶员的具体行为进行研判后下定论。

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行人和机动车该如何过斑马线

再来看看行人过斑马线闯红灯。当道路上既设置了斑马线,又设置了配套的交通信号灯时,机动车和行人都得依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动。但实际情况是,总有一些急匆匆的行人,不顾信号灯的指令,不顾自身的安全,一往无前地闯红灯。市民过斑马线不闯红灯,是个人文明素质的最现实体现,直接反映整个城市文明程度。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交警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方式曝光行人闯红灯的情况,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斑马线上的文明。这种曝光行为目前来看是合适的,出发点是为警醒群众,扩大宣传效果,教育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内容客观真实,不存在侮辱的行为,不会对行人的名誉权造成不当侵害。

除了在公众号曝光,个人觉得还可以考虑其他惩戒方式,我们看看在创城的陕西省渭南市是怎么做的。对于闯红灯的行人,渭南市交警可谓别出心裁,精心准备了“四种套餐”,供行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套餐一行政处罚50元;套餐二抄写交安法填写承诺书;套餐三违法行为转发朋友圈集赞;套餐四当志愿者现场维护交通秩序。”通过这些较为灵活的方式,使违规的行人得到教育。

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行人和机动车该如何过斑马线

尊法守法护法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设置斑马线和信号指示灯的目的是维护公路上的法则,实现人车通行权的合理分配,最终达到“车让人,人守规”的效果。城市是市民的家,不论行人或是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宽容大度、互相理解,各行其道、互不搅扰,如此才能守护自己的幸福家园、实现自己的美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